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New Look業績低迷 去年正式退出中國
在電商猛烈衝擊以及消費者結構發生變化的當下,快時尚品牌的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據英國快時尚New Look於週三公佈的業績資料,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前9個月內,其銷售額同比下跌5%至10.16億英鎊,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則大漲78%至7800萬英鎊,淨利潤錄得3850萬英鎊,上一年同期為虧損510萬英鎊。
財報強調,New Look於去年制定的轉型計劃已初見成效,得益於品牌旗下女裝業務的改善以及線上零售的顯著提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其銷售額已連續三個季度得到改善,第三財季銷售額更錄得0.9%的小幅度增長。
去年才上任的New Look執行董事兼執行長Alistair McGeorge在財報中表示,品牌在改善運營和保持財務穩定性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未來會加快轉型計劃的實施。他強調,完成財務重組是計劃的關鍵,以確保公司未來長期的盈利能力。
New Look於1969年創立,憑藉價廉物美的產品,New Look一面世便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到1994年,New Look在英國的門店總數已達200家。2014年,New Look以直營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次年New Look被南非私募股權基金Brait SE以7.8億英鎊收購90%股權。
核心產品的迴歸、貨物供應鏈的改善和成本節約計劃,使得New Look盈利能力得以提高。
不過,受累於債務太多和龐大的門店網路,New Look近年來的日子並不好過。Alistair McGeorge曾表示,品牌陷入泥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執行長Anders Kristiansen對品牌形象過於年輕、前衛的改革,以及過於激進的擴張策略。在Anders Kristiansen的主導下,該品牌一度計劃三年內在中國開設500家店。
為減輕實體門店租金成本造成的負擔,去年3月,New Look決定與業主簽署CVA自願破產協議,在英國市場計劃關閉60家門店,裁員980人,另外6家分店或轉租給第三方,也可能關閉,從而減少租金成本。去年10月,New Look決定終止品牌在中國的擴張計劃,在關閉已有的130家門店和天貓旗艦店後,現已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據英國《衛報》訊息,New Look早前提出的再融資方案已於今年1月份通過,但這意味著股權被進一步稀釋,若債權人提出異議,New Look可能被迫尋求出售,除非管理層能給出比目前重組計劃更好的方案。在關閉了近百家門店後,New Look去年共節省7800萬英鎊運營成本,債務負擔則從13.5億英鎊減少至5億英鎊。
實際上,不僅New Look,英國其他快時尚品牌處境同樣十分艱難。
據時尚頭條網早前報道,Topshop母公司Arcadia集團老闆Philip Green表示,面對英國零售業的持續低迷,集團計劃關閉英國500家實體門店中的三分之一,並且為了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計劃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去年8月,Topshop宣佈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伙伴尚品網的合作。
另一英國高街快時尚River Island也計劃通過退出業績不佳的市場來節省運營成本,從而儘快實現復甦,該品牌或將關閉其在荷蘭和比利時的門店,但未公佈具體的關店時間。
此外,早在2016年就退出中國市場的馬莎百貨於上個月宣佈新的重組計劃,將在2022年前關閉英國100家門店,並加大對數字化渠道的投入,預計將有1000個工作崗位因此而受到影響。受到黑色星期五客流量減少和過度折扣影響,馬莎百貨第三季度收入下跌2.7%至27.8億英鎊。
有分析人士表示,英國快時尚紛紛淪陷的背後是英國整個零售行業正在遭遇寒冬。近期一項針對英國高階零售企業主的調查顯示,隨著英國脫歐的臨近,其對該行業未來的樂觀情緒處於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來自電商、脫歐及不平衡稅收制度的多重夾擊下,英國零售行業形勢依然不樂觀。
英國房地產研究公司Altus最新資料顯示,自去年聖誕節以來,包括Topshop、New Look等品牌在內的英國高街快時尚行業每天有400個人失業,至今已失去1.4萬個工作崗位,另有4345個工作崗位仍處於危險之中,這進一步凸顯了英國零售商面臨的危機。
據時尚機構Thredup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有2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不再購買快時尚服飾,其中大部分為年輕消費者。在調查的1000多名女性中,有58%的人認為今年應該減少浪費,另有42%的人表示他們將通過購買二手商品來減少浪費。快時尚正在失去年輕人市場。
面對充滿變數的零售大環境,站在十字路口的英國快時尚們無疑正面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退出業績不佳的市場只是New Look改革的第一步,未來還面臨更艱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