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要和股市說ByeBye 資本的惡果已熟
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受到的誘惑還不夠大。
—— 羅素
這兩天在外面出差,在賓館裡面寫文章,就是感覺不夠,所以,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老鐵們湊合看!
昨天,聽到了一句特別經典的話,坤鵬論實在忍不住要分享給大家:
什麼叫道德綁架?就是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烏鴉站在煤堆上,瞧得見別人黑瞧不見自己黑,寬以待己,嚴於律人才是大眾的常態。
胡適曾說,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道德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從來只能約束自己,如果想用道德約束他人,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無疑是最大的不道德。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講道德不是為了約束自己,而是為了審判他人。
這也造成了現在人和人之間的一種矛盾。
尼采說,迫使人們遵從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懂得尊重是基本的道德修養,再往上升級,自律和換位思考更是成功者的基本品質。
最近,坤鵬論沒少聊讓人焦慮的事,深刻反思,這裡面也摻雜著自己的焦慮,當下中產的焦慮總結下來挺簡單,對未來越來越恐懼,還想著拼命維護可憐的資產。
有人說,拼多多的崛起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中國人沒錢了!
8月8日,一份《警惕家庭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報告發布,在其中坤鵬論看到,“我國GDP與居民收入之間的相關性較弱,家庭部門加槓桿的主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遠遠落後於GDP的增速,這正是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
啥意思?
有個詞四個字就概括了這段話:國進民退,國家跑得太快,把老百姓甩得太遠了。
有位朋友說,坤鵬論,你搞得那麼明白,痛苦不?
眼瞅著又是“定向放水”,又是大基建,又是大企業債轉股,哪個的根源不是直接連著錢和債?
錢所代表的財富是誰創造的?勞動人民!這裡面就有坤鵬論這個小小的一份子,能不痛苦嗎?
有篇文章的開頭很扎心:“槓桿轉了一圈,從地方政府、企業,很有可能轉到家庭。”
去槓桿,股市、P2P、基金全面大幅縮水,它們都不創造財富,所以它們是在消滅財富,而它們消滅的財富大部分就源於老百姓。
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這還不算無法統計的民間隱形借貸,嚇人不?
有專家說:實際上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還要什麼消費呀!
此前《 經濟參考報》的《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內需“三駕馬車”》文章嚇出全國人民一身冷汗。
據統計,從2017年1月起,中國的醫療消費價格增幅站上“5時代”,增幅最高的月份是2017年9月,同比增幅7.6%,醫療似乎已經在默默踐行著新三駕馬車之一的職責。

8月7日,人民日報官方網站,轉載錢江晚報的一篇報道《原料藥被曝壟斷:最高暴漲99倍 導致部分藥品停產》,這可比房價猛多了,而且關係人民身體健康,如果任這種趨勢蔓延,中國藥價全面飆升將不可避免。
現在,在大城市一場感冒幾千塊,到了那時候,估計一場小病都會對個人財富形成一次洗劫,更會對社會消費形成更深刻、更沉重的打擊。
坤鵬論建議,趕緊買份醫療險和重疾險壓壓驚吧!
昨天,坤鵬論聊了騰訊從香餑餑變饃饃的事,有沒有感覺到,你好時,資本對你千依百順甜似蜜,但它有時候也在給企業製造極大干擾,使得企業為了股價維穩,不得不放棄有風險的突破和創新,而變得越來越保守。
8月8日,狂人埃隆·馬斯克發了一封致所有投資者和員工的一封信,他居然“正在考慮以420美元/股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因為,他受不了股價的劇烈波動影響造成很大的精力分散,讓他和員工無法心無旁騖地創造未來,而同樣為了股價“迫使我們注重季度收益”,壓力之下的決定可能對於季度是正確的,但可能並不是長期戰略正確的決定,再加上“作為股票市場歷史上被做空最嚴重的股票,上市意味著有大量的人(空頭)有攻擊公司的動機。”
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一直不上市的華為,OPPO、vivo、老乾媽等一系列中國優質企業,對於馬斯克的諸多抱怨,任正非也曾有過這樣的詮釋:“(公眾)股東總是很貪婪,他們希望儘可能快地榨乾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潤,而擁有這家公司的人則不會那麼貪婪。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前些日子,坤鵬論曾寫過一篇《為什麼華為、OPPO、VIVO不上市?》,老鐵們可以重溫一下。
歷史證明,自己種下的惡果,總有一天會狠狠報應自己身上,資本種下的惡果,誰沒有守住本心,誰就會最終成為苦果的吞嚥者。
資本的惡果已熟!
不久前,極路由創始人王楚雲釋出了一封極其“悲壯”的公開信,之後,他曾經的合夥人張雋告訴了們另一個極路由前傳和另一個版本的王楚雲,當然,有些事情到底真相在哪裡唯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坤鵬論不想在這方面糾纏太多筆墨,搞得跟八卦小文似的。
不過,在那篇文章中,張雋提到了一個觀點,確實發人深省。
他認為,2009年是個最壞的年份,這一年大量熱錢湧入了中國,大量專案可以輕易拿到太多的錢,導致那個時候的創業者不是以創造價值為目標,而是以創造成功為目標。
“這一結果導致很多創業公司熱衷挖掘消費者的飢渴和陰暗面,通過負能量上位。網際網路變得無趣了。”
在張雋看來,所有禍根在最初就已經埋下了。
此後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P2P理財和發行區塊鏈數字貨幣,都是這種負能量造成的結果。
張雋說,隨著大量的負能量問題出現和引爆,以及資金的緊縮,創業公司開始真正重視創造價值的事情了。
“網際網路開始乾淨了,真正的創新時代回來了。”
真的嗎?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坤鵬論微信公眾號:kunpeng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