《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背後,起底咪蒙的商業版圖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 www.awtmt.com 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楊泳潔 編輯|羅麗娟
昨天到今天,無數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閱讀數很快達到10萬+,點贊數也接近4萬。
目前,這篇文章已因內容違規而無法檢視。
文章刷屏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指出,文章明顯多處破綻和邏輯漏洞。
比如在“為什麼說《一個寒門狀元之死》是瞎編的”的公眾號文章中提及,這位2013年參加高考的作者在文中提到她高中期間特別愛看一部網劇,叫《靈魂擺渡》。
但經查證,該劇的第一部的首播時間卻是2014年。
此外,作者提及死者為2013年市理科狀元,高考分數為693分。
查證發現,2013年考693分的理科狀元,全國只有一個,是重慶南開中學的一位復讀生,如此推算文中死者2012年就已應屆參加高考,顯然不太可能與作者同班三年。
對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京東商城CEO今日發朋友圈直懟其為“三流文學作品”:朋友圈轉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朋友們,人生足夠乏味啊,乏味到連三流文學作品都點贊轉發,近期在看《曾國藩傳》,多看書吧。
江南憤青也在朋友圈指出,狀元之死的故事之所以流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滿足了很多讀書不好的人內心陰暗的一個點。
爆文背後的95後操盤手
《一個寒門狀元之死》發自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該號由霍爾果斯爆炸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據企查查資訊,上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馬凌,即公眾號“咪蒙”創始人。
據公司簡介稱,“才華有限青年”自媒體號的主要針對95後年輕群體,用搞笑幽默的方式講述生活中的小故事,釋出原創娛樂文化文章。
《一個寒門狀元之死》的作者楊樂多曾為咪蒙的實習生,正是咪蒙文章中提到過的“月薪5萬實習生”。楊樂多曾在公開場合介紹,“才華有限青年”為2017年4月1號開號,6個月後粉絲突破了50萬,而當時還在大三的她被推到了CEO的位置。
如今作為新媒體風雲人物,楊樂多四處出席論壇,擁有“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的創始人”,“年薪百萬的95後”、“高顏值CEO”、“CCTV6大學生辯論賽嘉賓”等標籤。
楊樂多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才華有限青年”是隨緣做的。恰好想做個號試試,恰好在咪蒙工作期間有機會,就做了。同時她認為,自媒體會在未來10年,完全取代傳統媒體。(詳見《 “才華有限青年”楊樂多:我不覺得世俗的成功讓我更快樂》)
針對《一個寒門狀元之死》一文被各方質疑,一張疑似楊樂多回應此事的聊天截圖曝光,截圖顯示,楊樂多稱刷屏文中所描述“事情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很多細節我們做了修改,是為了保護當事人”。
咪蒙的商業版圖
據稱,楊樂多是咪蒙的大弟子,這也意味著,這只是咪蒙眾多弟子中的一位。以自媒體成功創業的咪蒙早已建起了一個新媒體矩陣,並擁有了一家影視公司。
根據企查查資訊顯示,咪蒙關聯企業共7家,其中擔任法人7家,控股企業5家。
2017年,咪蒙接受創業邦採訪時表示,公眾號已經為她帶來了8位數的年收入、890萬的微信使用者、日活300萬的讀者,而到了2018年1月,微信使用者已增至1400萬。這些數字帶給她盛名的同時,也附贈了她高負荷增長的體重,以及年前的一場手術。
咪蒙表示,2017年公號平均閱讀率實際上同比下滑了2%-5%。她稱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並反思很久,一度懷疑是否因為太過“自媒體”了,不夠專業和多元。
隨後她也曾做過轉型嘗試。先是擴招了助理團隊,分成了腦洞組、深度組和乾貨組,針對不同板塊寫文章,企圖讓內容更加多元化。甚至稱,把文中的事例改為真實採訪形式,讓自媒體變得更像專業媒體。
但她認為,這是一次失敗的轉型,因為粉絲紛紛反映以前的咪蒙不見了,他們更喜歡以前那個像朋友一樣的她,而不是像現在,無形中增添了距離感。
據2017年新榜所做的自媒體人收入調查,月收入萬元以下的自媒體從業者佔比達91%,而這個數字在2016年末的調查中還是80%,此外,收入在1-2萬元的佔比僅為5%,2萬-10萬的佔比為2.7%,10萬以上的佔比0.7%,而100萬以上的從業者僅佔0.6%。
年入8位數的咪蒙可謂其中的鳳毛麟角,但咪蒙一路走紅的同時,也屢屢因為價值觀屢屢被炮轟,其刷屏的很多文章都被質疑價值觀有問題,甚至有人戲言,找女朋友如果她關注了咪蒙,就可以拉黑了。
但不管外界如何質疑,咪蒙已成為微信頭部賬號,除了不斷生產爆文,咪蒙的《教你如何月薪5萬》課程刷屏,據咪蒙在活動中的分享,每隔很短的時間週期,咪蒙就會花幾十萬投入到使用者調研中,以保證在不斷變化的使用者需求中準確把握。而其發稿流程也極為嚴苛。
圖片來源:投資界
對於咪蒙,有媒體人士給出評價:咪蒙,自媒體界的蔡文姬(奶媽),開創組團編故事的模式,養活了半個自媒體圈,留下一堆漏洞讓其他自媒體罵,又養活了剩下半個自媒體圈,了不起。
無論真假,《狀元之死》和“才華有限青年”公眾號都火了。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 www.awtmt.com 或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