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寵劇:泱泱中華第一耐打網劇型別
標籤: 網路劇 市場 來源:壹娛觀察 作者:李婉雪 2019-01-25
藝恩網轉載本文只以資訊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摘要]
霸道總裁愛上我、長腿歐巴各種討喜撩妹、男女主角經常發糖.....
霸道總裁愛上我、長腿歐巴各種討喜撩妹、男女主角經常發糖......提到以上這些故事情節或者俗套橋段,有一種劇集型別便躍入眼簾,它就是甜寵劇。
雖然無數人嫌棄過甜寵劇的俗套,但不得不承認,它依舊是最容易討中國網民們歡心的一類劇集,即使與同檔期各種製作精良、投資頗大、卡司加盟的IP劇集相比,有話題的甜寵劇點選量和熱度也是毫不遜色的,“耐打程度”滿分。
截至2019年1月20日,資料顯示,一部名為《奈何BOSS要娶我》在搜狐視訊和芒果TV上映僅4天的網劇,以1519.92的實時播放量躍上網路劇第二名,僅居《古董局中局》之後。
我們通過對甜寵網劇在多家平臺播放量的統計來看,基本每個平臺都有至少一部甜寵劇,播放量位居各大視訊平臺的前五位,與其他大製作成本網路劇幾乎平分秋色。如騰訊的《喜歡你時風好甜》、愛奇藝的《絕世千金》、芒果TV的《我的惡魔少爺》等。
這些劇不少90後,00後會感到熟悉。要知道每個女孩學生時代,桌子上抽屜裡,至少也要放著一本少女雜誌,而裡面的故事,基本與現在的甜寵劇相差不遠。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甜寵劇依舊經年不衰,活躍在眾人視野裡?考慮到衛視劇的相關劇集中,甜寵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今天壹娛觀察將以純網播的、且甜寵為主要賣點的劇集為討論主體,做相關分析。
甜寵特徵:治癒基調、男女互寵、極撩動作
近年IP翻拍成了大勢,隨著網路劇的崛起,更多熱門小說被翻拍成網路劇,其中就包含不少少女向作品。這些劇有一個比較通俗的稱呼,“甜寵劇”。現在的甜寵劇主要還是集中在都市愛情、古裝和青春校園三大型別。
據藝恩資料統計,截至2018年12月,《雙世寵妃2》上線騰訊視訊,迴歸僅一小時播放量便已破億,並以35.15億播放量居當日全網甜寵劇首位。
緊隨其後的是騰訊視訊的《萌妻食神》,以25.83億的播放量,位居第二位。這部改編自閱文集團旗下同名小說,以“穿越+美食”題材為主的甜寵劇,據資料顯示,上線3小時點選量破億,收割了大批粉絲的少女心。
第三位是《顫抖吧阿部之朵星風雲》,延續第一部《顫抖吧,阿部!》帶些奇幻元素的風格,收割了18.6億的播放量。
除去前三,2018年還有不少成績表現不俗的甜寵劇,如《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惹上冷殿下》、《萌妃駕到》等。題材則遍佈“青春”、“古裝”、“美食”、“奇幻”、“穿越”等。
綜合對比,從受眾來看,以《雙世寵妃》為例,據藝恩資料統計,《雙世寵妃》受眾畫像中,女性受眾佔71%,其中,13-23歲的女性佔57%,成為受眾主年齡群體。
基於藝恩相關資料統計,藝恩解決方案中心高階分析師李敬蕊認為, 2018年古裝甜寵劇較前兩年有明顯增長 ,以《雙世寵妃2》為首的《芸汐傳》《萌妻食神》《萌妃駕到》《哦我的皇帝陛下》共計5部甜寵劇。
李敬蕊進一步分析道, 網路劇市場有一定跟風現象 ,古裝甜寵劇的興起受2017年甜寵黑馬《雙世寵妃》的帶動,2017年愛奇藝同樣有高口碑古裝劇《花間提壺方大廚》上線,均取得良好市場表現,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2018的古裝甜寵市場。
現在的甜寵劇已逐漸從偶像劇中剝離出來,自成一派, 以更年輕化的精準定位,縱深垂直於分析與貼合年輕女性的少女幻想與情感需求,打造出與受眾喜好契合度超高的“甜寵劇”,成為其他同樣以年輕受眾為主的網路劇中,更加亮眼的存在。
從劇本身的角度來看, 高顏值鮮肉小花、畫面色彩鮮亮、“服化道”養眼,是每一部劇共同的特點之一,同樣也是年輕女性追劇的動力之一。
相比其他網劇曲折、虐心,甚至是燒腦的劇情,甜寵劇的故事線一般以男女主角情感發展為主, 無論是以前的“霸道總裁”,還是現在的“男女互寵”,“少虐”都是甜寵劇獨有的特點。
這樣獨特的“高甜”劇情,所展現出的輕鬆浪漫的日常,極大程度的滿足了年輕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的情感需求,以“治癒”為主基調的情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受眾群體的生活壓力,滿足了其“少女”心理。
另一方面,針對更年輕化的女性群體,順水推舟的甜寵情節,則在滿足受眾“少女夢”的同時,以戀愛日常為主的情節設定、“極撩”的動作與臺詞等,不斷擊中著女性觀眾的看劇“爽點”。
同時,藝恩資料亦有顯示,2016-2018年網路劇TOP50中(2016、2017年按照播放量排名,2018年愛奇藝停止前臺播放量展示所以按照藝恩播映指數排名)甜寵劇數量分別為6部、12部、12部,可見,2018年以來甜寵劇在頭部市場的數量上並沒有上升。
對此現象,李敬蕊認為, 由於目前很多偶像劇已經開始用“甜寵”作為宣傳點,“甜寵”的概念越來越被認可,“甜寵”元素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但甜寵這個概念還是相對主觀,說一個劇是百分百的甜寵劇還是比較難,更多是看劇中對甜寵元素側重的多寡。
那麼現在甜寵劇的市場又是怎樣的呢?
小型製作公司紛紛入局,以小博大是意圖
據藝恩資料統計,優愛騰三大平臺中,騰訊視訊對甜寵劇的側重較為明顯,2016-2018年TOP50網路劇中30部甜寵劇的播出平臺其中有16部是騰訊視訊,達到半數以上。其中騰訊視訊的《雙世寵妃》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別在2017和2018年拿下甜寵市場播放量第二和播映指數第一的成績。
據《騰訊2018年指數報告》顯示,騰訊視訊追劇使用者中90後和00後分別佔據54%和18%,24歲以下節目使用者佔比由2017年的51%上升至55%,品味多元的“Z世代”(95後和00後)逐漸成為各個維度的主力受眾群,使用者群體傾向年輕化。
優酷與愛奇藝視訊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4月,也分別以30歲以下使用者佔比68.3%和68.1%,而呈現出使用者群體年輕化的態勢。
而通過下圖可以看出,年輕女性市場,成為各大視訊平臺搶佔收視與流量的主要目標群體。
對於甜寵劇的受眾人群,李敬蕊認為, 與偶像劇定位相似,甜寵劇以大量時尚元素、愛情元素、偶像元素收割年輕女性使用者。
這一使用者群體又恰與三大平臺的追劇使用者畫像重合。因此也解釋了,以年輕女性群體為主要受眾目標的甜寵劇,得以在這三大平臺有廣泛的市場的原因。
從資本角度來看。以曾被媒體冠以“校園青春純愛甜寵劇”的《你好,舊時光》為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部30集的網劇,製作成本不過3000萬元,演員片酬不超過800萬元。2017年11月該劇在愛奇藝一經播出,截至2018年4月,這部網劇播放量已近13億,豆瓣評分達8.6分。
對比同年在2017年1月首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劇總製作成本達3億元左右,其中演員片酬便佔2億左右。截至2018年4月,該劇播放量超300億,其中是否像某些媒體曝出的含有水分暫不討論,單就豆瓣評分來看,6.4的分數,對比甜寵劇《你好,舊時光》的8.6分,可見觀眾對於小體量、低成本製作的甜寵劇,多數是買賬的。
同樣根據公開資料,2000萬投資的《太子妃升職記》在樂視網獨播創下42.5億的播放量,2000萬投資的《雙世寵妃》在騰訊視訊拿下47.1億的播放量,等等,都為相應的出品方和播出平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成績。
這樣以低成本製作、卻播出效果極佳的甜寵劇,憑藉其獨特的風格與優勢,也成為高顏值、有潛力的新人演員積累人氣及提升商業價值的渠道。
這也成為甜寵劇第二個被資本方所青睞的原因。細數近些年由甜寵劇走紅的新人演員,從《太子妃升職記》中的盛一倫、張天愛,到《雙世寵妃》的邢昭林、樑潔等,再到《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裡的沈月、胡一天,都是因為劇的熱播,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熟知度與自身的人氣。
這樣的趨勢下,甜寵劇在成為眾視訊平臺搶佔女性市場的利器的同時,也成為娛樂經紀方捧新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 啟用片酬較低、面孔青春化的新人演員出演成為了甜寵劇的常態 ,隨著甜寵劇的大火,觀眾對優質作品中人物的喜愛很容易便延續到演員本身。甜寵劇除了利於輸出新演員的同時,也對影視行業人才結構和培養方式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另外,網劇付費時代下,甜寵劇的熱播催生出一批優質的新生團隊,如《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以下簡稱《結愛》)出品方之一的北京造夢機影視傳媒公司。這家成立於2018年4月的公司,在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出品瞭如《結愛》這樣豆瓣評分達7.5的高口碑甜寵劇。
雖然2018年,影視行業普遍反應進入影視資本寒冬期,多數小型影視公司都面臨融資困難的局面,但由甜寵劇打出名氣,以高專業度、優良品質為主的小公司,還是有部分贏得了資本方的青睞。
在2018年1月拿到近億元A+輪投資的小糖人文化,由正心谷資本領投、華新資本與鬆禾資本跟投,此輪融資完成後,小糖人估值已達10億元。
曾經不少人追過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等劇集也是由小糖人制作的。值得注意的是,小糖人的劇集中有不少“青春”元素,在這些劇集中,生動形象地還原了真實的高中情境,考試、打遊戲、帶飯等,這些貼近日常的生活細節,在青春校園劇中更易引起觀眾情感共鳴。而以打造“青春校園劇”成名的小糖人,也因在這一領域的專業度得到了資本方及觀眾的認可。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估值15億,代表作品有《親愛的公主病》、《親愛的王子大人》等的留白影視也是其一。《親愛的公主病》、《親愛的王子大人》這兩部甜寵代表作都是在搜狐視訊播出,也成為該平臺當年主推的劇集之一。
從各個獲得融資且已有所成品的小影視公司近年來所出的作品也可看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代表作或較為擅長的題材型別,如留白影視擅長的少女向萌愛題材、新聖堂影視的美食類甜寵等。
甜寵劇層出不窮,各類小型影視公司又將這一市場在題材與內容方面做了進一步的細分 ,各自專注於一個或少數幾個領域,深耕下去,以細節及代入感取勝、以良心之作獲得觀眾認可與追捧,成為目前甜寵劇內容製作市場的現狀。
甜寵元素將是各類劇集的常客
就IP改編而言,據藝恩資料統計,近年的甜寵劇市場中,IP改編劇的比例也在提高。2016年進入TOP50的4部甜寵劇中,僅有2部是IP改編;到了2017年的7部中,已有5部改編自IP;進入2018年,TOP50的7部甜寵劇,全部都是IP改編劇。可見,IP改編在甜寵劇市場上的競爭力,原小說粉絲的帶動力及對甜寵型別小說影視化的需求度。
以年輕女性向作品集中地,起點女生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文學平臺為例,從熱度小說排行榜可以明顯看到這樣的趨勢。
最初撩動無數少女心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女性處於完全被動狀態的內容型別 ,不再一家獨大。熱度排行上,以男女平等,女性在愛情中與男性平起平坐的內容型別開始出現。
到了後來,“ 小狼狗”和“小奶狗”型別的男孩大受歡迎的時期 ,女性在愛情中處於強勢一方,佔據主導地位的內容型別開始出現。隨著女權意識的覺醒,女性對於愛情題材影視劇的需求開始越來越豐富,對於內容的喜愛也愈加細分化。
藝恩以上述文學平臺為參選書目來源,以網文內容分析(佔比80%)和IP熱度指數(佔比20%)兩大指標對參選書目進行評估的結果來看:
以網文IP改編為主的甜寵劇,以先前發展的現狀為繼,2019年“細分”、“深耕”有望成為甜寵劇內容領域的關鍵詞。
小體量的甜寵劇,混搭多種網感十足的元素,與高甜少虐、無虐的劇情特性疊加,勢必會與其主體受眾的核心需求進一步貼合。同時,甜寵劇的受眾未來有可能進一步細分,從年輕女性細分為校園女生、職場女性,甚至家庭主婦等多個不同人群。在內容上,甜寵劇也會根據受眾的不同,更加垂直,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題材型別的豐富。
在質量上,目前網劇精品化的趨勢下,甜寵劇也必然順應趨勢,在“服化道”的質量、畫面質感等方面做出提升,將甜寵劇浪漫甜膩的特性,進一步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
對於2019年的甜寵網路劇的發展,李敬蕊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到了2019年,甜寵劇仍然會有自己的市場。甜寵市場其實一直都存在,作為“爽片”近幾年由網文改編的較多(因為網文多出“爽文”),網文IP的興起和影視化改編,讓“甜寵”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正如上文所說,現在很多影視劇中,也開始加入了“甜寵”元素。如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再到最近大火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那麼對於這一現象,在2019年還會有進一步的凸顯嗎?
李敬蕊認為, 其實甜寵一直以來都不侷限於網路劇 ,2016年臺網聯播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以及2018年《新版流星花園》、《甜蜜暴擊》等劇集都可以算為典型甜寵劇, 許多偶像劇和甜寵劇的界限其實很難界定 。甜寵劇興起也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帶動,《微微一笑很傾城》是近三年市場上較早受到認可的甜寵劇集。
未來電視劇市場中的偶像劇可能甜寵元素佔比更重。 但從政策上看,國家鼓勵“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目前政策導向都是現實題材。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所以今年主旋律獻禮劇很多,而2019年是建國70週年,現實題材和主旋律肯定不會比今年少。甜寵劇在今年肯定還會有,但劇集市場確實受政策影響較大,而且目前網路劇和電視劇同等稽核標準的呼聲越來越大,廣電對網生內容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 在這一大前提下,甜寵劇有可能在整個網劇、電視劇市場上的佔比仍不會有顯著增長。
即便如此,考慮到女性受眾的觀劇偏好,以及甜寵題材在網路視訊平臺上的受歡迎程度,甜寵題材的網劇在2019年的質量和數量上仍有提高的可能。此外,同樣受觀眾偏好影響,青春、愛情甚至歷史等題材的劇集,也會增加對甜寵元素的偏重,以贏得這部分觀眾的“歡心”。綜合考慮,甜寵劇以及甜寵元素的劇集,在2019年仍非常值得期待。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