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區塊鏈和傳銷有什麼區別?如何辨別?
最近有人問我,××專案怎麼樣。我回答他,這是傳銷專案。結果他問我,為什麼傳銷專案總能掙錢,我一時無語。在我的印象裡,傳銷專案總是兩種狀態,一種是大家掙錢,另一種是血本無歸。這兩種狀態雖是完全對立,但在傳銷專案中卻能看到這兩種的共存。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主要還是因為區塊鏈和傳銷的不解之緣,首先好多傳銷專案被包裝成區塊鏈專案,又有激勵又有幣。很多人錯過早期比特幣,以太坊,非常後悔,於是被傳銷者看重了這種心理,向其宣傳這是一個百倍千倍專案,忽悠人購買。
不過有些真正的區塊鏈專案也是這樣宣傳的,神化區塊鏈,或者過分誇大專案的價值。投資者購買他們的代幣之後,專案方可能毫無責任心,融了一筆錢就跑,或是和做市商勾結,給散戶畫一個超級瑪麗式的K線圖,總之最終結果是小散血本無歸。同樣,傳銷專案最後結果也是血本無歸。
△超級瑪麗回家K線圖
那麼區塊鏈和傳銷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符合下述特徵,那必定是傳銷無疑。
純粹的基金盤
這個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新資金入場,這個遊戲就進行不下去。傳銷專案許諾的高收入高返利,往往用的是後進場人的本金。這種龐氏騙局屢見不鮮,但總有人在崩盤後才會意識到。比如有些傳銷式p2p的崩盤,當大家都被高收益,央視廣告背書吸引時,參與者很少會關注這種模式能持續多久。
有些掛著區塊鏈羊頭的傳銷專案也一樣,當投資者被代幣高收益的幻想矇蔽時,也很難認清資金盤的本質,就比如Fcoin交易所的FT,投資者都覺得這種交易分紅的模式能維持下去,然而一旦沒有新人入場購買,礦工砸下的FT足以讓其崩盤。
以拉人頭作為激勵
傳銷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發展下線,組織者會許諾發展多少人會給多少提成,或是發展幾級下線有多少獎勵,或者用什麼裂變等術語迷惑使用者。
無涉及區塊鏈技術
很多傳銷就只是靠一張嘴,並沒有實際開發者。比如著名的傳銷幣維卡幣,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Onecoin。這個幣號稱是比特幣之後的第二代加密貨幣,自2014年問世以來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雖然多次被國家歸為傳銷幣打擊,但依舊有投資人不離不棄(也可能是被深套)。
據我瞭解,他們最期待的就是維卡幣能夠上交易所,這樣他們就能把手裡沒有用途的代幣交易套現,成為百萬千萬富翁。很可惜,任何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都沒有上維卡幣,這不僅跟維卡幣是傳銷專案有關,最重要的還是他就沒有用到區塊鏈技術,否則程式碼開源,地址公開,誰攔著都不行。
能說會道,花言巧語
如果餅畫得太大,那就要懷疑了。常見用語是顛覆世界,改變格局,打敗銀行,扭轉命運,財富自由等等。夢想雖然是有的,但太離譜的話就讓人不敢相信。
還有常見狀態就是傳銷者主動製造FOMO。向外宣傳買了幣就能翻百倍翻千倍,時時刻刻透露著這是屌絲翻身迎娶白富美的機會。早買早暴富,購買了就等著財富自由。
宣告一下,即使一些區塊鏈專案不符合以上描述,不是傳統傳銷專案,也不代表它是好專案。
但是,正經的區塊鏈專案可以用理性的思維判斷,從賽道團隊到技術設計模型,都可以用來評估其水平。
凡是傳銷專案,一竿子打死就好了,不要抱著賺一筆就跑的心態去試試。
再教你一些更簡單的方法,分分鐘判斷這是不是傳銷專案。
首先看人。 看這個專案是誰介紹過去的,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傳銷圈的人總喜歡在傳銷圈混。我朋友圈有個人一直在為幣圈的傳銷專案喊單,最開始是貝爾鏈,最近是BHB。如果給你推薦“好專案”的人一直混跡於傳銷專案圈,那你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其次看群。 傳銷群裡總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聊天方式,最常見的詞就是“家人”。家人們互相鼓勵提氣,給群友希望。還有好多表情,一句一個,從上到下,一條微信表情符號越多,是傳銷的概率越大。傳銷幣張口必談固定收益,閉口就是財富自由。今天不買,明天就漲,後天買了,大後天就不讓提現。
最後再看專案。 就像剛剛說的那樣,如果許諾無風險高回報,專案價值顛覆世界,鼓勵拉人頭髮展下線,中心化不開源,那多半就與區塊鏈無關,就是傳銷專案了。
本文由幣圈邦德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