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坑”過的那些人
編者按:本文轉自不凡商業,作者東三環霍建華,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賈躍亭還在四處奔走。
在和恆大分手之後,FF又一次站在了懸崖邊上,他要為其找到新的資金來源,因為新能源汽車是他最後的翻身機會。
國內,樂視的“餘震”還在持續。日前,樂視網釋出公告稱無力償還一億元的欠款,而韜蘊資本要面向全社會半價出售易到的股權。
很多人或許會說,賈躍亭走過的地方處處是坑。無論是樂視、易到,還是FF,他總是用高超的融資術,在關鍵時刻找到合適的“接盤俠”。
而那些入坑的人,要麼是精明果斷的投行精英,要麼是叱吒風雲的商界大佬,可他們卻還是沒有逃脫那張賈躍亭精心編織的網。
願賭服輸孫巨集斌
那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釋出會。
2017年1月15日,孫巨集斌和賈躍亭一起出現在公眾面前,宣佈前者執掌的融創以150億元入股樂視。
就在兩個月前,賈躍亭的一封公開信將樂視的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在信中,他強調由於發展節奏過快,公司正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
樂視的股價應聲而跌,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沉迷生態化反的賈躍亭,沒有等到他要想要的結局。
最初,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賈躍亭想向孫巨集斌出售一塊地產,那塊土地位於三里屯,也是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眾所周知,房地產正是後者所經營融創的核心業務。此前,他還經營過一家名為順馳的房地產公司,一度覆蓋全國16個城市。
孫巨集斌的野心卻遠不止與此,在房地產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他想為融創擴充套件新的業務邊界,已經釋放出巨大經濟活力的網際網路成為了優質標的之一。
在第一次見面之後,只用了36天,孫巨集斌就做出了決定。在他看來,盡調後,自己對樂視的賬務比賈躍亭還要熟悉。坐在一旁的賈躍亭,笑意堆滿臉頰。
賈躍亭與孫巨集斌
在現場,孫巨集斌甚至放話表示,融創中國投資樂視的邏輯第一條就是讓它不缺錢,“缺多少解決多少”,而自己不會參與樂視的具體管理。
2017年7月,已經置身事外的賈躍亭去了美國,他要在那裡完成造車夢,留下孫巨集斌一個人來應付樂視的爛攤子。
在兩個月後,融創中國舉行半年業績的釋出會,孫巨集斌在談到樂視時顯得相當無奈。顯然,他已經意識到樂視的危機遠比最初以為的要大。
“在投資樂視之前,我這輩子已經沒什麼遺憾了。但在投資樂視之後,如果不把這個公司搞好,我這輩子就真的有遺憾了。”這話剛說完,孫巨集斌就摘掉眼鏡,擦去眼中的淚水。
他很快推進了一系列去“賈躍亭”化的改革,原先樂視網的班底遭遇大輪換,將主業聚焦在樂視視訊、電視、雲平臺和影業四塊,不再搞生態化反。
只不過,這一切並沒有將樂視從泥潭中拖出來。
2018年1月,在回答投資人提問時,孫巨集斌承認了對樂視的錯判,他沒有想到關聯公司對樂視的債務無法還款,矛頭直指賈躍亭。
據瞭解,賈躍亭通過樂視控股及其所控制的其他樂視體系內關聯公司,以關聯交易的方式形成大量上市公司應收款項,截至2017年11月30日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餘額達75.3億元。
樂視網更是公告表示,將採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內的一切手段,責成賈躍亭及其關聯方停止向第三方處置其所控制的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Faraday Future、Lucid等相關股權和資產,並優先用於切實解決其對上市公司構成的實際債務,盡最大可能保障上市公司股東權益。
可這對賈躍亭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孫巨集斌只能無奈的表示 “人有時候要敢叫日月換新天,有時候也要願賭服輸”。
很快,他辭掉了樂視網董事長的職務,並退出董事會,不再擔任樂視網的任何職務。言猶在耳,那個一向作風強悍的房地產大佬,還是沒有把樂視搞好。
“半價出讓”溫曉東
現在看來,那更像是一次無奈的接盤。
作為純財務投資人,韜蘊資本的掌門人溫曉東或許沒有想過會經營一家網約車公司,而賈躍亭也沒有給他過多準備的時間。
2015年10月,易到被樂視控股。在過去兩年的時間,滴滴和快的憑藉騰訊與阿里的扶持,快速蠶食著網約車的市場份額,易到需要一個巨頭來做靠山。
關鍵時刻,賈躍亭伸出了雙手。他派出了樂視高管執掌易到,創始人逐漸成為了擺設,而依靠充返補貼,易到實現了快速增長。
據瞭解從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持續224天的"100%充返活動"中易到使用者累計充值高達60億元。真金白銀出去之後,易到的日訂單量也從幾萬單衝到了一百萬單。
但隨著樂視資金的緊張,60億元的衝返缺口逐漸顯露出來。已經無暇顧及易到的賈躍亭,要為其找到新的接盤俠。
韜蘊資本成為了最好的選擇之一,作為樂視的投資方之一,據媒體報道,韜蘊資本在樂視系身上押注的資金高達幾十億。
由於無法實現對賭條議,按照要求,樂視需要回購韜蘊資本的股權,所以這些股權自動變成了債權,韜蘊資本由此成為了樂視的大債主。
資金壓力之下,要賈躍亭用真金白銀償還已經變得不可能,易到就這樣被樂視推了出來。“盡職調查還沒做,樂視就宣佈了訊息”。

在接手易到之後,韜蘊先解決了司機提現難的問題,隨後推出階梯返利制,吸引司機加入,但易到的危機卻還遠沒有消失。
與樂視之間說不清楚的債務關係、趨於穩定的網約車格局以及時不時出現的司機提現困境,皆使易到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而從一開始,溫曉東似乎就沒想過一直將易到經營下去。此前就傳出赫美集團要收購易到的訊息,後來卻無疾而終。
1月21日,易到大股東韜蘊資本公開發布《關於向全社會公開出讓易到股權的宣告》,稱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要對所持有的全部易到股權進行半價出售。
在接盤一年多之後,易到終究還是成了溫曉東的沉重的包袱。
對簿公堂許家印
2018年7月13日, FF位於美國的工廠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包括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恆大集團總裁兼FF董事長夏海鈞以及恆大集團副總裁彭建軍等高管。
這也是恆大宣佈以67.46億港元入股法拉第以來,許家印與賈躍亭的首次同框。在參訪過程中,許家印表示,“投資FF絕對是正確的決定,恆大未來將會在資金、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給予FF全方位的支援”。

賈躍亭與許家印
外界沒有想到的是,還有渡過蜜月期,雙方就鬧翻了。10月7日,恆大健康釋出宣告稱賈躍亭已經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撕毀雙方所有協議。
對於其中的原因,恆大方面解釋稱,賈躍亭提出恆大於2018年5月25日支付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
而按照之前的融資協議,恆大支付的節奏是: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也就是說,FF想要提前把明年的錢拿到手,還要比協議約定的多要1億美金。
恆大看上去倒也爽快,7月份又與賈躍亭方面簽訂了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提前支付。
恆大稱,賈躍亭利用其在多數董事席位權利操控FF,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恆大方面付款,並一紙訴狀向有關部門提起仲裁。
於是在經歷了短暫的發酵之後,FF迴應稱其試圖擺脫恆大的唯一原因是,恆大沒能夠履行承諾和支付同意的款項。“恆大不應該一邊扣留款項,一邊阻止FF接受其他投資。”
在不斷的交鋒之後,雙方最終選擇了和解。根據協議,恆大先期投入的8億美元將轉為32%的FF優先股權,並100%持有FF香港,而FF香港持有FF在中國的所有資產,包括FF中國和恆大法拉第等相關公司。
賈躍亭可以在5年內回購恆大持有的32%的FF股權,第一年內行使價為6億美元,第二年到第五年行使價分別為7億美元、8億美元、9.2億美元、10.5億美元。
而FF將會回收除南沙土地及裝置之外的FF中國全部資產,包括莫干山專案、技術、專利、原有團隊、管理權以及相關權益。而廣州南沙工廠則規劃歸恆大。
一心造車的許家印,最終沒能在FF上實現造車夢。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標的——NEVS。或許是由於FF的經驗教訓,在與NEVS簽約時,恆大著重強調,“控股權必須在50%以上”。
最後一張圖,自行腦補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