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笑它還是愛它,AirPods 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大多數情況下,網際網路是喜新厭舊的。今天上了熱搜,明天也許就沒人記得你了。但對於蘋果的 AirPods 來說,這條規律可不適用。
離最初發布已經兩年多,AirPods 的新鮮感不僅沒有被抹平(現在還有人在討論同一場釋出會推出的 iPhone 7 嗎?),而且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當「槽」點成為「潮」點
自面世那一刻起,AirPods 就啟發了 無數網路吐槽段子 。
如何獲得 AirPods?「把 EarPods 的線剪掉」「在馬路上撿,廁所裡撿,公司裡撿……總之,多留意路面情況。」
▲ 圖片來自 豆瓣
2016 年必備蘋果周邊——AirPods 耳環(手鍊、項鍊……)!
那時候,耳戴 AirPods 在旁人看來的潛臺詞就是:你很有錢,但你可能有點傻。那種感覺有點像幾年前的 Google Glasses,即使《Vogue》為它拍了 一組超級華麗的時裝大片 ,模特都戴著 Google Glasses,它最終還是酷不起來。
▲ 圖片來自 Vogue
直到,越來越多人真的去體驗了這款產品。
無論是和 iPhone 等蘋果裝置的快速連線,充電盒合起來時清脆的聲音,還是佩戴時的無負擔感,AirPods 的「就是好用(just work)」體驗讓人一秒「黑轉粉」。
▲ 圖片來自 Digital Trends
《Slate》雜誌曾在 系列播客《未來祕史》中討論 ,那些「看起來很傻」新科技產品要成為大部分人接受的東西,其中一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該產品的實用性,需要遠超過使用該產品帶來的「丟臉感」。
索尼的 Walkman 在剛推出時也是 罵聲一片 ,不帶錄音功能的「迷你錄音機」簡直讓人無法理解,而媒體也嘲笑那小耳機在公共場合根本沒法聽歌。直到它被年輕人接納並推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並趨生一種叫作「隨身聽」的產品類別。
▲ 圖片來自 IEEE Spectrum
AirPods 似乎也有這樣的能耐。
它是有史以來滿意度最高的蘋果產品。調研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在 2017 年的 調查報告中指出 ,98% 的 AirPods 使用者對該款產品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比 iPhone 還高。
它不是第一款藍芽耳機,卻帶起了一波「造 AirPods 們」的藍芽耳機熱潮。
▲ 圖片來自 Gear Patrol
在產品好用的同時,AirPods 的「丟臉指數」也在不斷降低。
說不清是蘋果營銷團隊做得好,還是產品吸引來的粉絲多,在過去兩年裡 AirPods 成為了眾多明星和潮人的必備配飾。
在去年世界盃期間,AirPods 隨著內馬爾、奧喬亞等球員登場實力搶鏡,不帶任何 logo 卻打出最響亮的廣告(順便還讓同門的 Beats 顯得笨重落伍)。
無論是在今春的男裝秀場外,還是在各地的潮牌店前,你都會發現 AirPods 已經成為「Look(造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ior 甚至在 2019 年秋冬季男裝中專門為 AirPods 設計了皮套。
▲ 圖片來自 Garage
總的來說,大家在剛開始對 AirPods 的「剪斷耳機線造型」嘲笑得多放肆,時尚現在就有多愛它。
網際網路對它的興趣,讓這個兩歲的產品活得像「新品」
雖然在一年前,Apple Watch 已經令蘋果 變成全球最大的手錶廠商 ,商業上的成功是必須肯定的,但它卻未能在文化上帶來蘋果要想的影響。
▲ 圖片來自 TechCrunch
這個遺憾,現在由 AirPods 填上了。
還記得 AirPods 剛推出時大家畫的 AirPods 耳環嗎?就在上個月,Twitter 使用者 Gabrielle Reilly 真的做了一對這樣的耳環,忽然就在 Twitter 上火了起來。
有點不同的是,最開始人們聊 AirPods 耳環是說來取笑,但她可是認真為了不想弄丟才做的,而且還將耳環扣放網上賣 20 美元一對,不少網友還誇這造型非常有未來感。
▲ 圖片來自 BuzzFeed
在去年 12 月,Twitter 上另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圍繞 AirPods —— AirPod Flexing 。
莫名地,AirPods 成為「炫富」的象徵,Twitter 網民們大開腦洞寫 AirPods 命題段子。
Top 10 富豪榜單
1. AirPods 使用者
2. 亞馬遜 CEO
3. 比爾·蓋茨
4. 拒絕在沃爾瑪購物的人
5. 馬克·扎克伯格
舊 AirPods 使用者向聖誕節收到 AirPods 做禮物的使用者表示歡迎。
我知道這些狗肯定都用 AirPods.
有趣的是,AirPods 在藍芽耳機中的定價還真不算高,但既然大家都是看著一起笑笑,也無須過分糾結邏輯。更重要的,是這個已經推出了兩年的產品依舊還是網際網路熱愛討論的東西。
如果看熱點話題也許有點零散,長期關注蘋果的分析師 Neil Cybart 以 Google 趨勢為依據,指出 AirPods 是少有的能在推出兩年後仍獲得大量關注的產品。
在沒有新品更新的情況下,AirPods 在今年 1 月的 Google 趨勢熱度 首次超過 Apple Watch :「它們(AirPods)基本上已經達到病毒式傳播了。」
潮流將退去,但 AirPods 仍會留下
當我們在談論 AirPods 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現象,談論的並不是 AirPods 本身,而是它在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和普及的過程。
AirPods 日益增加的網路討論度背後,是仍在不斷攀升的產品銷量和概念普及。
據 Neil Cybart 統計 ,如果按推出後的同期銷售表現來看,AirPods 現在賣出的產品數已經超過當年的 iPhone、Apple Watch 和 iPod,成為僅次於 iPad 的蘋果產品。
▲ 不同蘋果產品釋出後同期銷量單位對比
它的成功,甚至已經影響到「智慧耳機」在整個智慧穿戴裝置戰中的地位。
調研機構 Gartner 指出 ,以 Apple Watch 為代表的智慧手錶雖然現在處於主導地位,但在未來,智慧裝置的大頭預計將是耳戴裝置。多個線索指出,蘋果也有計劃讓 AirPods 走向「智慧化」,未來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比 Apple Watch 更重要的健康裝置。
▲ Gartner 預計到 2020 年耳戴智慧裝置將超過其它穿戴品類
我留意到,現在不少人即使不聽歌也會戴著 AirPods,雖然其中可能會包含一些「潮流」因素,但更歸根到底的,還是在於 AirPods 的「無佩戴感」。戴著沒有壓力,卻能隨時接上音樂,聽電話,喚 Siri,何樂而不為?
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身邊大部分的 iPhone 使用者都人耳一對 AirPods,自然得就跟我們現在去哪兒都得帶手機一樣。那天,應該就是 AirPods「文化現象」消逝,AirPods 不再「古怪」,變成常態的時候。
題圖來自 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