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企角度出發,解讀其對製藥裝備行業未來的期望
【編者按】製藥裝備是生產藥品的裝置,因此製藥裝備未來的發展影響製藥的生產效率、質量與水平。與此同時,製藥企業對製藥裝備行業未來的期望也將促進製藥裝備企業的改進與升級。製藥行業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呢?對於製藥裝備行業又有哪些期望呢?
本文發於中國製藥網; 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靈活性和多功能性待提高
我國製藥行業主要以仿製藥為主,當前,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審批審評速度加快、帶量採購進入落地階段,製藥行業必須持續不斷創新,加大研發投入。
業內表示,2019年是我國製藥企業創新發展的機遇年,藥企必將加大創新,增加對製藥裝備的採購數量和要求。在此背景下,製藥裝備企業必須積極改進升級,滿足製藥行業的創新要求。
據瞭解,製藥裝備的製造存在幾大問題,例如製造週期長,成本高等。
“從新藥研發審批上市角度來說,新藥一旦滿足臨床的研發,經過批准後,企業為爭奪市場,都希望新藥儘快生產並上市。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希望我們裝備的設施,投產或者啟動越早越好,產能越大越好,滿足市場的需求。”有藥企人員如是表示。
然而,我國製藥裝備的製造週期與藥品投產速度非常不匹配,這是製藥機械行業面臨的挑戰。有業內人士建議,應從裝備設計方面出發,提高裝備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打造靈活多用的製造平臺,助力藥企加快生產上市。
實現設計的產能成突破口
藥品質量和價格是影響製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確保產品藥品的安全有效,以及產品質量一致至關重要。另外,製藥企業也需要考慮患者與社會的價格承受能力。隨著帶量採購的推進,醫保政策,以及部分藥品“零關稅”的實施,我國藥品價格將大大降低,患者用藥負擔也減少。
業內表示,隨著藥品質量要求提升,價格不斷降低,藥企必須合理控制成本輸出,才能保證企業穩定發展。
過去,我國製藥裝備處於低水平重複生產階段,價格低廉,且以人為干預為主,影響藥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不少製藥企業更傾向於進口的、全自動化的高階藥機裝備,然而進口裝備普遍價格昂貴、維修不便,制約我國製藥行業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國產製藥裝備企業也必須實現設計的產能,提升裝備自動化水平,減少人為干擾干預,打破依賴進口技術或零部件的局面,實現國產製藥裝備更高水平、價格合理,滿足製藥行業的實際需求,助力企業壓縮成本。
深入瞭解製藥標準是關鍵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製藥行業的監管標準越來越高,我國藥品走向世界需要滿足不同法規和監管條件的要求,製藥企業面臨很大的挑戰,製藥裝備起到關鍵的作用。
業內表示,藥品需要什麼樣的生產裝備,這是一個非常技術性的問題,和企業需要生產什麼樣的產品、工藝以及標準要求有關。
因此,製藥裝備企業需要深入瞭解製藥行業的需求以及標準要求,瞭解產品在工藝中的應用,產品需要具備什麼樣效能的裝備,保證企業生產出的藥品質量均勻、且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