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幣:錨定美元 為機構客戶加速結算
摩根大通在美國當地時間14日宣佈,該集團已成為第一家自行建立併成功測試使用加密貨幣代表法幣的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官方網站貼出此一訊息稱,JPM Coin(摩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機構賬戶之間的即時轉賬支付的數字貨幣。
摩根大通形容摩根幣為「旨在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即時支付而設計的一款數字貨幣」。至於為什麼要自行建立摩根幣?摩根大通在公開檔案上稱,若要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多方之間的價值交換(例如金錢),就需要有數字貨幣支援,因此我們建立了摩根幣。
據瞭解,摩根幣初期適用於在三個營運領域內提高結算的效率。作為區塊鏈專案主管、率領摩根大通區塊鏈發展的Umar Farooq在接受CNBC訪問時,顯然對於區塊鏈技術在該銀行甚具前途感到興奮。他表示,若將目前存在的東西都轉移到區塊鏈上,這將作為交易活動中支付的角色存在。他補充指,這類應用可說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的分散式帳本牽涉到公司或機構,你都能夠運用我們這項技術。
據官方指出,摩根幣的價值相當於一美元。當一個客戶通過區塊鏈向另一個客戶匯款時,摩根幣會被轉移並立即兌換等量的美元,這減少了傳統的結算時間。因此摩根幣的幣價應該不會波動,類似穩定幣的概念。摩根大通的客戶在該銀行存入美元后,銀行就會向客戶發行摩根幣。
Umar Farooq指出, 摩根幣最初將專門用於大型企業的國際結算,幫助加快交易的速度 ,因為目前利用SWIFT管道電匯等現有選項進行轉帳,必須花上一天或更長的時間。Farooq說,未來利用摩根幣付款將即時完成結算,並且可在一天的任何時間中進行,不需要耗費一天以上的時間,因為在先前的機制之下,處於不同國家的機構交易截止的時間不同,而且是在不同系統下運作。
摩根幣第二個運用領域則是證券交易。摩根大通在去年4月測試於區塊鏈上發行債券,為加拿大銀行創造虛擬模擬1.5億美元的定存單。機構投資者可使用摩根幣進行即時結算,無須仰賴電匯買進憑證,導致結算交易與付款之間存在時間差距。
摩根幣最後一個用途是為運用摩根大通的財務管理服務(treasury services)業務的大型公司客戶取代美元。這類業務是散戶見不到的,像是處理從工業巨擘Honeywell到Facebook等企業在全球大量受監管的資金流。這項業務去年為摩根大通創造90億美元的收入。
Umar Farooq表示,若加密貨幣證明得以成功,未來將進一步拓展應用。一開始,這三塊領域只會有一小部份的資金會涉及運用摩根幣。Umar Farooq說:即使這隻侷限於摩根大通的機構及客戶,但這不會讓我們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