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聯手威馬汽車,是再加碼出行還是又一個“試試”?,
編者按:本文來自“全天侯科技 ”,作者姚心璐。36氪經授權轉載。
1月30日,美團打車宣佈與威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美團對全天候科技迴應稱,該合作目前已經在上海地區展開,自1月21起,上海使用者已經可以在美團打車中見到合作的威馬汽車,此次合作是美團打車首次牽手汽車主機廠商。
通過此次合作,威馬將其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EX5引入美團打車平臺;美團方面則將開放流量、大資料和產品運營能力,將威馬汽車從較為低頻的新零售體驗環節,前置到使用者高頻的日常出行場景中。
這是美團打車沉寂一段時間後,再一次放出訊息。美團於2年前高調上線美團打車,被視為對滴滴的有力挑戰者。上線之初,美團打車曾藉助補貼快速擴張,在南京試運營10個月後,日訂單量突破10萬單,隨後宣佈進軍上海。
然而,美團打車進入上海當日,即被上海交委、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約談,於1個月後取消了補貼。隨後,美團打車進入擴張的“停滯期”,截至目前,美團打車的運營城市仍然只限於南京和上海兩地。
美團上市前夕,在更新招股書時表示,由於網約車補貼和收購摩拜帶來的財務壓力,以及滴滴曝出的安全事件,美團決定在南京和上海之外,“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美團打車專案”。
去年10月的組織架構調整中,本來獨立的美團出行事業部被打散,將網約車、大交通、LBS服務、無人配送等業務,共同組成LBS平臺。在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在餐飲業務之外的出行、酒旅都有收縮跡象,被視為美團將更加重視核心業務,或許將弱化其他“邊界”業務。
“試錯”是美團的文化之一,王興和王慧文都曾多次表示,美團對很多業務,都抱有“試一試”心理,做得好就繼續做,做不好就砍掉。王慧文曾舉例,“不靠譜的就趕緊砍,充電寶我們試了三個月就砍掉了。”
不過,美團也並未放棄打車業務。
去年11月,美團點評高階副總裁、LBS平臺負責人王慧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會放棄打車,“對於這一塊,我們還會繼續試”。
美團打車在去年12月21日獲得北京市網約車牌照,包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和溫州,共有6個城市的網約車運營牌照。
截至目前,美團尚未明確表示,下一步將會向哪個城市拓展,只是迴應稱“會繼續在南京、上海兩個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待試點工作有進一步進展後,再做下一步決策,”。不過,美團被曝目前已在鄭州開始招募司機,根據現有工作進度推算,預計在春節前後可能在鄭州上線打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