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內部監管態度不一,4.5禁令持續升級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具有絢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印度已佔據軟體業出口的霸主地位,同時也將成為金融和技術服務的重要出口國。

印度作為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逐漸成為新的投資熱土,而印度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又是什麼態度呢?
數字貨幣市場狂熱
儘管印度政府一再警告投資者數字貨幣投資的危險性,但這並未打消印度公民對數字貨幣的投資熱情,絕大多數印度人對數字貨幣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印度媒體將本國投資數字貨幣的現象描述為“浪潮”。
數字貨幣購買諮詢機構Pundi X聯合NEM.io Foundation和Stellar.org通過“現場取樣”技術進行的一項調查表示,全球每10個比特幣交易就有1個發生在印度,7%的印度人承認自己擁有比特幣,69%的印度人認為大多數人將在未來十年內使用數字貨幣。

據零壹財經·Binary觀察總結,印度形成數字貨幣“浪潮”的原因有二。
首先,由於種姓等級制度和貧富分化,印度有將近一半的民眾沒有或未辦理身份證明;並有三分之二的民眾沒有開立銀行賬戶,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無銀行賬戶者的國家之一,大部分財務往來通過現金完成。
其次,2016年11 月 8 日,印度總理莫迪頒佈“廢鈔令”,宣佈停止流通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印度是一個“現金至上”的國度,超過九成的印度人都選擇使用現金,且該國大多數交易以盧比紙幣和硬幣進行。而“廢鈔令”一下子讓佔印度貨幣流通總額86%的現金變成“廢紙”。
在印度現金短缺的現狀下,數字貨幣“順勢而上”。印度最大線上交易平臺之一Snapdeal的副總裁維卡斯·班戈表示“‘廢鈔令’的頒發使越來越多的印度客戶願意接受網上支付”,這就為數字貨幣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搖擺不定到遏制加密貨幣
在印度,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數字貨幣產生興趣,民眾紛紛表示希望印度監管機構能夠明確數字貨幣的相關政策。因此,印度政府也作出表態,去年6月,印度政府委員會決定監管比特幣市場,並組建了一個特別工作組為數字貨幣制定監管框架,目的是在短期內全面合法化比特幣。
責任不明去年7 月份在財政部舉行的數字貨幣監管框架討論會上,印度央行(RBI)和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對如何定義比特幣產生分歧,一直到今天,政府也沒有明確到底該由誰來負責監管數字貨幣。對此政府曾多次收到公益訴訟,指責RBI等國家相關部門,在數字貨幣的使用和流通過程中的不作為。
監管逐漸收緊1月,印度政府發出更多警告,澄清數字加密貨幣不是法定貨幣。印度財政部經濟事務部部長Subhash Chandra Garg說,“希望今年內,數字加密貨幣委員會能夠最終確定其建議,在2019財年結束前出臺相關的數字加密貨幣的法規草案。”同時,由於監管的收緊和政策的模糊性,印度的數字加密貨幣交易失去了活力。
銀行禁令:交易所已經基本上被切斷了銀行渠道4月5日,RBI釋出了《關於發展和監管政策的宣告》(Statement on Developmental and Regulatory Policies),勒令相關銀行機構停止與提供數字貨幣服務的公司合作,宣告由RBI監管的實體不得為經營數字貨幣事業的個人或商業實體提供服務。貸款機構已被勒令關閉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公司的賬戶。央行規定了三個月的最後期限,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會在7月5日之前關閉其銀行賬戶。客戶將不能夠從加密貨幣交易中提取他們的存款盧比。
針對這一宣告,很多加密技術公司將進行結盟“並向最高法院申請駁回RBI的禁令”。
無法達成共識4月24日,當印度想通過新法案對加密貨幣實施監管的時候,印度財政部、RBI、所得稅部門以及特別調查組就“到底應不應該禁止使用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技術”這一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禁令再度升級而9月13日,RBI在印度最高法庭上明確說明了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立場。印度央行表示,它繼續保持對加密貨幣合法性的一貫立場,認為印度憲法沒有定義任何關於虛擬貨幣的法律體系,當前存在的法律框架不會承認比特幣是貨幣或金錢,因此比特幣是一種不合法的支付系統。


8月29日,RBI釋出了年度報告,指出正在研究如何將盧比支援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納入其貨幣政策,為了探索這一想法的可行性,RBI已經組建了一個跨部門小組。但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據零壹財經·Binary觀察,印度央行考慮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出於以下兩點考量:
1. 降低管理成本。 2016年,印度廢除大額紙幣後推出新的紙幣設計,很大程度上導致後期印刷紙幣的成本驟增。據經濟時報報道,2017年,印度印刷紙幣花費了636億盧比(8800萬美元);今年的成本更是增致近9000萬美元。同時,列印實物現金年度賬單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總之,管理實物現金的成本極高。所以,RBI希望通過引入一種法定數字貨幣來降低紙幣印刷成本,並聲稱“在支付和結算解決方案中使用分散式賬本技術(DLT)有望在未來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2. 排除非法定數字貨幣風險隱患。 從數字貨幣本身屬性來說,目前的數字貨幣並不能承擔貨幣的所有職能,它不受任何實體的負債,也沒有受到任何權威機構的支援。它的價值受使用者的信心驅動;而由於供應有限,價格也極度不穩定,因此並不是可靠的交換或價值儲存媒介。
RBI在8月底釋出的年度報告指出,“即使(非法定)加密貨幣不構成系統性風險,但迅速風靡導致的價格泡沫也引起了對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以及市場誠信的嚴重關注”。由於加密資產存在被非法活動利用的風險,也急需政策作出相關回應。
那麼印度允許ICO嗎?印度方的很多技術專家認為ICO和加密貨幣含義相同,因此對ICO也是比較抵制的。許多印度初創公司雖然也通過ICO來籌集資金,但由於印度的嚴密管控,所以很多本地公司不得不紛紛選擇在國外市場獲得資金。比如新加坡、白俄羅斯以及愛沙尼亞等有明確法律支援的國家。
只有監管到位,市場才能長遠,資金才願入場。在印度這樣的數字貨幣“浪潮”裡,急需明晰的監管制度做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