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財經榜單解讀|2019智慧投顧排行榜:行業變天,合規即是王道

歲末年初之際,各行各業都交出了自己的報告、榜單,在行業中蕩起不小的漣漪。
在智慧硬體行業,2019年1月TrendForce釋出了《2018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排行榜》,引起了手機圈對國產手機的恐懼;社交行業也熱鬧,2019年1月微信釋出了《2018微信資料報告》,引發了全民對隱私的關注。而在金融行業,2019年1月韭菜財經大資料強勢釋出《2019年1月智慧投顧平臺top20排行榜》,排行榜一出爐便引起了轟動。
據悉該排行榜是基於韭菜財經大資料在監測近100家智慧投顧平臺後,由品牌實力、風險管理、交易表現、使用者表現、輿情利好、合規程度6項指標通過通過數學模型以及計算公式對各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出的榜單,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出當前智慧投顧市場的真實情況。
通過榜單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行業兩大要點:一是金融科技行業智慧化是大勢所趨,二是智慧投顧巨頭與“新勢力”的競爭由於差距相當變小而變得激烈。
智慧投顧平臺是金融轉型大趨勢的真實寫照
韭菜財經大資料榜單顯示,2017年全球智慧投顧管理資產同比增長77%達2264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這一規模將高達約1.4萬億美元。在國內智慧投顧平臺的資產規模與使用者數量同樣也不容小覷,據韭菜財經大資料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慧投顧平臺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3.22萬億元,智慧投顧平臺在金融科技行業的大規模興起是金融科技行業智慧化的最有利證明。


正所謂“打鐵如需自身硬”,其實智慧投顧平臺在金融科技行業中能夠如此之快的發展,主要原因還是自身具有多方面的獨特優勢,從韭菜財經榜單中就可窺見其一二。
首先是智慧投顧平臺與傳統投顧平臺相比投資門檻低得多。當然投顧平臺主要還是面向的個人投資者,因此投資門檻成為了投顧平臺獲取使用者與開展業務的第一道坎。榜單中提到市場中傳統投顧平臺的投資門檻普遍在100萬美元左右甚至更高,而智慧投顧普遍拉低到了千元人民幣左右,更有甚者推出了零門檻的金融業務。例如理財通、螞蟻財富等平臺都有類似理財產品推出。
其次,智慧投顧平臺在使用者群體數量方面佔有優勢。韭菜財經大資料顯示,智慧投顧平臺使用者畫像為高中低淨值全人群,傳統投顧平臺的使用者畫像為高淨值人群。眾所周知,社會上高地收入階層人數最少、中產階層人數最多,智慧投顧平臺基本上覆蓋了高中低淨值全人群,使用者群體數當然較僅能滿足高淨值人群的傳統投顧平臺更具優勢。
最後智慧投顧平臺在使用者體驗上也比較不同,具體優勢體現在客戶尋求服務更加方便流暢、資產配置更加自由多樣、風控加強帶來的安全感的提升等。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矛盾體,智慧投顧平臺也不例外。智慧投顧平臺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優勢外,也存在以下兩大不足。
一是智慧投顧平臺合規程度較低,與傳統投顧平臺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韭菜財經大資料檢測到,在金融科技行業中“追風”的眾多智慧投顧第三方公司與創業公司中,大多數都沒有牌照,僅有有80餘家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具有執業資格。另外從後面排行榜中合規程度這一小項的分值普遍偏低,最高分僅為86.41分也可證明此觀點。
二是智慧投顧平臺的收益不具備明顯優勢。從榜單中瞭解到,在中國較為穩健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收益率普遍都在4%以上,而智慧投顧平臺的收益率也在這個水平徘徊,甚至還低於4%。不僅如此,智慧投顧平臺的的收益率盈收波動較大,多次出現收益率為負增長的情況。
智慧投顧平臺格局開始變天,巨頭與“新勢力”競爭愈演愈烈
韭菜財經大資料釋出的報告中智慧投顧平臺排行榜自然是最有看點與價值的部分,從排行榜中不僅能夠直觀的看出各平臺的實力,也能從排行榜中看出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例如從排行榜就可以看出智慧投顧平臺巨頭與智慧投顧平臺“新勢力”之間當前的競爭差距不大的奇特現象。

其一,平臺巨頭與平臺“新勢力”在上榜數量上沒有拉開較大差距。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智慧投顧平臺中的巨頭整體上仍然佔有優勢,在排行榜上top3都被巨頭包攬,甚至top5也全是巨頭的天下。但是新勢力的成績也十分可喜可賀,在top10中出現了三家“新勢力”平臺,分別位於第6、第7、第10位,在整個top中也佔據了10席之位。由此來看,“新勢力”與巨頭的差距僅在排名上了。
其二,“新勢力”在部分評分指標上與巨頭差距微乎其微,甚至有反超之象。從排行榜裡面具體專案細則可以看出,巨頭排名整體靠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品牌實力這一小項上的分值高於“新勢力”,再其它小項的分值上並沒有明顯優勢。例如理財魔方在風險管理指標上與投米RA分數接近,甚至比靈犀智投的分數還高,在交易表現上也以0.01的細微優勢領先與靈犀智投。由此來看,“新勢力”與巨頭的差距僅在品牌實力方面了。
其三,在收益上巨頭與“新勢力”的差距也不大。原因在於兩者在這方面的表現都差強人意,甚至部分巨頭的收益波動還大於“新勢力”。以2018年智慧投資產品1-6累計收益率為例,可以看出整體上巨頭與“新勢力”的波動都較大,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新勢力”中的理財魔方正收益率有4個月,而“巨頭”投米RA才3個月,理財魔方的收益率波動明顯小於投米RA。

智慧投顧平臺們的突破口在於合規程度與穩定收益
智慧投資平臺與傳統投顧平臺相比具固然存在多方優勢,但是仍然存在兩大問題困擾著它們。智慧投顧巨頭與“新勢力”都或多或少的繼承了這些問題,巨頭想要進一步擴大與“新勢力”的差距、“新勢力”欲縮小與巨頭的差距甚至追平反超都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說智慧投顧平臺們誰率先突破這兩大難題,誰就有機會在金融科技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合規程度與收益率是左右2019年智慧投顧平臺們的決定性因素。
曾經網際網路金融在經歷過幾年的放任自由發展後,在2017、2018年陸續加強監管,許多合規化存在問題的平臺都相繼倒下。而在2018年《資管新規》推出,後面還將持續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推動行業的規範化,由此來看平臺合規化迫在眉睫。
平臺合規化的途徑有兩種,一直是通過與已經取得執業資格的企業平臺合作,間接提升合規程度,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另一種是通過不斷提升自身資質,向相關部門申請相關證件以便提升平臺的合規程度,雖然此方法道阻且長,但實則為長久之計。
此外,平臺們需要提高抗風險能力,前面提到當前智慧投顧平臺收益率波動較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智慧投顧平臺們的產品大都是toC的(面向個人消費金融服務),而這些產品對於平臺來說風險係數還是比較高。由於普通消費個體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與豐厚的資金底蘊,風險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這加劇了收益率的不穩定性。而對於toB(面向企業金融服務)產品來說,抗風險能力就強得多。
企業間的金融活動一般都有專業金融團隊操刀,再加上企業在資金上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平臺轉型到toB後,讓企業相當於為智慧投顧平臺裝上穩定器,智慧投顧平臺的收益率的波動自然而然的穩定下來。
至於智慧投顧平臺們該如何轉向toB呢?其實方式有很多,例如與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合作,此外開展面向下沉鄉鎮企業的企業金融業務、為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整體方案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金融科技的智慧化是大勢所趨,但是智慧投顧平臺的距離成熟仍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首發韭菜財經,公眾號ID:jiucai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