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製優惠券的發放策略才能避免優惠券氾濫?
優惠券作為一種電子紅包,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商平臺的營銷場景中,按照使用者進入平臺後的路徑可把發放場景分為訂前發放、訂中發放和訂後發放三個。一張券在給使用者發放後的用券流程大致涉及到的物件包括使用者、優惠券、商品和支付方式這四個。

發放後的用券流程.png
為什麼要給人發放優惠券?發放優惠券可增加某類或大盤商品銷量,增加某類使用者單帳戶下的訂單增長,或者某段時間某類使用者在某個商品下的訂單增長等。
若肆意發放優惠券會被做二次翻產的使用者獲取,並不斷消耗優惠券所涉及的資源成本。無門檻高需求優惠券最容易被大量消耗。
如何定製優惠券的發放策略?
-
限制使用者屬性發放優惠券:
若發放優惠券的平臺有可用的使用者體系,可採用對使用者發放名單做篩選的方式控制券的發放。
可監控或重要的使用者資料:使用者賬戶下的優惠券數量、使用者過往領用優惠券的使用率、使用者的徵信指標(如芝麻信用等)、使用者在平臺的消費記錄等。
-
對優惠券的屬性做限制:
優惠券本身包含發放時間、可使用時間範圍、折扣率、直減金額、使用次數等屬性,可在發券時設定券屬性門檻做發券限制,如縮短券的可使用時間範圍。折扣率和直減金額在發券初期設定在券總成本的一定範圍內;此外一些通用券還包含歷史資料可作為參考,如用券率(指定券的用券量/發券量),若券是長時間發放的,可將此券的歷史用券率作為發券停止規則的參考值。
-
限制優惠券適用的商品屬性:
優惠券對商品的適用條件是通過商品的屬性來做限制的,商品屬性包含商品的類目、規格、庫存、價格等。可通過人工設定對券適用的商品屬性規則做限制。
-
限制優惠券適用的支付方式:
若券本身在商品、使用者以及券的限制上相對寬鬆,可以讓券與某類安全性較高支付方式繫結,也可以提高對應支付方式的使用率。
-
交叉幾種限制方式設定發放策略:
使用者、商品、優惠券、支付方式幾個物件的屬性交叉設定規則來限制發放,如發券時券與使用者繫結、購買過某類商品的使用者可用此優惠券、使用過某類支付方式的使用者可在某個時間段內使用此優惠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