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分之一的90後為“破站”神魂顛倒,全因為這隻神祕戰隊

俗話說:沒被誤解過的青春,算不得青春。之前,80後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緊接著,90後又被冠以這樣的名頭。
可現實呢?他們中的大多數最後還是成為了時代的先鋒、社會的楷模,變為經濟、科技、創新的頂樑柱。那種“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齡歧視,就像對某星座、某省份的歧視一樣不靠譜。
是的,90後已經長大,正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還用舊眼光看待新變化,只能重複“看不清、看不懂、追不上”的悲劇。就像華爾街格言:和趨勢做朋友,才能成為贏家。
而B站(“bilibili”簡稱)正是如此。作為90後視訊社群,它用10年時間緊跟年輕人步伐,從交流二次元喜好的小網站,變成引領年輕潮流的大平臺,終於進入收穫期。
最新的資料顯示,B站月活躍使用者達9270萬,接近1億,其80%以上的使用者為90後。而全國統計下來,90後總人口才3.2億,也就是說,每月有1/4的90後在“恩寵”這個“小破站(愛稱)”。
從此,“前方高能、彈幕護體、開口脆、多謝款待……“成為流行的熱詞。它甚至超過抖音,成為“Z世代(中國90-00後)偏愛APP”第一。用網友的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青年娛樂靠B站。
不僅如此,隨著這些有為青年越來越富有,他們“為愛充值,為信仰買單”的消費觀,也讓B站連續兩個季度收入超10億元,支撐它在去年上市後漲幅超20%,在所有科技同行裡排名第二。
而B站能讓90後神魂顛倒的關鍵,在於旗下有支祕密戰隊——“UP主”,他們是二次元動漫、遊戲、鬼畜等領域的高手,製作“專業使用者創作視訊(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PUGV)”,源源不斷為B站輸送優質內容。
依靠這群內容的高能擔當,B站從精神上滿足了年輕人的“二次元”需求,使其發自內心地感激、喜歡,與之愉快地“玩耍”。曾經的“冷門非主流”,也變成如今的“當紅炸子雞”,讓90後們高喊“B站不倒,青春不老”。
於是,B站1月26日在上海舉辦BILIBILI POWER UP年度UP主頒獎典禮,犒賞自己的“盟軍”,讓他們鑑證自己的高光時刻,享受二次元的奧斯卡。

一切就像《商業的本質》中說的:商業是探求真實,建立互信的過程。探求真實,B站依靠各種網際網路新技術;建立互信,它依靠UP主有創造力、吸引力的內容。最終,實現“得青年者得未來”。
抓住90後,無“靈魂”不成立
“理解使用者,定義產品,以始為終,擁抱未來。”這是百度產品大神俞軍對爆款產品的總結。而B站正是這樣才“跋涉出泥沼,飛越過滄桑”。
10年前,B站剛創立,還叫MikuFans,其名字源於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Miku)”,那時,年輕人熱愛的遊戲、動漫等二次元還被稱為“亞文化”,並不受主流待見。
於是,有共同愛好的人聚集到一起,在MikuFans看“業內”大神講解相關歷史、爭辯作品好壞、追求虛擬偶像,大家找到組織,抱團取暖。
無疑,新的文化和價值觀引導著90後,但在那時,這些特徵被壓抑,與上一代人群喜歡電影、攝影等形成鮮明的區別。
畢竟,9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很小就接觸網路。用B站董事長陳睿的話說:他們享受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代,物質富足和教育充實,而網際網路極大的擴充套件了他們的審美和知識儲備,使其成為擁有自信和創造力的一代。
因此,像遊戲解說“熬廠長”這樣的高手不斷創作,他根據遊戲題材開立雜談節目《囧的呼喚》,嬉笑怒罵間,各種玩梗、開腦洞,帶動了年輕人自嘲的“囧文化”。
10年間,熬廠長單集節目的平均播放量超100萬。內容也從遊戲吐槽“進化”成挖掘遊戲背後的故事,當年憑愛好製作視訊的中二青年,如今也成為460萬人心中的大明星。
與之類似,做宅舞視訊8年的“咬人貓”專門翻跳熱門舞曲,國風、電音無所不包,與小夥伴共同演繹的《極樂淨土》點播量超1000萬,視訊總播放量超1.5億。如今,喵醬已成為萌翻223萬人的知名“舞見”。
有了這群乾貨不斷,腦洞大開的UP主,B站破解了內容長期保持創造力、吸引力的難題,牢牢粘住90後用戶。
它如同蓄養了一個使用者池,內容帶動下,拉新與營舊保持著良性迴圈,從而升高水位,潔淨水質。於是,使用者不竭,關注不止,熱點不息,讓B站在“眼球經濟”中享受強者恆強,贏者通吃。

按照券商研究報告,PUGV佔全部視訊觀看量的89%,UP主創造內容吸引使用者,使用者轉化為UP主的粉絲,帶來影響力和營銷價值,刺激UP主持續產出內容。B站由此形成“自增長”的閉環,從螞蟻變大象。
正如諾貝爾獎得主普里高金說的:“我們稱之為現實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積極營造來顯現的。”UP主不斷貢獻有“靈魂”的內容,B站就能抓住90後的心,立身、立命。
鎖定UP主,無“供養”不成事
是的,B站享受了二次元獨特文化的“信仰”加成,集中90後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數字時代的貨幣,它成就B站成為商業巨頭。
而UP主作為B站生態的土壤,也需要悉心的涵養,給名、給利、給流量。這就像社會學家馬基雅維利說的:一件事,讓所有人得利,它才能成功且持久。
之前,有業界大咖告訴小郝子,有二次元“鼻祖”之稱的日本“N站”,就沒孵化出UP主這樣的人群,沒有看清“解讀、再創作也是生產力”,內容上缺乏獨到之處,導致社群生態不穩定。
結果,前年開始,N站營收下降,停留於10億元人民幣水平,更可怕的是,大量年輕使用者分流到其他社交媒體,30歲以下的使用者比例下降到49%,使其徹底走向衰落。
殷鑑不遠。更何況網際網路世界“內容靠養、人才靠搶”,還指望高能UP主“利益看淡,爆肝苦幹”,真的不現實。
所以,B站才搞起UP主頒獎禮,以二次元“奧斯卡”為名,幫他們突破次元壁,贏得江湖地位。
例如,“伊麗莎白鼠”是鬼畜領域霸主,因為剪輯諸葛亮罵王朗的經典橋段而聞名,其腦洞之大,玩梗之遛,就連扮演者唐國強老師也為之驚歎,前來為他頒獎。
用唐老師的話說:“20年前知道諸葛亮的人並不多,沒想到20年後年輕人都知道了,我要感謝鬼畜。”頒獎結束後,他還拍著“鼠總”的肩膀演繹了半篇《出師表》,聲聲稱“臣”。
這種來自主流文藝圈的認可,正是UP主們渴望的,百名得獎的UP主因此名聲大振,自然願意與B站共榮、共生。

當然,只有名聲還不夠,畢竟,無利可圖,熱情易失,無流量滋養,更缺乏成就感。為此,B站在這些方面開啟扶持計劃。
一方面,B站接下品牌商廣告,將其分發給合適的UP主,讓他們在視訊中巧妙的植入,取得廣告收益。另一方面,也為他們對接品牌商家,嵌入購物連結,提升其變現能力。
比如著名舞見“西四炸彈”在短視訊中植入名牌化妝品,視訊底部也加上了產品的購買連結。
此外,對於新生代UP主,B站則給予流量傾斜,演算法匹配使用者,讓高能作者迅速“出頭”。
獲得年度新人獎的“百萬剪輯獅”正是這樣才嶄露頭角。去年6月,這個二人組才剛入駐B站,因為音樂卡點、影視畫面的絕配,獲得一致好評。所以,B站在更多使用者端力推其作品。
結果,他們製作的《2018年度混剪》和紀念金庸的《查大俠,他們都來了》充滿回憶殺、哲學殺,燃爆B站,周圍跪滿膝蓋。
財報顯示,這些策略創新下,B站月均活躍UP主數量及月均稽核通過的視訊投稿量同比增長130%和136%。
可見,名利給夠,流量給足,“供養”不斷,B站用生態共贏鎖定高能UP主。於是,各種“我行我秀”層出不窮,B站得以與年輕人同質同構,同步共振,一起活出自己的理想主義。
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前10個月新增網民3700萬,其中,90後超1500萬,貢獻了移動網際網路近一半的增長率。
顯然,90後正在接管世界,舊世界正在消失,新世界正在誕生。而這些UP主和B站,如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所說:在新世界看到了機會,然後及時抓住了它,從此成就未來。
如今,未來已來,還在加速流行,70後、80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