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V神(以太坊創始人)訪談錄(七)
考恩:法律或監管環境的變化對實現願景有何幫助?

V神:我真的不認為有許多法律或監管變化,可以幫助,至少在技術發展方面,因為最終我們已經有了所有這些“程式碼是自由的”的先例,和大多數其他國家,即使是那些不重要的言論自由的保護,在原則上仍願意跟隨。
我認為對於科技開發,環境非常的友好。當然,下一個問題是,當技術被構建並開始討論實際更廣泛的部署和採用時會發生什麼。(開發著玩玩可以,落地後的應用,監管環境是否能讓他存活?)
在這種情況下,這取決於您所尋找的應用程式的採用方式。我覺得,到目前為止,向監管友好型發展的許多動力都來自於貨幣兌換方面,但加密貨幣實際上只是你能做的事情之一。(除了炒幣還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做,不要天天想著跟銀行合作)
試圖讓大量的錢更容易地進入加密貨幣空間,我不認為加密貨幣空間此時最需要的東西是監管。老實說,尤其是當你聽到交易所的執行長們試圖進入非洲,那裡的金融知識水平很低,已經有各種龐氏騙局,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等等試圖進入加密貨幣。
肯定有理由相信這些東西會產生積極的反作用,所以我認為對於其他型別的應用程式來說,這是一個特定於應用程式的問題。
例如,如果你看一下ICOs,DAICOs,你也可以談論空投和去中心化產品釋出以及所有這些在融資方面的創新想法,那基本上需要一個開放的監管環境來進行實驗。
我的確認為,就新加坡的沙箱而言,亞洲的一些地方往往走在前面。我知道,香港和臺灣也在研究沙箱,而美國似乎並沒有這麼做,至少在目前這個時候是這樣。有可能政治環境組織得還不夠完善,無法維持,在這一點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
考恩:對給定的加密資產進行估值的最佳理論是什麼?它不一定是以太坊。如果出現了一種新的加密資產——假設它已經清除了一些最低利率門檻——我們應該應用經濟學或其他領域的什麼理論工具?
V神:我已經想了很多,我仍然不確定最好的答案是什麼,因為最終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加密貨幣的執行方式。
衡量這一點的一種方法是,將加密貨幣視為一種通過交易費用收取收入的公司,尤其是在交易費用被燒掉或重新分配給加密貨幣自身權益證明驗證人的情況下。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用簡單的模型假設密碼貨幣的估值是它所獲得的交易費用的淨現值。這本身就令人驚訝地給出了相當不錯的估值。
例如,最近Ethereum公司的交易費用每天約為50萬美元,每年約為1.8億美元。如果你試圖將以太市場市值估值為傳統公司,那麼“市盈率”僅在200倍以下,這對一家公司來說是很高的,但並不高得離譜。
您還可以嘗試將加密貨幣作為交換媒介來進行價值評估。然後是MV=PT和所有其他模型。
還有一種價值儲存模式,人們持有它是因為他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持有它,因為人們越來越富有,人口不斷增長。只要價格增長足夠緩慢,就可以長期保持穩定。有很多人都在推崇這個估值角度。
我想我的實際答案是,我不知道,如果你想設計一種可持續的加密貨幣,那麼我認為有一個故事是很重要的,如何讓它在各種不同的經濟模型下保持它的價值。(加密貨幣的市值估計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用傳統經濟學的方法估值的確讓加密貨幣市值高的離譜,比如剛剛主網上線的EOS,市值已經超過了做火箭的公司。)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