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碰撞:中大-新誠“生物材料與臨床應用”論壇燃了
12月1-2日,廣受關注的中山大學與廣州新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誠生物”)主辦的“生物材料與臨床應用”多學科交叉論壇,在中山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各高校、科研院所、醫院臨床、企業等本領域及產業界的大咖精英們齊聚一堂。除專家學者及企業領導之外,活動還吸引了大批學生前來聆聽,現場座無虛席。
圍繞“生物材料與臨床應用”,與會者的報告及互動內容涵蓋了科學研究、臨床實戰、科研成果轉化等全產業鏈各環節,包括納米醫學、組織工程與幹細胞等專題演講報告,多學科的前沿技術知識與思想交叉碰撞,許多觀點屬首次分享,精彩之處引來掌聲不斷,現場氣氛熱烈。
論壇由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永明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山醫學院雙聘教授帥心濤發表了活動致辭,大家對前來參會者均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圖1:會議現場氣氛熱烈)
“生物材料在醫學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中大在臨床醫學上非常強,舉辦這樣一個論壇,是材料學科和校內臨床醫院結合和交叉的一個很好機會。”陳永明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生物材料學科應用性比較強,與臨床結合非常密切,我們的研究需要與實際結合,而新誠生物在生物材料技術應用轉化方面有很多年的積累,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資源和機會,能夠把研究跟臨床轉化和技術發展結合在一起,這也是我們與新誠生物聯辦此次會議的初衷。”
我國生物材料基礎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進入了世界發展的前沿,甚至是世界領先地位。在生物材料領域發表的文章數量,特別是高影響力的文章,在全球基本是數一數二的位置,基礎研究得到了全球的認可,很多國外的教授經常到國內進行交流。同時,中國也舉辦了很多高水平的國際論壇和會議,這標誌著中國生物材料界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中國在生物材料領域中的崛起。
“但是,生物材料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是以應用為導向,它的出口是醫院,這些產品要用於疾病的治療。如果科學家純粹在實驗室研究,不和醫生、企業接觸,不和藥監局溝通,其研發的產品是難以盡善盡美地達到要求的。”全球首個全降解性血管支架的發明人、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雲兵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科研成果要造福於社會、解決患者問題,關鍵是實現技術轉化。“最大的體會就是不容易,難,要堅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顯微創傷手外科學科帶頭人劉小林教授,在採訪中談到已經成功轉化的修復神經缺損的第一代“神橋”時表示。
科研成果之所以難以轉化,主要是因為科學家主導的技術與企業家主導的市場出現了嚴重的脫節,一方面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弱,難以滿足與日俱增的臨床需求,另一方面科學家有很好的技術成果,卻沒有合適的通道實現轉化。
(圖2:與會者接受媒體採訪自左至右,劉小林教授、全大萍教授、新誠生物董事長曾晨光)
“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主要是因為企業消化不了你的技術,高校與企業之間有一個蠻大的‘坑’,連不起來,我們需要不停的去解釋和指導。” 廣東省功能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雙聘教授全大萍,作為本次活動發起人之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但是,新誠生物不一樣,一般企業是做某一個產品,他們是將高校的東西接過來,消化後,然後再跟具體做產品的企業對接。現在他們培養了自己的研發人員,擁有自我造血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和新誠生物一起舉辦這個會議的原因。”
本次活動主辦方之一新誠生物的董事長曾晨光博士在採訪中介紹,目前,市面上沒有專業轉化科技成果的企業,把科學家們多年的科技沉澱和積累轉化到市場上去應用,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給生活帶來的這些變化。
“這也是新誠生物創辦的初心,在這6年期間,我們一方面幫專家教授孵化了技術成果,一方面幫助企業做技術能力的提升。”曾晨光稱,“在技術孵化過程中,新誠生物也研發自己的產品,包括解決骨癒合問題的高強度可吸收骨釘,解決溢淚症的淚道引流管等骨科,眼科,口腔科,介入等集中在生物材料的高效能醫療器械,在很多科室和領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應,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
據瞭解,專注於生物材料和醫用高值耗材的研發及產業化,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新誠生物在自有研發的基礎上,面向全產業鏈,組織產、學、研、醫、金聯動,建立高效的資源整合與協作機制,致力於組織和構建醫療產業原始創新的完整閉環。
(圖3:報告精彩紛呈,聽眾全神貫注)
資料顯示,我國生物材料的基礎研究突飛猛進,進入了世界發展的的前沿,然而,在應用轉化上一方面起步比西方晚,另一方面大家各自為戰,以致於在高階醫療器械的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們看到,產學研醫的互相交叉和融合也越來越多,國家為了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發展,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譬如創新醫療器械的特別審批通道等。相信中國在生物材料臨床應用這一塊,在不久的將來,就能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 活動期間,專家們表示。
“中大有非常好的臨床醫學院,在應用轉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非常驚喜的看到,中大通過舉辦這種多學科交叉論壇,把國內產學研醫各方面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多交流多碰撞,在推動中國生物醫用材料的發展方面,起到非常好的典範作用。” 王雲兵教授稱。
會議期間,主辦方之一的新誠生物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個特別的“節目”,現場與江蘇美安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產學研轉化合作簽約儀式”。12月2日,部分與會者還饒有興致地前往中大-新誠產學研合作基地——新誠生物進行了實地參訪交流。
(圖4:新誠生物董事長曾晨光、美安醫藥CEO繆豐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