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新的一年
其實過去這年沒做什麼計劃和目標,慚愧
好多事沒有去做,或者說好多事沒做好
但是有一兩個比較重要的點是在這一年實現了的
這一年踏入而立之年,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往後更加努力,保持年輕心態 :-)
這一年最高興的是兒子從蹣跚學步到現在每天咿咿呀呀牙牙學語!
展望 2019
生活
一、養成兩到三個好習慣:
- 閱讀習慣
- 英文學習
- 部落格保持更新
二、增加收入。
三、把車學了吧,兒子長大了。
四、和婷小妹去旅行。
工作
一、技能鞏固深入:
- Javascript(ES6)
- Typescript
- nodejs
- http
- webpack
- 重學前端(1-3月份)
二、技能樹增長一到兩項:
- Electron
- Flutter
三、關注項(也會花時間學習)
- Python
- 產品
四、完成三到四個專案作品(Github)
技術人的焦慮和規劃
很多程式設計師年齡到了 30 這個坎就很容易會產生焦慮症,或者說放在其他行業身上也合適吧,我也不例外,偶爾焦慮自己的方向,焦慮迷茫自己的未來,焦慮家庭的負擔等等等。當然這跟之前沒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一定的原因。
程式設計師 30 歲後之後可以走的方向估計有幾個:深耕技術領域、CTO、產品經理,還有一個就是轉行,哈哈哈。
一、技術專家/框架師
在技術領域深耕也是不錯的,特別對於技術特別喜愛的人,做技術的話也可以不用過多操心業務和專案指標這些東西,但是要你保持一顆對技術熱愛的心和學習的熱情,因為技術的更新迭代是很快的,特別是這幾年前端,生態圈持續繁榮,一直在高速發展更新,我也相信以後前端能做的事情會更多,如果沒有紮實基礎和懷揣對技術的熱情持續不斷的學習,很容易就會被淘汰掉。
二、CTO
大部分技術總監應該都可以做構架師的,但架構師就不一定能做CTO,因為技術總監除了要有不錯的技術造詣之外更加偏向的是業務、管理,負責團隊管理、開發流程、業務增長、公司戰略以及各類技術疑難問題的解決,可以說是要求比較全面的職位了。概括來說就是要有不錯的技術+管理能力。所以要做CTO的話除了要深耕技術以外還要多參與公司的業務流程、產品,學會帶團隊,多關注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技巧。
三、產品經理
還有呢,如果你不想深耕技術,也不太願意做管理,那麼你還可以做產品,當然一個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像阿里雲的王堅曾經就是浙江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技術轉產品的優勢是懂技術,清楚提的需求開發能不能實現,但這個有時恰恰也會成為缺點,不能單純用技術的思維去思考一個產品。今年會利用一些業餘的時間去學習產品相關知識,但主要還是會以學習技術為主。
最後
規劃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的領域,見識的增長,規劃可能會有更改,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才能應對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