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預裝一般如何操作?

App 預裝一般如何操作?
App預裝推廣是什麼?
預裝是APP推廣的重要方式。預裝指的是在手機出廠或者我們剛剛買過來開機之後就已經為我們安裝好了相應的APP軟體,這些預裝的APP主要是由APP推廣商花錢讓手機軟硬體開發商在硬體中寫入或者在手機作業系統中植入相應的APP,只要使用者一開機就會容易被啟用,從而快速地為手機安裝上各種APP軟體。
二
App預裝推廣興起的背景?
1、線上渠道越來越集中,投放的成本越來越高。
2、有些入口級產品經過這麼久的推廣運營,線上渠道帶來的量已經到了瓶頸,被洗的差不多了,新增不夠。
3、線下預裝市場越來越正規化,進入門檻越來越低。手機廠商、方案商對外的介面越來越透明,逐漸商業化、市場化。
4、預裝渠道具備排他性,同質化特別嚴重的產品不可能出現在同一臺手機裡。而線上渠道則有可能一個榜單拉出來連續幾個相同服務產品一溜排開。
三
App預裝推廣的優勢:
手機APP預裝推廣能夠讓手機使用者首次使用的時候就自動啟用已經預裝的APP,一旦預裝的量達到一旦的數量,其APP被推廣的使用者將不計其數,特別是像小米等這幾年銷量劇增的手機,如果能在這種手機中預裝APP,可以說是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APP推廣,這種推廣的效果甚至會遠遠大於在網站、微信、應用商店等地方的推廣效果。
1、忠誠度優勢:近幾年是一個換機潮,我們去思考下這些品牌手機的到達人群——大多是年輕人買來送給父母用的,所以這部分渠道獲取到的是大齡群體,這個群體對新事物接受度較低,屬於被動接受後就很少再更換那種。
2、量級優勢:預裝渠道佔整體安卓手機出貨量20%份額,也就是20萬/天。單家刷機商每天給鵝廠的單款應用帶去啟用4W多,某閱讀類產品線下渠道帶來每天小20萬的新增。(要我能把湯圓做到這資料,大概把老闆當馬騎都沒問題了⊙﹏⊙b汗)
3、可做定製化:可以把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增加啟用率。
4、不可解除安裝優勢:app常駐手機,就算死活不用,icon長期曝光的品牌價值也小有吧。
四
App預裝推廣的劣勢:
1、起量週期略慢:一批機器一般3-5個月出完貨,見效較慢
2、啟用使用者成本控制難度高:視應用型別而定,會產生很多沉睡使用者,所以小眾產品需要精細化的投放
3、合作門檻較高:需要預付全款,最低十萬量起裝,就是說一次投入至少在15-20萬左右,對初創產品來說不是小錢。
五
App預裝推廣的特點
1、預裝的APP推廣的軟體更適合於工具類軟體的推廣。
而像電商、行業性的也不太合適,其原因在於工具類這種軟體更適用於大眾化,能夠被大多數使用者所接收,使用者解除安裝掉的概率會比較低。
2、預裝APP推廣可以從硬體和軟體上進行預裝。
從硬體上的APP預裝需要與硬體開發商取得一定的合作關係,在晶片中寫入相應的安裝程式,如早期的諾佳預裝各種瀏覽器等軟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類硬體預裝的APP往往是不能夠解除安裝掉的,因為已經寫入到硬體層面,這種預裝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不友好性,但是 也可以一勞永逸,不用擔心使用者解除安裝。而軟體上的APP預裝,從目前的智慧手機上看主要是在手機作業系統中安裝相應的啟用程式,使用者開機進入手機系統,只要點選桌面上的圖片就可以一鍵啟用預裝APP。這類預裝的特點是一旦使用者反感,則可能出現被立刻解除安裝的風險。
3、手機預裝APP對於年輕使用者有著較為突出的缺點。
這些年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年輕的80後90後有的一年甚至都換手機好幾次,這樣就導致了預裝的APP不一定能夠贏得使用者較高的忠誠度,但是對於年齡較為老一點的使用者來說,這部分使用者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不會特意或者經常換手機,手機預裝APP推廣就能夠很好地培養這種型別使用者的忠誠度。
4、手機預裝APP推廣的成本較高且存在一定的時間性。
手機預裝APP的推廣費用往往都是比較大的,經常都需要一次性付全款,因為有最低裝機量,如10萬臺起步,否則只有幾百臺的裝機量中間過程中的使用者流失,基本上是沒有推廣效果的。同時,手機APP預裝在預裝成功後,手機走向市場的時候還有一定的時間延遲,效果不能立刻反映出來,因為手機銷售還需要一定的週期,不可能手機預裝之後就馬上賣到使用者的手上。
六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做預裝推廣
預裝是個推廣的好手段,但更適用於普羅大眾的工具類應用,像瀏覽器、安全助手這種入口型產品,啟用率高。
電商類、小眾、汽車類等可能不太適合,但也可以嘗試分機型做,比如只做高階機活著指定機型什麼的,看操盤手對自己家產品的瞭解程度了。
五
App預裝推廣的型別
手機生產組成及可預裝空間——
1、晶片商:展訊,MTK,高通等。現狀:中華酷聯收回預裝許可權,其他不強勢的品牌手機興許還有丟丟切入機會。BUT:能搞定晶片商,那就是億級的使用者湧入,貌似傲遊就搞定了MTK,直接將傲遊雲瀏覽器預裝進了1億多臺手機發貨到全球。預裝在晶片裡的APP是卸不掉的。
2、方案商:設計手機原型,版子晶片給到廠商。或者廠商提出需求,方案商設計。國內幾大方案商:龍旗、華勤、豪成、天奕達、優思。其中豪成和天奕達都有第三方量,可以做小品牌手機預裝;有一陣子,部分4G的量基本都是高通的晶片+優思的方案,也很可觀。
隨著廠商的運作越來越規範化,方案商現在也沒有預裝許可權了,但他們保留了發PUSH的許可權。
3、廠商:中華酷聯,OV小魅(oppo、vivo、小米、魅族)等目前中華酷聯已經很強勢了,預裝許可權收回已經市場化形成規範合作模式。據說從前商務找到對的人公關一下喝幾次酒可能就大手一揮裝起了,現在就,呵呵了。
OV小魅相對乾淨,因為都是自有渠道銷售,從廠商層面切入也不是有錢就能上的節奏。比如小米似乎只有雷軍系的產品才有可能被預裝。貌似現在不一樣了。
說個梗,上次COS朋友助理去見阿黎,去的路上他給我出謀劃策說:一會跟阿黎聊完正事兒我先走,你留那兒直接跪阿黎面前,求小米給預裝上你們湯圓創作,不裝就不起來。這事兒你要做成了,再寫一篇“我如何搞定小米給做預裝”,第二天就看整個清河地區烏泱泱跪滿了全國各地飛來的商務,咱佔好位置,回頭賣跪的順序排名還能好賺一筆。
七
手機分銷階段及可預裝空間
1、國代:天音(三星華為聯想的中低端手機為主)、愛施德(三星高階手機),普天太力,中郵普泰(刷不了),酷人。
2、省代:這一層是鼎開、酷樂。帆悅這種國內刷機商開始介入的地方
3、銷售門店:蘇寧國美這些,也都有有心人在做這類渠道的資源整合以上三個銷售階段是手機預裝的主戰場,一層刷完一層再刷,有的刷rom有的刷root,有的可以做到刷進去就無法解除安裝,有的只是假惺惺做個安裝,水其實還是比較深的。
八
運營商渠道預裝
運營商渠道也是不可小覷的一塊線下市場,大量的手機從營業廳被分發出去,觸角網路深入全國各角落,三四五線城市、縣城、村莊……
身在一二線城市,早已習慣網際網路生活方式,曾經我也很納悶,還誰去營業廳買手機。事實證明自己真是too young,too naive。
那怎樣可以切入到運營商層面的預裝呢?順著他們強KPI指向的工作模式,所以產生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那些“免流量”APP或專區。
具體方式我不是非常瞭解,就不亂說了。猜想大約是:買你流量幫你衝KPI,置換預裝資源。
線上分發渠道購買流量的成本一般都被CP分攤了,比如某應用市場推出免流量下載專區,這個專區對使用者的吸引力自然比較大,把專區的位置拆分出來賣廣告位來填補購買流量的這部分成本。銀子也沒花,裝機量也提升了,業務關係也深入了。
九
刷機商的操作方式
只有中興(ZTE)華為(HUAWEI)百度(baidu)騰訊(tencent)這樣的大公司才有可能養起一個專門切預裝切運營商的團隊。但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勢頭迅猛,許多創業團隊長勢喜人,大把的錢融進來急著花出去搶佔市場份額,挖人沒那麼容易,也沒時間自己培養,所以像鼎開、大唐這樣的刷機商在短短一兩年間迅速壯大。
外表看起來很光線,但實際情況是競爭也很激烈,刷機商互相刷對方的機器,或者合作伙伴有上下游的關係,出現重複刷,很多都是虧本在鋪渠道,成本倒是一再上漲,這是預裝渠道的單價從開始的0.6 漲到現在1.5-2元的原因。
刷機商的切入點一般在省地市承包商;自由市場(如水貨或運營商渠道流出的機器);炒貨商(類似於手機期貨,利用市場價差賺錢)以及地市運營商。他們採用包機模式批發,一般8-10元起/臺手機。
上游對接APP,下游搞定終端,做的是中間生意。他們的觸手也很廣,前些年走私水貨據說接洽陣仗和電影裡毒品交易接頭場景沒二樣,像魅族小米這樣自己控制渠道的品牌,也會在自由流通市場有空可鑽。
目前國內有鼎開、酷樂、帆悅、神龍、掌星立意五大刷機商。
十
成本與效果
平均每天安卓手機出貨量在100W,刷機市場能佔到2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20萬臺;
工具類應用的啟用率比較高,安全類的100%,只要有開機自啟動的功能都可以80%以上的啟用轉化;
裝機0.4-0.8元/個:裝上了就算錢,不包到達;到達1-2元/個:裝上了,開啟算達到;
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每月單在一個第三方預裝花的錢就得400W+
(科普:之所以用到達模式,是因為裝機模式cp不喜歡,啟用模式渠道不喜歡,到達模式皆大歡喜。這麼玩文字遊戲有意思麼~)
十一
推廣建議
作為APP推廣方,需要做的是要判定自己的產品是否合適切入APP預裝市場,決定做不做預裝推廣、需要花多少錢來做以及如何去做最APP預裝會更加合適,此外,還需 要在APP預裝推廣的過程中及時分析評估推廣效果以便於進一步調整推廣策略。
姑婆那些事兒2013年開始研究ASO,最近在重新整理相關知識(本月整理為文件,電子書),也可以為大家免費答疑,歡迎大家加下方小靈微信,一起交流討論。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裡!投稿
0
次分享
-
掃描左側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