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賣不動,服務收費新賣點?
編者按:本文來自“ 華盛學院 ”,36氪經授權轉載。
18年末的最後一週,週二蘋果公司(AAPL)公佈19年一季度財報,因業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減緩了此前的市場擔憂,盤後股價大漲近6%,當日漲達6.89%,隨後一路反彈至170美元。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營收再次下滑,大中華區銷售大跌
Q1營收為843億美元,同比下滑5%,不過優於市場預期839.7億美元。季度攤薄EPS 4.18美元,比市場預期的4.17美元高出0.01美元;按分部,最主要的iPhone營收錄得519.8億美元,同比大降15%,低於市場預期526.7億美元;其次服務業務營收錄得109億美元,同比大漲19%,高於市場預期108.7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分地區看,大中華區銷售劇減,拖累整體業績。財報顯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將近27%,在各主要市場中降幅最大,降幅第二位的日本降幅不超過5%,日本以外亞太區整體銷售還增長了1%以上。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換機週期拉長,掩埋關鍵資料
上週五研究公司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釋出報告,稱僅有16%的消費者今年會更換自己的iPhone,使用者更換iPhone頻率降低,將在未來兩年影響蘋果業績表現,背後主要原因包括蘋果推出的電池更換計劃、蘋果減少給予運營商的補貼,以及價格越來越貴。跟蹤智慧機銷售的Bay Street 研究所統計稱,15年大約每兩年換一部iPhone,如今延長到了大致3年,後續還可能變得更久。
最主要的iphone銷售不佳,蘋果最近期財報宣佈不再披露iPhone的銷售資料,轉而披露正在使用的iPhone數量,上個季度使用中的iPhone約為9億部。一方面導致未來預測硬體收入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將注意力從疲軟的iphone銷售轉至收入佔比不斷提升的平臺服務。
服務及可穿戴裝置有待發揮
儘管iPhone營收大降15%,但是軟體和服務業務營收增長了19%,可穿戴裝置、家居及配件同比增長33.3%,兩大高增長業務貢獻了近182億美元的收入,佔總收入比例升至21.5%。CNBC著名主持人 Jim Cramer看多iphone手錶近期在醫療領域的潛力。其次,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63%,高於市場預期,付費使用者較一年前增長1.2億至3.6億。
大量資本回饋提振信心
Q1營收同比下滑,淨利潤199.65億美元同比下滑1%,而EPS超出預期,其中一點原因在於大量的資本回饋。期間派息及股票回購金額超過130億美元,其中82億美元拿來回購了3800萬股股票。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CFO表示期末淨現金餘額為1300億美元,未來將致力於實現淨現金中性頭寸。若要實現這一目標,按當前785億美元的市值計算,且不考慮每年約500億的自由現金流增長,那麼需回購近16.5%的流通股。實際上,流通股從13年開始大幅下滑,4月份的19財年資本回饋計劃即將公佈,後續股票回購計劃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Ycharts,華盛證券
結語
從最近期財報及分析師的看空報告,iPhone銷售的持續疲軟引導公司將市場目光轉至高增長的服務業務。另外,業績隱憂之下,公司利用自身現金優勢持續大力回饋股東,盈利指標及市場信心將繼續得到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