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ICO禁令依舊,虛擬貨幣將在金管局嚴令下逐漸合規
1月31日,FSC釋出的《1C0調查結果》包含三部分內容:1.韓國1C0公司調查結果;2.國際趨勢;3.未來方向。這一公告中,FSC綜合分析了1C0的風險及一些加密貨幣公司企圖違規在韓國境內進行1C0的現象;同時,強調了其監管立場,即嚴格打擊境內違規1C0,但鼓勵區塊鏈技術在韓國的發展。
具體來講,公告中指出,FSC對22家韓國IC0專案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調查並發現:
1.部分專案在新加坡等國成立殼公司,但專案開發推廣均在韓國境內。殼公司註冊資本不到1000萬韓元(約0.9萬美元),員工不超過3人;
2.經過殼公司包裝後,專案方繞過現有禁令,釋出韓文白皮書並在韓國境內進行宣發,面向韓國境內投資者進行1C0融資;
3.2017年下半年至今,這些專案的總融資額高達5664億韓元(約5億美元);然而,大部分專案方並未披露相關的投資決策資訊,例如:公司簡介,業務內容,財務報表等;
4.專案大部分是支付,遊戲等領域,但均處於預測試階段或平臺開發階段;專案發展進度不透明;
5.專案發行的虛擬貨幣自2018年底以來平均跌幅達68%;
6.部分專案還違反1C0相關法令,存在發行證券型代幣、售賣虛擬貨幣投資基金及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同時,FSC還分析了其他國家的監管:
1.美國:根據“證券法”,嚴格監管大多數1C0;
2.新加坡和瑞士:分別釋出了1C0相關指南,並對代幣進行分類並嚴格監管1C0;
3.歐盟、英國和日本:均向投資者發出警告,提示參與1C0的風險;
4.G20和FSB等國際組織正在討論虛擬貨幣和1C0的監管,但具體的法令尚未確定。
最後,結合韓國境內虛擬貨幣的市場情況以及國際監管趨勢,韓國FSC強調了以下監管立場:
1.政府將保持對1C0制度化的謹慎立場:如果政府現在出臺1C0監管方針,可能再次引發過熱的市場投機性,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2.將根據現有《資本市場法》監管市場中的違規操作,如:過度營銷等;同時,及時調查並嚴厲打擊所有違規行為;
3.鼓勵並扶持國內中小型企業發展並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韓國成為區塊鏈領域領導者。
韓國虛擬貨幣監管的曲折之路
一直以來,韓國市場的虛擬貨幣交易量排名都位居全球前五,持幣人數更是超過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如此瘋狂的市場,吸引了大量專案方湧入韓國,企圖分一杯羹。
但市場的狂熱也催生了大量虛擬貨幣相關的欺詐行為。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規範市場行為,韓國政府監管態度持續收緊。
2017年9月,繼中國頒發1C0禁令後,韓國政府緊隨其後,宣佈全面禁止1C0;同年12月,韓國政府宣佈禁止虛擬貨幣的匿名交易。2018年3月,韓國政府禁止未成年人蔘與交易;並禁止韓國官員持有虛擬貨幣。
“一刀斬”的政策使得許多區塊鏈企業及技術人才紛紛出海,韓國虛擬貨幣市場也隨之遭到暴擊。
自2018年5月以來,有許多企業向國會提交申請,希望解除1C0禁令;韓國國會也在8月對1C0禁令進行了討論,並表示最後裁決會在11月公佈。至此,韓國政府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然而,這項裁決被多次推遲。
幾番兜兜轉轉後,這份《1C0調查結果》終於向市場釋放了明確訊號,韓國政府將繼續禁止1C0並嚴格打擊違規行為。
這一禁令將繼續影響全球眾多專案方。但韓國政府逐漸清晰的監管態度,實際上有助於行業更加合規的發展。如今低迷的行情下,各大交易所在韓國仍保持著不俗的表現;我們有理由相信,韓國市場仍然有著巨大潛力,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