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經營情況分析
【編者按】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機構數量達到641家,其中公立眼科醫院51家,非公立眼科醫院590家。民營眼科醫院還有沒有藍海?目前眼科醫院的發展現狀是怎樣?本文將進行探討。
本文發於 智研諮詢 ,作者為智研諮詢;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專項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眼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眼健康正是"健康中國"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我國青少年眼健康現狀、控制近視發病率的浩大工程中,政府、學校和眼鏡行業都發揮了各自重要的作用,而承擔著大量一線工作的醫院所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
2018年6月,國家衛健委釋出了《關於印發醫療消毒供應中心等三類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把獨立設定的醫療機構從7類增加到10類。至此,眼科醫院正式成為獨立設定的醫療機構。單從衛健委對第三方醫療機構的命名來看,目前以醫院命名的只有眼科,其它都是以中心命名,足見眼科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和本質屬性。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機構數量達到641家,眼科醫院總資產達到277億元,診療人次達到0.26億人次,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主要經營資料分析見下圖: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經營資料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總資產276.9億元,其中:流動資產142.9億元、非流動資產134.0億元。近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2011-2017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收入210.5億元、支出186.9億元。近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收支規模分析:
2011-2017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收支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診療人次為2635.3萬人次、入院人數為175.5萬人次。近年我國眼科醫院入院、診療人次情況分析:
2011-2017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入院、診療人次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以上關於我國近年眼科醫院的經營資料,反映出眼科醫療服務的迫切需求和不斷增加的市場總量。有市場就會有競爭者,就會有後來者,“藍海”逐漸會變成“紅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程序加快以及人民群眾對眼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我國眼病防治工作依然任務艱鉅。我國仍然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年齡相關性眼病患病率提高,青少年屈光不正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村貧困人口白內障致盲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眼科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佈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基層眼保健工作仍需加強,群眾愛眼護眼的健康生活理念還需繼續強化。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機構數量達到641家,其中城市地區眼科醫院451家,農村地區眼科醫院190家。由近年我國城市/農村地區眼科醫院數量對比分析發現,農村地區眼科醫院數量增長較為緩慢,眼科醫院數量的增長大部分源自城市地區眼科醫院的增長,城鄉差距在不斷拉大。2011-2017年我國城市/農村地區眼科醫院數量分析如下:
2011-2017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城鄉分佈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不斷深化,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支出總額將不斷增長,再加上國家醫療保險、衛生保健服務的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眼科醫療服務需求將呈現增長趨勢。
2017年我國眼科醫院機構數量達到641家,其中公立眼科醫院51家,非公立眼科醫院590家。由近年我國公立/非公立眼科醫院數量對比分析發現,公立眼科醫院數量保持在50-60家之間波動,眼科醫院數量的增長几乎都源自非公立眼科醫院的增長了。2011-2017年我國公立/非公立眼科醫院數量分析如下:
2011-2017年中國眼科醫院行業公立、非公立分佈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8、智研諮詢整理
非公立眼科醫院的連年增長預示著民營眼科醫院將步入快速成長的藍海市場,民營眼科醫院不同於公立醫療機構,有了生存才談得上發展,如何在龐大的“市場蛋糕”中分到一杯“羹”,如何兼顧投資者回報和社會公益效益,是眼科醫院經營管理者需要持續重點關注的戰略問題。雖然所有醫院的基礎功能模組是相同的,但是醫院有綜合專科、公立民營、等級大小之分,資源享賦的不同導致每家醫院的經營管理之道是不同的。同樣,民營眼科醫院的經營管理也有自己的“五臟六腑”和眼科特色,需要詳細分析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民營眼科醫院作為民營醫院和專科醫院的綜合體,其經營管理的核心策略是聚集式的差異化管理。聚集眼科醫院經營管理的特點,深入分析目標人群的需求,主動尋求與公立醫院和慈善機構的合作,從頂層架構設計、醫療質量、服務流程、分配文化等把眼科救治質量和服務極致化,塑造自己的專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