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網際網路企業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技術優勢服務社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 4月23日,位元組跳動創始人、CEO張一鳴受邀參加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並發表了題為“技術出海,建設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的主題演講。會後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張一鳴表示,作為依靠資訊化成長起來的網際網路企業,位元組跳動已經並將持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將技術和平臺優勢服務社會、造福大眾。
技術創新是服務社會的基礎
建設數字中國,核心技術是繞不開的問題。核心技術是公司最重要競爭力,沒有核心技術就會受制於人,就很難做大、做強。
張一鳴也認為,技術是數字經濟或是網際網路產業的重中之重。因為網際網路產業本身就是IT技術革命浪潮的成果,所以技術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應該加重對技術的投入,在基礎技術、核心技術方面進行突破。”
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在位元組跳動的海外業務拓展中得到體現。“人工智慧技術能力,是我們走‘技術出海’道路的信心所在。”張一鳴透露,位元組跳動的優勢在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和人機互動等技術研發成果,每天實際運用於各款產品中,同時產品每天產生的海量資料,又在同時滋養著這些技術、推動這技術的進步。

位元組跳動全球業務佈局
位元組跳動的技術在與Facebook、Google、Youtube的競爭中顯現出了價值,在與這些公司的直接競爭中,位元組跳動海外產品多次登頂日本、法國、德國、泰國、印度市場App Store或Google Play總榜。
據張一鳴介紹,位元組跳動的海外使用者已經達到2億人,從日本、韓國到東南亞、歐美等地,都有大量使用者。在日本,每10個日本人中就有1個是位元組跳動產品的使用者;在北美洲、歐洲、東南亞、南美洲推出的一些基於位元組跳動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均受到了當地使用者的歡迎。
“如果沒有強大的人工推薦智慧,在與國外特別是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中,是很難取得優勢的。”張一鳴說。
張一鳴表示,位元組跳動會堅持自主研發,在人工智慧等技術上持續耐心地投入。“我們有信心掌握國際先進技術,並服務大眾,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網際網路企業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此次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的目的是“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社會各界建設數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資訊化更好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張一鳴認為,“這給我們網際網路行業指明瞭方向,也堅定了我們致力於用技術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的目標。”
張一鳴認為,網際網路企業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槓桿紅利之時,應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今年在位元組跳動的年會上,張一鳴將企業責任歸納為正直向善、科技創新、創造價值、擔當責任和合作共贏五點。在他看來,位元組跳動承擔著資訊創作和交流的平臺責任,正在強化履行三方面的責任:

2018年位元組跳動的年會上,張一鳴公佈了正直向善的企業責任
一是平臺治理的責任。作為一家平臺型企業,要讓平臺參與者健康有序地基於平臺開展活動。為此位元組跳動已經且會持續不斷投入資源。現在已經建立了打擊低俗的“靈犬系統”;與密西根大學合作建立反謠言聯盟、積極保護版權、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和隱私。
二是作為平臺型企業,要以高於法律法規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引領行業行業制定規則,並讓各方共同監督平臺上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像位元組跳動這樣的創新型公司,業務模式創新很快,很多地方可能現有的政策法規並沒有覆蓋到。例如,抖音出臺了時間管理和反沉迷系統,使用者每使用抖音較長一段時間,系統將會有浮層提醒使用者注意休息。如果使用者單日累計時間達到設定時長,系統還將自動鎖定,使用者需要輸入密碼才能繼續操作。這是短視訊平臺出的第一個反沉迷系統。
三是內容建設和資訊服務的責任。作為一家產品具傳播屬性的科技公司,位元組跳動一直非常重視優質內容和正能量傳播。在這方面,位元組跳動建立了CQC等團隊和機制,做好內容管理和資訊服務工作。
同時,位元組跳動還將技術和平臺優勢應用到公益領域,藉助人工智慧和精準地域彈窗技術,對尋人或尋親資訊進行精準的定向地域推送。上線一年以來,已經幫助5000多個家庭團圓,很好地把產品價值延伸到了社會價值;此外,位元組跳動還聯合甘肅省網信辦發起“山貨上頭條”活動,幫助國家貧困縣銷售土特產,這也是利用平臺的推薦技術和傳播能力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典型案例。
抓住資訊化機遇造福大眾
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指出,“資訊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資訊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對此張一鳴表示,“我認為我們很幸運,位元組跳動的業務始於資訊化,並且將始終圍繞資訊化展開。”位元組跳動此前的願景是“連線人和資訊,促進創作和交流”,今年迭代為“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
資訊化的發展,讓中國作為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的地位越發凸顯,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包括位元組跳動在內的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向價值鏈兩端發展。張一鳴認為,在資訊化的浪潮中,中國公司的創業路徑有了本質的轉變,“我們不需要Copy to China,變成了自主創新,Created in China,今天我們已經和美國的優秀企業一樣Born to be global。這都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能量和優勢。”
張一鳴表示,位元組跳動要順應大勢,做促進全球互聯互通的資訊基礎設施。當代中國企業,在抓住國內本身巨大機會的同時,善用全球配置優勢,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相反,如果不能做到全球化配置,就無法取得全球化的市場、組織和人力資源規模效應。尤其在網際網路行業,邊際成本降低很快,同樣的投入,全球化市場是國內市場規模的5倍。“能否全球化發展,決定網際網路企業能否長期持續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