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流血事件 滴滴5000億估值 還剩多少
暫停一週深夜服務之後,滴滴出行在眾多網友的日夜期盼下恢復了旗下的快車專車24小時業務。然而在深夜服務恢復首日,滴滴出行再次出現安全事故,只不過這次受傷的是司機。
據《新聞廣角》報道,9月12日凌晨5點滴滴司機趙先生在之正常行駛途中,突遭乘客使用利器割喉,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近期接二連三的安全事件,使得滴滴企業形象不斷走低,滴滴出行似乎成了安全隱患的代名詞。企業形象的缺失一方面讓社會不斷質疑滴滴出行的企業文化,另一方面從5月份開始籌謀IPO計劃,也因為接二連三的負面事件導致不斷推遲,甚至有業內人士指出滴滴出行可能今年都無法開展上市流程。
滴滴一下 方便不等於風險
“滴滴一下 美好出行”是滴滴出行自創立以來一直對外宣傳最響亮的口號。雖然近期事故頻發,但仍舊不能否認滴滴的出現,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在這種便利的背後滴滴卻用一個又一個的規則,將司機和乘客與風險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拋開此前的順風車案件,單單是這次司機被割喉的案件,足以看出滴滴是如何權衡風險與利益之間的關係。
據割喉案件受害人趙先生回憶,在案發時行凶的乘客應該是吸毒過後,出現幻覺然後行凶的。
趙先生明知道該乘客可能精神有問題,但為什麼還會讓該乘客上車呢?
滴滴一直秉承“乘客至上”的原則,在滴滴制定的規則中,滴滴快車司機被自動指派訂單之後,是不能取消或拒絕訂單的,一旦取消就會影響到自己的信用分數與考核指標,而這些東西都是和司機的收入直接掛鉤的。
為了讓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很多滴滴快車司機縱然在察覺到潛在風險的時候,也只能被迫接單,並且為了乘客的一個好評,還必須小心翼翼的完成乘客的要求,在滴滴出行的規則中乘客永遠大過司機。
實際上在出租車行業中,司機所面臨的安全隱患遠大於乘客,在早些年關於計程車司機被搶劫綁架和勒索的新聞屢見不鮮。為了保障司機的安全,計程車公司為司機安裝了一鍵報警裝置、司乘隔離帶、燈帶報警器等一系列安全裝置,才逐漸減少了計程車司機所面臨的安全風險。
然而,在滴滴出行端,對於網約車司機的保護基本為零。沒有一鍵報警裝置,沒有24小時尋呼裝置,甚至在意識到危險的情況下都不能拒接訂單,滴滴雖然給人們創造了極大的便利,但在創造便利性的同時滴滴卻忽視了安全二字。
安全事件頻發 滴滴何時才能上市
今年5月初,有多家媒體曝出滴滴出行最快將於下半年啟動上市程序,預計年內將會登陸港股市場掛牌交易。
但隨著5月6日鄭州空姐打車遇害案發生之後,滴滴就再也沒有公佈有關上市方面的事宜。8月24日,再次發生的樂清順風車案件,則是徹底讓滴滴出現變成過街老鼠,在一連串的負面影響下,滴滴年內上市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實現。
1:出現媒體質疑事項 滴滴無法帶病上市
雖然在此前的訊息中,滴滴出行選擇上市的地點並不是A股而是港股市場。但作為內地企業,滴滴仍舊要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審查,在去年5月,永安行、今創集團和僑源氣體等多個企業,因“出現媒體質疑事項”先後被監管部門暫緩了IPO發行。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將不符合上市條件,不能讓企業“帶病”上市。
如今的滴滴出行深陷負面事件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違法犯罪指控,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以及各大政府部門輪流點名,依舊讓滴滴充滿了壓力。
並且目前包括深圳政府在內的多個監管部門都對滴滴出行進行了約談,一旦監管部門認為滴滴出行現有的業務模式存在安全隱患需要下架整改,或者是企業在負面事件中有不作為的現象,公司負責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那麼滴滴出行縱然是遠赴美股上市,納斯達克方面也不會通過滴滴出行的上市請求。
2:安全隱患一日不除 滴滴一日不能上市
實際上,除了帶病上市只為,近日接連發生的負面事件,也讓滴滴自己對上市這件事喪失了信心。
我們先做一個推論,倘若滴滴是一家上市企業,近日遭遇到一系列負面事件後,核心順風車業務被迫關停,緊接著又關閉所有深夜網約車服務。而且於此同時全社會都在質疑滴滴安全措施的合理性,政府監管部門不斷約談滴滴要求整改。
在此情況下滴滴的股票價格會呈現一種怎樣的趨勢,投資者能否對滴滴繼續保持投資熱情?
2017年6月,作為全球網約車業務的先行者,Uber也遭遇到了一連串的負面新聞事件,性侵、搶劫、種族歧視等詞彙全部與Uber聯絡了起來。在發生了一連串負面事件之後,Uber五大投資方聯合施壓,迫使創始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引咎辭職。
公司管理層“大換血”之後的Uber,將司機與乘客的安全放在了首位,並且根據運營城市的不同,推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去年12月Uber就在印度市場推出了ShareMyETA按鈕,讓乘客可以一鍵分享自己的行程,除此之外Uber還計劃在當地設立一個事故響應團隊,專門負責解決事態嚴重的問題。
但縱然Uber如此努力的改善自己的負面形象,但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約車企業直到現在也沒有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並且在經過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之後,Uber的估值仍舊只有700億美元左右,遠低於負面風波之前的千億估值。
如今的滴滴也面臨著Uber的問題,在5月份,曾有訊息傳出滴滴嘗試以5000億人民幣的估值上市,在安全事件發生之後,已經沒有一家專業機構為滴滴進行過估值計算了,按照微博網友的話來說“滴滴已經一文不值”。
雖然滴滴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不堪,但不可否認的是滴滴目前的價值已經被極度看低,並且接二連三發生安全事件,也讓投資人對滴滴未來發展的預期降低到了固定。因為滴滴到現在仍舊沒有拿出一套萬無一失的安全措施出來,一旦再次發生安全事件,滴滴將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業務停擺、監管約談、輿論壓力各種不確定因素讓投資者對於滴滴不得不再三謹慎,因為誰也不知道滴滴下一次的危機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