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學習”才是通往牛逼的大路
老王創業日記 第255篇
從上週日的晚餐開始,我已經結束了 辟穀 ,不過復谷也有一個過程,所以那些催我寫辟穀心得的朋友還得再等等,大概要下週才能寫出來,本週嚴格說來還是在整個辟穀測試的過程之內。


前一個週日的上午我把二娟和丁丁叫到家裡遛狗,我們約了 【友好食材】 的張丕過來一起盤了一下他的資料情況,看上去發展勢頭很好,持續盈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多做一些事情,於是考慮近期找 【淨衣派】 的兄弟們看看要不要一起投他一個種子輪,把團隊建起來跑一波資料(寫完這篇稿的時候已經有人表示有興趣了)。
週日下午見了 【雪樂山】 的老闆 王展 。展叔是連續創業者,之前曾經成功把上一家公司賣了幾個億,然後轉型做天使投資,幾年下來投了80多個專案,就被天使投資這個事情給搞傷心了——前面辛辛苦苦在創業早期扶持的好多公司,後面 被大機構摘了果子 ,天使投資這一段根本賺不到什麼錢,還不如後面財主們隨便砸一圈就給收割走了,所以他對我能堅持這麼多年都做最早期的創業服務表示了很大興趣。
我給王展介紹了 【投緣幫】 的運作模式,他終於理解為什麼我可以堅持下來,雖然還是太苦了,看上去也 “很虧,不值得” 。
週一本來約了去 望京SOHO 看 朱蕭木 和他做的 電子煙Flow ,我一直以為阿德的 PMCAFF 還在望京SOHO,就想約他一起去,結果阿德說搬出來了(難道是覺得望京SOHO風水有問題?),於是我提前去了望京SOHO不遠處的天啟大廈,跟阿德吹水。
阿德說朱蕭木放了好多套產品在他這裡,順便就讓人給我拿了一套。我陪阿德吹水的時間稍長了一點,最終結果就是 放了朱蕭木的鴿子 ,所以我跟阿德說,我得幫Flow打個廣告,很硬的那種。

老實說,這是 我抽過的第一支電子煙 ,感覺還不錯,大概因為我不是菸民,所以只是把電子煙當玩具,據說抽菸的人大部分都不太接受現在的電子煙,越是老煙槍就越是對電子煙瞧不上眼。

Flow 是一支估值 2億美刀 的電子煙
這幾天下來, 第一隻煙彈還沒吸完 (朱蕭木告訴我一隻煙彈可以吸400~600口),我已經對Flow 愛不釋手 了,等我繼續體驗一段時間,我會再寫一寫對電子煙的看法。
週二早晨, 【伽利略資本】 的鄭譞兄弟帶了他的老大哥 劉傑 過來跟我聊天,這位老大哥三十多年前就在滾石,是娛樂產業的前輩高人—— 唐朝樂隊 ,是他組建的, 張楚 ,是他挖掘出來的。。。。。。
按理說,在傑叔這個江湖輩分,隨便做點兒啥都行,或者乾脆什麼都不做,也可以退休了吧。但他還是想做音樂,而且想換一種方式,要帶著年輕人一起做音樂——他想做一個 面向新人的原創音樂教育平臺 。怕落伍,怕自己不瞭解年輕人,好嘛,這位五十多歲的大叔天天刷抖音,感覺像個老頑童。
無獨有偶,這天下午我見了另一位前輩,很巧,也是一位傑叔——蒲傑,原 波導手機 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沒錯,就是那個 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 。
認識蒲傑正好十年,我是在 2009年 在給啟明創投做顧問期間,去調研過他們創立的 易迅無線 ,那時候太早了,移動網際網路剛萌芽,波導的幾位創始人已經看到了做手機裝置的天花板,所以想跟著運營商的策略往無線服務領域轉型。不過也正是因為業務對運營商的依賴過重,導致在市場發生變化的關鍵時刻沒跟上節奏,基本上就算是錯失了移動網際網路那一波的行業紅利,雖然一直有賺錢的業務,但對於這個高段位的團隊而言,確實不算成功。
不過 每個成功的創業團隊必有其強大的基因 ,傑叔多年來帶著團隊一直不斷摸索,終於在前幾年看到了一個行業中存在的機會—— 團餐資訊化系統 。現在蒲傑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這個新業務上,自己投入很高成本,以一個70多人的產品技術團隊在做系統的研發,並且已經在對接客戶準備開始部署。
我在見到他之前,確實不知道存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或者說,我們可能知道有這個市場,但並不知道有人在做他這樣的解決方案——在一個雲平臺上,管理成千上萬棟寫字樓裡的幾千萬白領使用者每天吃工作餐的問題。
我建議他考慮引入外部的資本,畢竟這個事情早期的驗證階段已經基本算是結束了,應該跑得更快些。傑叔說,其實他們繼續投入也沒問題,差的不是錢,但也正是因為對過去的反思,讓他覺得 需要再開放一些 ,希望引入更多外部的思維來一起考慮這個事情。
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對接,所以來跟我聊。他反思當年做波導如日中天,後來為什麼會錯過整整一波行業大機會,沒有能開放的對接外部資源,包括與風險投資欠缺良性的互動,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
我覺得到了他們這個年紀,還能這樣思考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前進動力,這個動力,是學習的能力。
很多人說,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學習力本身而言,也還有 兩種完全不同的用力方向 —— 向上 學習和 向下 學習,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什麼是向上學習,但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還有 向下學習 這件事。
什麼是向下學習呢?
向不如你的人學習,向更年輕的人學習,向更低層級的領域學習,向之前被我們忽略的盲區學習,向你看不起的事物學習,向失敗者學習。。。。。。這都可以叫 向下學習 。
向下學習比向上學習難度要大很多!
“不恥下問”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吧,能做到的人有多少?自打這句話出現的兩千多年來,凡是能做到的人,都牛逼了。
向上學習很容易,為什麼?
因為學習的 目標在上 , 很容易被看到 ,而且越是在上位者,方法論其實越簡單,越是巨集觀的東西,結論越直接,並且為了讓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往往要減少細節和過程,只留下結論。
我們在 學生時代 的所有學習過程幾乎都是“向上學習”,先賢總結了幾千年的東西,到我們這兒就是幾本書,一年半年就學完了,並且既然是上位者傳授的,大家記住就好,是不是?似乎容不得你質疑,而且確實也很難被一個新學生挑戰——那麼容易被挑戰的東西,就不在課本上了,對吧。
所有向上學習的場景,都類似,首先就是要有一個上位者確定權威的地位,這有時候是主動的,有時候是被動的,比如 【得到】 上面的講師,就是 平臺主動把他們包裝成有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上位者 ,這些人也非常主動的要幹這個事情。
而在有些情況下,作為被學習物件的上位者地位是其無意識情況下被樹立起來的。比如王興,十年前還是個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但現在王興公開講的每句話都會被創業者當成經典去仔細品讀——王興其實是被動的成為了創業導師,儘管他其實根本就沒功夫考慮這些。
上位者權威一旦確立,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想學習想上進的人,他們會蜂擁而至,頂禮膜拜,奉上學費。
向下學習 ,就很 不一樣 了。
首先,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還可以“向下學習”,因為“下面”的東西,我們總是 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慣、看不懂 。
如果你看不到,那你要學什麼?一線城市的白領們根本就看不到二三四五六七線十八線小鎮青年,你讓他學什麼去?
如果你看不起,那你會去學嗎?精英階層看不起草根,所以那些會玩流量的個人站長就成了中國網際網路上第一代賺到錢的創業者,逆襲了。
如果你看不慣,你多半也不願意去學吧?所以電子煙的未來,那些固執地以為只有香菸才叫煙的人就永遠也看不到,即使前者最終註定要徹底顛覆他們這個產業。
如果你看不懂,那恐怕更學不了。當年第一次有人跟我講A站和B站的時候,我就恐懼了,因為我不懂啊!
向下學習,太TM難了。
向上學習很容易,100%的人都會;但是真正會向下學習的人,連1%都不到。
兩位功成名就早都可以退休的五十多歲的傑叔,為什麼要來找我這麼一個才四十出頭的江湖小輩來聊天,因為他們是真牛逼的那種人,他們知道這世界上有“向下學習”這回事。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跟那些初創者聊天,我說,我是想學習啊,我TMD真是怕落伍啊!
想要牛逼,就得 往下 看——畢竟, 牛逼,不長在頭上 ,對吧?
本月給創業者準備的學習大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