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影視劇情難演:影視業落寞、賣子求存、業績承壓
“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葛優在《讓子彈飛》中的臺詞,用到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002071.SZ,以下簡稱“長城影視”)的身上,再恰當不過。
近日,該公司回覆深交所此前關於出售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創意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諸暨影視城”)的問詢函,表示折價出售資產是為獲取資金,從而更好的服務影視主業。
但是藍鯨產經記者發現,長城影視的影視業務與廣告業務和實景娛樂業務相比,存在感過於薄弱。業內人士也指出,長城影視自上市以後雖進行諸多併購,但是為影視主業加碼的較少,即便增加影視基地,也難逃影視產品不受青睞的弊端。2018年行業整頓開始,整個影視行業都面臨寒冬,需要賣子求存的長城影視如何生存?
甩賣“拖油瓶”
此前,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長城影視說明出售諸暨影視城資產的原因及是否會對2019年經營業績產生影響。1月16日晚間,該公司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回覆。
長城影視指出,出售諸暨影視城是因為2018年以來國內市場環境、經濟環境、融資環境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面臨資本市場的變化、融資渠道受限等問題,本次出售諸暨創意園100%股權所得的款項將用於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交易完成後有助於公司優化資產結構,實現資產變現的重要佈局;有助於增加公司日常經營活動所需的流動資金,進一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降低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從而更好的支援影視主業的發展,並服務於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佈局。
對於業績影響,長城影視則表示,交易後對2019年將產生的淨利潤收益為2.23億元。由於交易達成後需要對地面固定資產進行搬遷,目前尚不清楚搬遷過程中的損耗及殘值;因此,在最終交易產生淨利潤的計算過程中,還需扣除固定資產清理損失金額預計在0元至1.24億元之間(具體資料以最終審計為準)。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由於影視行業發展迅速,對影視拍攝基地需求越來越大,基於此,長城影視在2015年以3.35億元的價格購買諸暨影視城100%股權。
在收購當年,長城影視還對該資產“大肆誇讚”,認為諸暨創意園地處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具備良好的區位條件,為該公司影視劇提供製作拍攝場地,同時長城影視的影視作品也可為影視基地的娛樂開發提供素材,發展諸暨創意園旅遊業務,從而實現業務的協同發展、打造線上線下互相融合互相支撐的業務模式、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但是,現如今曾被看好的資產卻成為“拖油瓶”,淪為“棄子”。資料顯示,長城影視於2018年9月25日與紹興優創健康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優創健康”)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公司全資子公司諸暨影視城100%股權以3億元價格出售給後者。資料顯示,該資產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為-925.21萬元和-683萬元。
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出售該影視基地很明顯是長城影視為剝離虧損源止損,同時出售該資產還能換取資金。但是,對於目前本身影視業務就較弱的長城影視來說,失去該影視基地,將有可能使影視業務更加低迷。”
墮落的主業
對於該資產的出售,長城影視認為“可以更好的支援影視主業的發展”。但是藍鯨產經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截止2018年上半年,長城影視影視業的營業收入為2295.26萬元,僅佔該公司營收總額的3.99%,廣告業和實景娛樂則佔據營業收入的主要部分,佔比分別為47.29%、48.72%。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現象並非只發生在2018年。藍鯨產經記者查閱長城影視2017年年報瞭解到,該年營收佔比分別為:廣告業57.85%、實景娛樂25.82%、影視僅佔16.33%。但是,長城影視在2014年借殼江蘇巨集寶剛剛上市時,影視行業的營收佔比為78.5%,廣告業為21.5%。
有影視行業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影視業務收入少很有可能就是影視產品做的一般,如果他們定位是一家影視公司的話,那影視產品是一切收入的源頭,核心業務做不好其它的都不行,其它的業務也都應該圍繞著公司的影視產品來做。”
藍鯨產經記者查閱長城影視的影視產品發現,其影視產品主要以紅色旋律為主,該公司還圍繞紅色題材專門投資設立金寨長城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有從事編劇行業的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指出,目前推出紅色題材的影視公司越來越多,因為可以獲得補助。但是,事實上,紅色題材的受眾較少,投資方投入較少,相對應收入就會較少。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影視從業人士指出,影視公司的影視業務營收特別低,但是實景娛樂營收高,目前從在國內來說比較少見,大量的影視公司基本上還是以影視產品盈利為主,其它業務為輔。但在國外卻是正常現象,比如迪士尼,影視作品只是一個打造IP的源頭,光靠影視文字的盈利佔很少部分。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是基於影視IP打造的各種衍生收入,所以說,廣告收入和實景娛樂也是中國影視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該人士還指出,看起來長城影視的收入構成與國際化大公司的收入構成類似,但是其並沒有強IP的強持,也沒有可持續的長遠發展模式,只是“畸型”的形成了該營收架構。
藍鯨產經記者發現,與長城影視處於同行業的華誼兄弟(300027.SZ)以自身品牌設立實景娛樂,包括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長沙)、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南京)和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鄭州)。
華誼兄弟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營業收入為1.42億元,遠遠不及影視娛樂板塊業務收入的19.62億元。
還有業內人士直言:“如果一家影視公司沒有自己好的影視作品,基本不會出現強IP。或者有IP,但是這個IP較弱,對於實景娛樂幫助較小。迪士尼入駐上海後,對附近具備自身IP的主題公園都有很大的衝擊,比如常州恐龍園雖然有自己的恐龍元素,相對比迪士尼的IP就會弱很多。”
瘋狂擴張“後遺症”
事實上,諸暨影視城只是長城影視近年“瘋狂併購”資產中的一個。據瞭解,長城影視全資子公司東陽長城2014年收購上海勝盟100%股權、浙江光線80%股權,該次產業併購使公司切入電影院線廣告和電視臺廣告代理業務。
隨後,2015年,長城影視通過支付現金的形式收購了東方龍輝60%股權、上海微距60%股權、上海玖明51%股權、浙江中影51%股權、諸暨創意園100%股權;2016年,該公司又完成了部分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收購,包括收購東方龍輝30%股權、上海微距30%股權、上海玖明25%股權。
2017年,長城影視為增強實景娛樂業務收購了南京鳳凰假期旅遊有限公司等9家旅行社51%股權,同年9月收購了4A級景區安徽馬仁奇峰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64.5%股份,12月收購了淄博新齊長城影視城有限公司83.34%股權;2018年上半年,為增強影視作品與實景娛樂的聯絡,投資設立金寨長城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此外還收購浙江光線影視策劃有限公司20%股權。
也就是說,長城影視自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一年半的時間裡併購和投資設立了19家公司。但是,諸暨創意園為緩解長城影視自身壓力將被出售。
有從事影視行業的相關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影視企業進行大量併購很有可能是為了衝業績,這是最簡單同時又可以很快速使業績增長的辦法。但是,長城影視的瘋狂併購並沒有穩定住自身業績。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長城影視的營業收入為12.45億元,同比下滑8.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70億元,同比下滑33.76%。
此外,即便長城影視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業績有所增長,也是因為收購9家旅行社以及旅遊景點等帶來收益。
不僅如此,長城影視還對2018年業績進行預測指出,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變動幅度為-30%至10%,變動區間在1.19億元至1.87億元的範圍內。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長城影視的收購都是通過現金收購,所以隨著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該公司的資金壓力也不斷飆升。藍鯨產經記者查詢資料發現,2014年到2017年,該公司的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分別增長了1.3倍和4.45倍,債負增速遠超資產增速。2018年第三季度末,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72.96%,位於行業前列。
藍鯨產經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長城影視董祕辦公室,併發送採訪提綱,但是截止發稿並未收到相應回覆。
上述業內人士還向藍鯨產經記者指出,2018年長城影視預計自身業績會下滑是因為整體形勢都不好,所有的影視公司業績都不會很好,因為2018年“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等事情,監管更加嚴格,同時也使資本逐漸冷卻。在此背景下,大肆併購擴張下“後遺症”開始突顯的長城影響如何走好後面的道路,困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