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暴力視訊遊戲不會使青少年更具攻擊性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3日報道,牛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沒有證據表明像《俠盜獵車手》和《使命召喚》這樣的暴力視訊遊戲會使青少年變得更具攻擊性和反社會。
隨著父母和看護人越來越關注科技對孩子的影響,暴力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是科學界一個廣泛爭論的話題。這項由牛津大學開展的研究表明,英國青少年中有60%的人會玩暴力視訊遊戲,近一半的女孩和2 / 3的男孩玩這種暴力視訊遊戲。該研究對1000名14至15歲的英國青少年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青少年在玩了明顯帶有暴力意味的遊戲後,不太可能變得反社會或具有攻擊性。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多元迴歸分析的技術,即解釋影響行為因素的數學方程,利用數學方程式為影響行為提供催化劑。與其他研究不同,這項研究考慮了參與者的父母,這些父母隨後接受了關於他們孩子行為的採訪。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青少年們完成了關於他們性格和遊戲的問題,而看護人則填寫了一份關於他們孩子近期攻擊性行為的調查。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家安德魯•普里比斯基教授說:“暴力視訊遊戲能激發現實世界的攻擊性,這一觀點很受歡迎,但長期以來並未得到很好的驗證。雖然家長和政策制定者對這一話題很感興趣,然而研究並未表明這一觀點引起關注的原因。”
日前,該研究已發表在《皇家社會開放科學》雜誌上,這也是第一個有關暴力視訊遊戲對孩子影響的研究。參與調查的青少年提供了他們最近遊戲體驗的報告,其中暴力內容使用歐盟和美國的官方評級進行編碼,而父母還對過去一個月中青少年的攻擊行為進行了評估。
普里比斯基教授表示,青少年玩暴力視訊遊戲是否會激發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這一問題至關重要。通過分析測試這一假設,最近的暴力遊戲與看護人對攻擊性行為的評估有關,但測試結果顯示,無任何證據表明參與暴力遊戲與攻擊性行為之間存在關鍵臨界點。敏感性和探索性分析也表明,這些零效應在參與暴力遊戲的多個操作過程中都存在,並且在關注另一種行為結果(即親社會行為)時也存在。
據悉,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研究之一,它結合了主觀和客觀的資料來衡量青少年在遊戲中的攻擊性和暴力行為。先前的研究嚴重依賴於青少年的自我報告資料,而此次研究不同,它利用父母和看護人員提供的資訊來判斷其子女的攻擊性行為水平。
部分醫生表示,人們過於關注暴力遊戲的負面影響,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游戲實際上可以幫助兒童克服行為問題。對於這一看法,有心理學家支援,也有人反對。一種理論認為,暴力遊戲會影響那些心理脆弱的人,使他們遭受抑鬱和情緒波動等痛苦。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遊戲具有社交和認知方面的好處,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遊戲是導致大規模槍擊事件以及對攻擊性行為產生持續和強烈影響的原因之一。美國心理學會警告稱,年輕人玩視訊遊戲的時間應該受到限制。澳大利亞和瑞典政府則表示,沒有可行的證據表明青少年玩遊戲會導致攻擊性行為。
普里比斯基教授說:“據公眾民意調查及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有關遊戲對年輕人的影響,人們的看法因人口結構和個人遊戲體驗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鑑於這種遊戲的受歡迎程度,人們可能會認為,將暴力遊戲與攻擊性行為聯絡起來的一個小影響,就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國卡迪夫大學內塔•溫斯坦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研究人員的偏見可能影響了之前有關這一話題的研究,並且扭曲了我們對視訊遊戲影響的理解。”
最後,普里比斯基教授補充道,“技術研究中的部分問題在於,有很多方法可以分析相同的資料,而這些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一個精心挑選的結果可能會給圍繞視訊遊戲的道德恐慌增加不必要的壓力,經過檢驗的研究方法可以防範這一情況。雖然未發現玩視訊遊戲與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之間存在聯絡,但這並不意味著遊戲中的某些機制和情境不會激起玩家的憤怒情緒或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