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不確定性時期出口新紅利在哪?阿里國際站推出“數字化出海”計劃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出口貿易增長了977倍,其中民營企業出口佔比達48%。
1月18日,阿里巴巴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張闊,在深圳舉辦的Alibaba.com(阿里巴巴國際站)年度商家峰會上提出上述資料時,在場中小出口企業紛紛鼓起來掌。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出口貿易增長了977倍)
上述資料是阿里國際站從官方資料中梳理總結出來的。張闊給出資料後,提出了一個出口企業都很關注的問題:過去40年,出口主要靠“三來一補”和“加入WTO”等政策紅利,在外貿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出口的新紅利在哪裡?
數字化。這是張闊給出的答案。
“40年來,出口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動力來自‘三來一補’和引進外資等政策紅利;第二階段是中國加入WTO和開放中小企業自營進出口帶來的增長;第三階段的動力,將來自數字化對跨境貿易的重構。”張闊說。
峰會上,阿里國際站公佈了“數字化出海計劃”和2019年3月新貿節亮點。

(阿里國際站2019年度商家峰會現場)
數字化出海是一攬子的數字化產品、工具和服務,覆蓋了跨境貿易所有環節。其中最核心的是圍繞買賣雙方精準匹配、品牌營銷、信用擔保、支付金融、基礎物流和跨境供應鏈等環節,對商家數字化賦能。
這一計劃的首批受益者,將是參加3月阿里國際站新貿節的中小企業。新貿節被外貿圈稱為B2B行業的“雙11”,是全球買家集中採購的月份。
張闊介紹,數字化出海解決方案將從三方面重構外貿。一是 “人貨場”的數字化;二是交易履約的數字化;三是信用體系的數字化。

(阿里巴巴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張闊)
數字化的人貨場包括對買賣雙方分層分場景精準匹配、全球化智慧營銷體系、商家賦能體系、實時視訊翻譯平臺等。數字化交易履約系統包括支付場景、成本、時效的全面升級,外貿綜合服務的生態化升級和跨境普惠物流服務網路的搭建等。數字化信用體系則包括信用保障服務、買賣賒銷和供應鏈金融服務。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新外貿作業系統,讓外貿更普惠、更智慧。” 張闊表示,阿里國際站將幫助企業使用數字化工具,擁有數字化能力,高效運營數字化業務。
張闊最近在美國接觸的很多海外買家普遍表示,希望中國出口商能更清晰、更準確地表達商品資訊,包括產品規格、是否有定製能力、是否有智慧財產權等。而數字化出海解決方案,能分層分場景提供數字化賦能,幫助出口商更極致、更生動、更形象地去表達自己。
“原來只有大企業花費幾十萬元甚至更多才能建立這個數字化管理體系。但阿里的數字出海解決方案,將強調普惠性。”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餘湧表示,中小企業能得到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差異化賦能,在當下外貿不確定性時期,企業得到的賦能是通過數字化實現開源節流。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餘湧)
餘湧表示,阿里國際站的新外貿作業系統,將聚合螞蟻、菜鳥、阿里雲、釘釘、達摩院等阿里經濟體和生態夥伴的力量,為中小企業搭建一條數字化外貿新鏈路。
基於新外貿作業系統,中小出口企業將實現“三大開源“和”五大節流“。其中開源包括海外流量增投、新營銷場景擴充套件和”160+“全球展會合作;節流包括信用保障交易服務費階梯折扣、超低利息融資、一達通服務費折扣、無憂空運折扣和行業專線補貼等。
作為阿里最早的業務,阿里國際站過去20年沉澱了大量技術和資料,以及豐富的跨境交易場景,讓數字化變成了全球中小企業新的外貿生產資料。
在張闊看來,中小企業正成為外貿領域的主力軍,並表現出驚人的生產力。新外貿作業系統,能將全球中小企業的生產力更好地匹配和協同,發揮出更高效和更大的生產力。最終,通過聚合生產力和數字化賦能,形成全新的外貿生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