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殺:「曾經的王者」—任天堂 Gameboy Color
去年在尾巴和各大社交平臺有一個很火的遊戲機,不到百元的價格可以模擬很多款FC的遊戲。我們今天的主角當然不是它,而是這個“復刻品”的原始機型——任天堂 Gameboy Color。
它是由任天堂在1998年發售的一款改良型掌機,相對於初代Gameboy呢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彩色的,而且改進了當初畫面運動產生的殘影。
說起GBC的誕生其實在當時看來並沒有什麼懸念,因為初代GB是在1989年發售的,而在此期間有許多廠商都嘗試開發過彩色加背光的掌機,任天堂也在1992年提出GBC的開發方案並製作出了試驗機,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侷限,兼顧彩色和背光帶來的結果是續航只有一個小時,而且成本居高不下不得不放棄了原本的計劃。直到1997年,他們發現一種叫做反射式彩色液晶屏的螢幕成本變得很低,雖然沒有背光但顯示效果非常好而且異常省電,兩節5號電池可以保證20小時的遊戲時間,於是這才實現了GBC的量產。
在這一點上我非常佩服任天堂,因為他沒有過於激進,要知道當時的電池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記得小時候跟同學藉機器玩都是自己買電池,而且那個時候誰有了這臺機器那他這個學期的作業和零食就不再是他們擔心的事情。
來看一下外觀,我這臺呢是一臺普通的透明色。
而當時的任天堂總裁山內溥提出,透明紫色應該是GBC的主打色,另外還有許多其他顏色以及各種各樣的限定版,這對於收藏黨的錢包來說無異於一場噩夢。
回到機身,正面是一個2.45寸、解析度160*144的反射式液晶屏,這個螢幕因為自身沒有背光,所以需要在有光線的環境下進行使用,光線越強,顯示越清晰;
螢幕下方是產品名稱“GAME BOY COLOR“,彩色的“color”顯得很搶眼,螢幕左側是一個電源指示燈,下面這部分是一個標誌性的十字鍵和四個功能鍵,右下角是一個揚聲器。
機身左側是一個音量調節旋鈕、一個聯機線介面以及一個掛繩孔,這也是Gameboy系列第一次有掛繩孔。
這個細節其實是Gameboy之父橫井軍平在初代GB的時候就想要加入的,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直到他去世之後才在GBC上加上,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致敬吧。
機身的上面是一個紅外聯機口,在此之前所有版本都只能通過左側這個聯機口進行通訊,但是它的最大傳輸距離大概只有5釐米,而且支援的遊戲不多,比較有名的就是寶可夢繫列了。另外這個紅外線不僅可以在Gameboy間進行資料交換和對戰,他還可以與電視、空調遙控器的紅外線進行互動,比如在《真·女神轉生》裡面可以實現與惡魔合體或者合成比較稀有的惡魔。
右邊是一個電源的開關,沒什麼好說的。
機身下方有個一耳機孔和一個電源介面
再看一下背面,上面是卡帶插槽,下面是電池倉
電池倉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這邊可以看到有一個白色的膠帶,這個底下其實是一個調節螢幕對比度的旋鈕。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初代GB的對比度調節旋鈕呢是在機身的左側,電量不足的情況下螢幕顏色會變淺,這時候需要調節旋鈕加強對比度恢復正常顯示。
但是GBC採用的反射型液晶屏具有自動校正對比度的功能,保持預設就是一個最好的狀態,也因此把它放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就不難理解了。
再來講一下機身材質,Gameboy系列採用的材質都非常堅硬,據說一頭大象踩上去也不會有任何損傷,按照官方的說法它幾乎是堅不可摧的。民間也有許多案例,像是丟在汽油中三個月、被扔出窗外、掉進馬桶等等,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海灣戰爭中被燒成黑炭的初代Gameboy。
由於電路倖免於難,所以在更換螢幕之後還是能夠正常運行遊戲。
任天堂這樣用心的設計細節還有很多,比如GBC內部有兩根防止短路保險絲,一根用於電池,另一根用於電源介面。
下面再來說說卡帶,卡帶顏色也分為相容初代GB和不相容兩個版本,不相容的是透明材質而且形狀也是不一樣的;相容的形狀和初代一樣,但是它是黑色的。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的顏色比如寶可夢 金和銀兩個版本分別是藍色和深灰色。
遊戲方面,GBC可以對初版Gameboy的黑白遊戲進行著色,原理就相當於把黑色換成其他顏色從而實現變色,但其實還是單一色,屬於偽彩色。
有趣的是任天堂官方對某些黑白遊戲專門進行了優化,比如《星之卡比》,它在GBC上顯示的是真正的彩色,會顯示不同的色相。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是關於相容的遊戲,我發現這些遊戲在GBC上的色彩效果並不好,而不相容的遊戲也就是GBC專用遊戲的畫面要比它好很多,我猜測是因為初版GB的螢幕只有4度灰階,為了保證初代GB和Color能夠通用,所以在前期開發遊戲的時候,即使畫面顏色是不一樣的但必須保證只有四個灰度值,這樣就大大限制了色彩表現。而Color的螢幕最大發色數為32768色,可同時顯示56色,所以Color專用遊戲的色彩會顯得更加豐富,尤其是在表現漸變的時候。
效能方面呢,它採用的是一顆夏普定製的Z80CPU,相比於初代的主頻、記憶體、視訊記憶體以及卡帶容量均有較大的提升。
不過在那個年代談效能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追求效能的競爭者都前赴後繼地敗在了續航和軟體陣容上。
當然,最有趣的是,在98年任天堂給gameboy釋出了兩款特別有趣的外設,攝像頭pocket camera和印表機pocket printer。接上主機後,可以拍成畫素風格的照片,還能打印出來。
這個配件非常值得一玩以至於近期著名的膠片模擬的攝影NOMO App上架了一款gameboy的相機效果。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歡迎關注我尾巴的賬號,有什麼好玩有趣的裝置也可以給我留言推薦。也可以在B站搜尋“慢拍科技”給我點贊投幣。
3 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