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背後麥當勞免費送麥滿分早餐的營銷陰謀

如果早餐經常吃麥當勞的上班族, 一定會關注到支付寶上麥當勞的生活號有這麼一個免費送早餐的活動:
登入支付寶之後,開啟支付寶生活號(原服務窗),關注【麥當勞】的生活號之後,就可以不定期接收到麥當勞送大脆雞趴麥滿分的活動資訊。憑這個券到線下門店給服務員看,點“立即兌換”就能把券核銷掉,即可免費領取一個麥滿分,每個使用者一般來說每週只能兌換一次。就單個使用者而言,一般說這個星期領了之後,下個星期麥當勞就不會再對同一個使用者推送了。
據瞭解,根據最新的推送資訊,領麥滿分早餐的活動,僅限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杭州、天津、大連、瀋陽的部分門店參加。
而城市送的漢堡好像不一樣,有網友表示,在上海、深圳贈送的是麥當勞板燒雞腿麥滿分早餐, 而北京、廣州地區主要是贈送大脆雞扒。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各門店的兌換時間僅限於上班日的每天十點半前。如果消費者另外加7元的話, 還可以換購豆漿/現磨咖啡和薯餅,或者加4元換得一杯優品豆漿。

當然像麥當勞這樣的活動並不少見, 雖然每個使用者不是每週都會收到這樣的優惠資訊,但總體來說,這種活動還是開展得比較頻繁。
於是問題就來了,對於麥當勞而言, 讓使用者免費領麥當勞早操,怎麼賺錢?不會虧損嗎?背後的推廣目的又是什麼?
甚至也許也有的人會問,附加+7元換購但是顧客完全可以只去領取免費的早餐而不花一分錢,這種盈利手段是什麼?
免費麥滿分?
只是吸引消費的誘餌!
其實不定期推出免費領取早餐的活動, 只不過是麥當勞將其作為門店引流的誘餌。通過免費麥滿分單品將線上的消費者吸引到店裡。然後再誘惑消費者購買其他互補商品,以此有效提高每次的客單價。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很多傳統美食都有著固定的搭配吃法,畢竟很多食物單獨吃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中式早餐搭配為例,會有“油條+豆漿”、“腸粉+豆漿”、“小籠包+豆漿”;同樣的在西式早餐的組合裡,也存在一些“約定俗成”的吃法搭配,比如說“麵包+牛奶”、“牛角包+咖啡”等這樣的組合搭配。

因此麥當勞推出免費領取麥滿分,還帶上4元/7元的推廣活動,是潛意識在暗示消費者消費其它商品——
如果擔心光是吃麥滿分漢堡太乾了?搭配麥當勞門店的豆漿只需4元哦, 要是擔心吃一個漢堡不夠飽,還可以加7塊錢兌換多一個薯餅。
與其說 麥當勞在用“優惠價格”套路你,不如說是在充分利用大家的傳統飲食習慣來“套路”你消費。 畢竟無論是“咖啡+漢堡”還是“豆漿+漢堡”,這都是比較符合多數人吃早餐的搭配習慣的。
試想一下,當你早上進入麥當勞之後,原來只想著“不換白不換”的心理來免費兌換一個麥滿分。結果思量一下,覺得只吃一個漢堡不夠,或者光吃漢堡有點幹,再加上剛好沒睡好,正想來一杯咖啡提神醒腦,不如買杯咖啡或者豆漿。
這時候你發現單買一杯小杯的咖啡需要9塊(大杯麥當勞咖啡需要10.5元),而另外買一個薯餅還要加6塊錢。而加上7塊錢,就可以一次性滿足一個上班族“解渴+飽腹”的雙重早餐需求,何樂而不為!
這樣的精打細算你是否也曾經想過?於是經過這番對比,發現還是比較划算的,於是就多加了7塊錢,買了7塊錢的套餐。這種早餐組合優勢,可以讓顧客產生“覺得巨划算”的心理感受。
利用捆綁銷售
提高麥當勞門店的客單價
送麥滿分跟加購買飲料的例子其實也很普遍, 就像經常吃過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的消費者都知道,套餐的價格總比單點的總價格都便宜。這也是商家為什麼都用多款搭配套餐的形式來做關聯銷售,比如麥當勞12元的隨心配、肯德基的人氣餐隨心配,為消費者提供多種搭配的套餐,提供便利選擇的同時也做到搭配多元化,而最終的結果也是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人都還是喜歡點套餐。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麥當勞送早餐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捆綁銷售的行為。所謂的 捆綁銷售,其實就是一種變形的降價促銷,通過推薦搭配商品,戳中買家關聯購買的慾望,給顧客創造一個購買的理由,驅動他們多買不同類別的商品。
而在這裡就不得不提捆綁銷售產品,最好是具有互補性的特點, 就像我們所熟知的牙刷和牙膏,麵包和牛奶,漢堡與咖啡,薯條和可樂。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商品之間 存在著某種消費依存關係 ,消費習慣與另一種產品的消費配套,若只單買一種產品,則可能造成使用困難或是根本無法使用。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僅漢買漢堡或者其他麵包,想想就會覺得吃完感覺很乾;吃油條也是一樣的道理,習慣買的時候搭配豆漿,避免吃完感覺很油膩。

為什麼類似麥當勞、肯德基商家要做捆綁銷售,有什麼好處呢?
一方面可以滿足和激發消費者,在食用漢堡之外的關聯性需求,比如喝咖啡喝豆漿,刺激他們購買的慾望。
畢竟這些關聯性強的互補商品,消費者很容易接受它們聯絡在一起,從而更好地去考量兩者的購買價值。 在設計免費漢堡的贈送營銷活動基礎上,可以利用暗示性加購形式刺激購物,有效帶動咖啡豆漿等商品的銷售,在無形中促成麥當勞消費者的客單價提高。這樣的捆綁顯然比一般的降價促銷,更容易打動人心,做到增加每位顧客的平均購買金額,實現客單價的提升。
對於麥當勞商家和消費者來說,各有所取之處。一個吃的更豐盛,收穫完美的早餐體驗,還產生有價廉物美之感,獲得額外的早餐附加價值。

對於商家而言,得以成功出售更多關聯商品, 增加了商家的盈利點創造更多利潤,自然達到雙贏的營銷目的。因此從麥當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合理的捆綁銷售,無疑也是一種提升客單價最基本的途徑。
“習慣營銷”:
培養享用麥當勞的消費習慣
從活動的頻次來看,麥當勞持續推出兌換早餐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在做的一件事情,還是一種“習慣營銷”——引導消費者在某個場景進行重複式地消費,形成一定的消費習慣。這本質是培養顧客日常的習慣性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養成上班族早餐吃麥當勞的習慣。

因此通過持續性為使用者,推送免費早餐領取的資訊,可以不斷地強化、鞏固他們的消費記憶。就好像我們最熟知的信用卡“積分當錢花”,其實也是在做“習慣營銷”,培養顧客的一種消費習慣——每次消費就會積累積分,而積分滿額就能夠當錢花,指定的積分數量兌換現金、里程或者禮品等。這時候使用者在消費的的時候就會有意識使用信用卡消費積分,並且形成持續性的一種習慣。
麥當勞免費領早餐的做法,無疑也跟這個信用卡的會員營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僅有利於幫助麥當勞商家,在早餐時間的階段增加消費麥當勞的頻次;長期下來,顧客的早餐的滿意度也會同高,自然也願意持續關注支付寶麥當勞的生活號,保持重複持續消費。
因此站在反哺品牌層面來看,免費領取麥滿分背後,麥當勞商家目的就是培養自身的忠誠顧客,提高顧客的消費頻次,最終不斷加強忠誠顧客與麥當勞的情感聯絡。有利於鞏固麥當勞的早餐群體,成功培養麥當勞的品牌忠誠度。
由此可見,看似簡單一個免費送麥滿分早餐的活動,其實背後並不簡單,隱藏著麥當勞商家的眾多營銷心機,無論是短期的利潤增長,還是說長期的品牌忠誠度培養。對於麥當勞而言,都是一次多贏的營銷玩法。
文:黃毅@公關界007(PRCN007)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小紅書推廣:
- 《 聚划算的“疼痛”經濟營銷很給力 》
- 《 創業企業的營銷定位和數字營銷 》
- 《 流量從“海量”到“僵化”,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 》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資料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