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裝系統:不同方法優缺點分析
此前我們推出了 兩期視訊 手把手給大家介紹了兩種裝系統方案的具體流程,而網友們也評論還有另外的方法。這次我們就來分析一波不同安裝系統方法的的優缺點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氣味大師提供的兩種方法是先進入PE系統再把目標系統裝進硬碟中。而網友提出的方案則是在FAT32格式的U盤裡放進系統安裝檔案,直接開機啟動U盤進入安裝程式即可。
操作上來說,確實是網友提出的方案更簡單,只需要把ISO純淨系統映象解壓後的所有檔案放進U盤根目錄即可。
U盤直裝法
不過FAT32格式的U盤是 無法寫入大於4G的檔案 ,當然現實生活也沒多少大檔案要寫入。另一點比較麻煩的是系統安裝檔案直接放在根目錄中,看起來相當雜亂,再放入其他檔案時進行移動刪除操作 很容易誤處理系統安裝檔案 。這種方式一個U盤只能放一套系統安裝檔案,而“PE法”則能存放 多個系統安裝檔案 ,知道U盤容量佔滿。
使用這種方法,系統安裝程式會自動把硬碟改為GPT格式。也就是它的本質跟我提到的 “UEFI+GPT” 方法是一樣的,因此這種方法也具有相同的不足之處。
何種方法最好
對於小白來說,網友提到的U盤直裝法是最簡單的。我們只要把系統映象解壓後的所有檔案放在U盤根目錄即可,最好選擇一個8G的U盤作為媒介。
而更專業和更全面的方法則是採用“BIOS+MBR”裝法,然後改用UEFI引導。MBR格式的硬碟在裝系統時不需要3個額外的預分割槽,在後續遷移、複製系統,調整分割槽大小等操作上更為簡便。同時我們採用相容的UEFI引導可以進一步提高開機速度。
在這裡我更建議大家講一個16G以上的U盤做成PE系統來裝系統。首先PE系統能在原有系統損壞的情況下處理(複製、移動、刪除)硬碟內的檔案,另外PE中有很多實用的小工具可以用來調整分割槽大小、修復引導、檢視硬體資訊和健康程度。而且你的U盤仍可以正常使用,也可放進win7、win10系統安裝檔案以供不時之需。
為什麼在“MSDN”貼吧上下載ISO?
其實就是因為相比去官網下載更加簡單方便。這個帖子裡面集成了各種版本的系統下載連結,從xp到win10都有。而且只需要開啟百度,輸入“MSDN”,點選“貼吧”,就能在置頂帖找到它。當然網友們也可以自行去官網下載純淨映象ISO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