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18上半年浪潮在企業級儲存市場出貨量和增速中國第一
日前,IDC正式公佈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儲存系統市場調查資料報告》。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儲存出貨量為67,358套。浪潮儲存出貨量8,414套,居中國企業級儲存(不含監控)市場第一;浪潮出貨量增速106%,5倍於業界平均增速,居中國第一。

【IDC 2018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儲存市場出貨情況】
整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儲存市場出貨量達到67,358套,總容量為7430.5 PB。政府增加了IT投資,金融、教育和衛生也顯示出良好的增長勢頭,並將在2018年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儲存需求變化 構建新資料時代
IDC認為,支援資料經濟發展的新技術不斷湧現,掌握並應用最新技術就是開啟數字經濟未來的關鍵。
這個由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驅動,移動互聯、人臉識別、自動駕駛等新智慧應用不斷湧現的時代,浪潮將其定義為智慧驅動的新資料時代。相比過去以資料庫、檔案、流媒體為主的儲存應用,新資料時代,儲存要面對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產生的資料需求。
新資料時代,資料有三大需求變化。一是PB成為通常的測量單位,一些行業甚至開始出現EB、ZB級儲存需求。IDC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出貨67,358套,單套儲存達到PB級出貨容量的有數百例;儲存叢集容量達到EB級。浪潮目前已出貨的儲存叢集裸容量72PB,在業界領先。二是儲存效能要求更高,某些核心應用已經要求百萬級的IOPS、TB級頻寬;前不久進行的浪潮軟體定義儲存AS13000模擬真實業務環境的測試震撼了業界,整個叢集288節點,其中元資料叢集128節點,系統實測效能達到380萬IOPS、324GB/s聚合頻寬。三是對資料的智慧管理和流動提出高要求,需要對幾百個乃至更多的資料儲存節點提供一體化管理運維並保障資料流動。
軟體定義儲存市場 是未來產業方向
現在資料中心在快速演進,大部分的資料中心都會遵循某個模式來發展。像一些網際網路的資料中心,或者一些高效能運算的資料中心,會做得比較激進。這些資料中心主要是新建的,沒有一些固有的歷史包袱,可以面向未來去更多的採用一些新架構和新技術。IDC認為,軟體定義的基礎設施將深刻影響未來產業的發展。

【浪潮軟體定義儲存AS13000】
基於Scale-out架構的浪潮軟體定義儲存系列,可融合多型別資料,在"All in One"架構下可支援檔案、塊、物件和大資料四種資料服務。浪潮成功部署實施了大量PB級大工程,在中國移動分散式儲存集採中獲得30%份額,預計容量會超過50PB;在某衛星專案實現中國最大規模的軟體定義儲存部署,達到單系統239個節點、72PB容量;在廣電總局,AS13000持續部署超過10PB容量。
SAN儲存 穩健增長
IDC預計,未來5年,儲存市場將繼續顯示穩健增長(CAGR增長為9.8%),總容量可能達到約90 EB。政府、金融、電信仍是主要投資者,教育和醫療也將顯示出巨大潛力。
對於關鍵業務來說,使用者廣泛採用基於FC協議的SAN儲存,SAN儲存已經在幫助使用者解決關鍵業務的資料管理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IDC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FC儲存出貨量24,467套。同時,企業級儲存市場,混快閃記憶體儲在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份額為33.5%,仍佔主導。
在基於FC協議的SAN儲存領域,浪潮儲存2018上半年出貨量2,293套,主要包括智慧儲存G2系列和智慧全閃G2-F系列,承載關鍵業務資料。目前,浪潮儲存已在廣東省高階人民檢察院專案、25PB華中科大腦科學研究專案、重慶國土專案、郵儲銀行專案部署,金額都達到千萬級,實現金融、能源、政府、教育等行業的規模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