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非現場執法破解治超難題
9月15日,省治超辦通報了全省治超工作分片督導考核情況,常德市名列第一,石門縣、漢壽縣在全省縣市區排名進入前十。這是自2004年啟動廣州聚傑超限非現場執法治超工作以來,常德市在全省取得的最好成績,是各級治超辦共同努力的結果。
公路治超工作號稱“天下第一難”,因其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只有審時度勢,多管齊下,直面難題,解決問題,才有可能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公路治超得到徹底治理。
治超工作面臨的新變化
隨著治超工作不斷深入,今年來,治超政策、治超形勢、治超要求呈現出新特點、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國家有新政策。7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要規範公路貨運執法,推動依託公路超限檢測站由交通部門負責監督違法行為,公安交警實施處罰計分的聯合治超模式,並要求使之常態化制度化,對治超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按照國家五部局關於聯合執法治超的要求,由交警部門負責指揮引導車輛到站接受檢測,路政負責稱重和解除安裝,再由交警負責處罰和記分,對工商、質監、工信部門也提出了明確的治超工作職責。這種聯合執法模式,從職責流程來看,交警部門開始擔負治超工作的主體責任。
考核有新辦法。由以前站點超限率調查為主改為分片暗訪督導,採取明察與暗訪,初查與普查,實地檢查與聽取彙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利用高速公路大資料進行綜合考評。此次督導考核標準有“八大項”“二十八小項”,重點內容為源頭監管(10分)、超限檢測站管理(40分)、高速公路出入口管理(10分)、“一超四究”制度落實情況(10)等,督導至少每兩個月進行一次,督導結果作為平時檢查成績納入治超工作年度綜合考評,作為年度獎懲的重要依據。
群眾有新要求。過去,部分群眾對治超工作有負面認識,認為治超就是收錢放行,抵觸情緒大。現在,廣大人民群眾已經充分認識到治超工作的重要性,對治超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期望越來越大,對政府重建輕管、只建不管、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短視行為反響強烈,普遍認為不抓治超就沒有好出“路”,不抓治超就是部門不積極履責,不抓治超就是政府不作為。
今年治超工作亮點
今年來,常德市進一步完善治超工作措施,強化督導考核、交辦整改和責任追究。5月16日,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文偉到常德督導公路治超工作後,全市認真查擺問題,迅速啟動公路治超“夏日風暴”專項行動,開展大宣傳、大包保、大排查、大打擊、大處罰、大整頓、真考核、真問責,工作成效明顯。截至8月底,全市共檢測貨運車輛32.16萬臺次,解除安裝22178噸/1143次,強制切割廂板560臺,納入交警違法處理255起,行政拘留8人次。
回顧今年來公路治超工作所取得的變化與成績,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值得總結:
得益於領導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公路治超工作,市委書記、市長周德睿更是高度關注,無論是市委經濟工作會,還是全市交通大會戰、安全生產工作會,大會小會逢會必講治超工作的重要性,6月1日,在市政府工作排程會上,周德睿強調:“公路治超工作,市治超辦要切實拿出過硬措施,強力督導;各區縣(市)、各相關部門要更加重視,形成合力;全市治超力度只准加大,不準減弱,效果必須越來越好,在全省的位置只能越來越靠前。”對治超辦報送的工作簡報,每期必仔細閱讀,對好的經驗和做法積極鼓勵,對存在的問題不留情面地批評。今年來周德睿5次就治超工作作出批示,7月25日,周德睿再次批示:“三分建、七分管,公路治超工作必須從緊從嚴、治出習慣、治出常態、治出效果、治出老百姓的滿意度。”
市領導朱水平、曾豔陽等先後8次對治超工作作出批示。今年來,市委、市政府兩辦發治超工作《每日要情》1期,市政府辦發《督查通報》3期,市治超辦共發出工作督辦交辦函27份。書記、市長帶頭抓,形成了治超的好氛圍、好環境。各區縣(市)主要負責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都把治超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排程、部署、督導治超工作。
得益於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常德市治超辦加強與常德日報、常德晚報、尚一網、常德電視臺等媒體的合作,開闢治超專欄,做到了常態化宣傳,專項行動期間幾乎天天見報,常德電臺交通頻道還開展了治超專訪節目。7月中旬,全省治超工作簡報連續兩期推介常德治超經驗。上半年,各區縣(市)進一步加強排程,召開治超排程會、動員會,層層傳導治超精神,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形成了強大輿論聲勢。
得益於制度創新進一步抓實。今年,常德市在抓制度創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五個統一”抓站點管理。市政府治超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公安、交警、公路、運政的執法人員要在治超站進行聯合辦公、聯合執法。所有治超站按照“四警八輔”的要求配置警力,所有執法人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考勤、統一開餐、統一補助、統一年終考評的“五統一”制度,使這幾支執法力量由伸開的手掌變成緊握的拳頭,治超工作合力得以有效形成。二是“四個包保”抓源頭管控。包企業不違規配送、包車輛不違法超限超載、包路段無超限超載無改拼車輛、包轄區內無非法改拼裝窩點。對涉超企業、貨運車輛、改拼裝窩點進行大摸底、大排查,建立貨運源頭單位車輛載貨出廠登記表、改拼裝車輛查處情況登記表、流動執法巡查記錄、汽車修理企業摸底表、重點涉超源頭監管資訊表、貨運源頭單位巡查記錄等各類表格、臺賬,明確包保責任人並與包保物件簽訂責任狀和協議書,形成包保物件對包保人負責、包保人對治超辦負責的責任傳導和責任倒查模式。全市70家年貨物吞吐量20萬噸以上的涉超企業,都實行了“四個包保”,促進了源頭企業、貨運車主、改拼裝企業的自覺自律。三是“五個追究”抓責任倒查。認真落實資訊抄告制度,對違法超限車輛,不僅處罰追究車輛駕駛人,還要對車屬單位、非法改裝企業、貨物裝載源頭企業和包保人實施責任倒查追究。公安交警、道路運管等有關職能部門和貨物裝載源頭企業所在鄉(鎮、街道)政府切實履行職責,做到真聯合、嚴處罰。市運管處對1年內違法超限超載3次以上的車輛進行了處理,吊銷了21臺車輛營運證和7名司機運輸資格從業證。交警部門嚴格落實治超責任倒查制度,半年累計對涉超車輛記分2562分,駕駛證降等12起,吊銷駕駛證6起,吊銷運輸企業營運資格3家。公安部門嚴打衝關闖關等暴力抗法行為,行政拘留8人。
得益於治超手段進一步加強。今年來,常德市科技治超工作力度較大,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科技治超舉措。一是公路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建設快速推進。目前,全市共建成14套公路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西洞庭、鼎城、桃花源等地因選址點正在道路改線施工,但均已完成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道路施工完成後即可開工建設。二是在重點涉超源頭建立計重監控。目前全市年產總量超過10萬噸以上的涉超源頭企業有137家,其中年產總量超過20萬噸以上的有70家。計劃年底前完成轄區年產量20萬噸以上重點貨運源頭單位的聯網遠端監管工作。三是探索推進非現場執法。全市治超非現場執法模式推進較快,臨澧縣治超非現場執法經驗得到上級交通公路高度肯定,並作為5個試點之一在全省推介。今年來,臨澧縣通過公路不停車檢測系統非現場處理的案件140多起,交警累計記分492分,行政拘留2人。
得益於考核問責進一步嚴厲。今年來,常德市強化了各級治超辦的作用。除開展季度考核外,還加強了平時的暗訪。5月下旬以來,暗訪已成常態。治超工作按季度進行督查、考核、排名,結果在《常德日報》公佈。7月,結合省治超辦分片督導要求,對年初制定的《區縣(市)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考核評分細則》進行了重新修訂,在省治超辦29條的基礎上完善細化到68條,形成規範性檔案,作為長期督導考核的依據,實行日暗訪、周巡查、月督導、季考核,考核結果實行“四個掛鉤”,即與治超工作目標考核掛鉤、與交通目標考核掛鉤、與安全生產目標考核掛鉤、與公路養護獎補資金掛鉤。
面臨的難題與解決的措施
今年來,常德市治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這與前段開創性工作密不可分。但我們也認識到,治超工作要長久穩定地向好,當前還面臨一些未曾突破的困難,亟需解決。
保障執法人員待遇問題。目前,全市已建成的治超站有12個,按上級要求,在治超站點開展公路、交警、運管等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每個超限檢測站按“四班三運轉”的模式,由屬地交警部門每班安排1名正式交警、2名協警參與聯合執法,也就是“四警八輔”模式。加起來,全市治超執法人員達到了700名。一線執法由於崗位特殊,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工作環境差,執法人員每天在路上與貨運車輛打交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四班三運轉”的工作。但據瞭解,目前80%的治超站一線執法人員補助沒有到位,嚴重影響了一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解決這一難題,出臺的68項考核指標中,便專列了7項獎勵加分措施,其中一項便是解決執法人員補助。
責任追究難真正到位的問題。目前,由於沒有相關檔案依據,市治超辦、市政府督查室在檢查督導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只是就事論事,責令限期整改,除澧縣治超被省級媒體曝光後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外,還沒有其他工作人員因治超不力被追責的案例。由於追責不到位,導致全市治超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得不到根治。
由此看來,公路治超只能加勁,不能鬆勁,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推進長效機制建立:
一是制定責任追究辦法。市治超辦起草了《常德市治理車輛非法超限超載工作責任追究辦法(送審稿)》,主要追究方式包括約談、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
二是出臺治超一線執法人員出勤獎勵辦法。治超一線執法人員堅持24小時制,工作危險性很大,也很辛苦,考慮到治超工作的特殊性,建議參照外地的經驗,對治超一線執法人員實行出勤獎勵,目前鼎城區已經開始推行這一獎勵辦法,交警每月800元、路政人員每月650元、協警每月500元。考慮政策的全域性性、整體性,建議全市出臺治超一線執法人員出勤獎勵辦法,給各區縣(市)提供政策支援。
三是加大對科技治超經費的投入。治超工作資訊化、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根據測算,市、縣兩級資訊平臺建成約需2000萬元,省裡對市級資訊平臺建設補助1000萬元,對每個縣給予50萬元補助,建設市財政加大投入,加快治超資訊平臺建設。
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專項制度。舉報範圍包括擅自超限運輸的、擅自加裝廂板的、違規為車輛超標準裝載的和非法從事改拼裝車輛的汽車維修點。通過發動群眾、動員群眾,群策群力抓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