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資料盤點美妝潮流趨勢
題圖來源: unsplash
幾天前,有個同事跟我科普「凍乾粉」、「素顏霜」:不同於「口紅」、「面膜」等傳統品類,這都是美妝圈裡最近被熱炒或冷炒的新概念。她還說,美妝圈每週都會有無數新概念湧現,無數老概念被遺忘。但其中有一部分新概念,先在微博小紅書這樣的社交網路慢慢擴散,然後某天忽然爆開,導致淘寶天貓上無數商家蜂擁而至,最後成功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成為獨樹一幟的潮流引領者。最成功者比如「神仙水」、「小黑瓶」等,不僅成為品牌的門戶打手,更是無數微商、小品牌的追隨物件。

聽到這我想,如果能 通過社交網路先人一步知道美妝圈哪些概念沒準要火 ,豈不是很有用? 作為品牌方 可以瞭解市場反饋、提前佈局優化策略, 作為競品 可以針對性阻擊, 作為美妝愛好者 可以提前囤貨小賺一筆, 甚至作為吃瓜群眾 也可以走在fashion最前沿以作為談資。
然而,「扒社交網路對某圈新概念進行火鉗探測」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也許,你可以關鍵詞搜尋。 但是你都不知道哪個關鍵詞會火,怎麼搜尋?
也許,你可以依賴你關注的本圈達人朋友。 但這些達人也不是機器人,會有打盹兒漏掉圈裡那些新概念的時候,更何況沒朋友怎麼辦?
再也許,你還可以檢視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或「熱門榜單」, 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一個詞——「買熱搜」?
所以我們是怎麼辦的?
三步:1. 找到池塘中某類魚的聚集水域;2. 炸魚並過濾;3. 通過一定的標準篩選最大的那些魚。
所謂池塘,就是社交網路上的浩瀚文字;所謂魚,就是我們要找的各種各樣的美妝概念。
炸魚的池子是2019年頭兩週的所有原創微博,數億條微博,話題包羅永珍。
我們要找到美妝相關「水域」。這片水域的特徵是:博文提及美妝品牌、美妝人名、或美妝常用詞彙。雖然這些博文常常不帶美妝標籤,我們還是能用以上特徵把它們挑出來。這組特徵號稱「美妝行業知識圖譜」。這樣縮小包圍圈,我們聚焦到一片400萬條原創微博的「美妝魚水域」。
因為我們是想從使用者自發討論的內容(UGC)中,發現美妝圈潮流走勢的一些端倪,所以我們對所有微博內容進行NLP(自然語言處理)後,先去除想摸魚的疑似水軍(「假魚」)和抽獎轉發(「怪魚」),再對剩下的微博進行定量語義分析挑出關鍵詞,用「關鍵詞熱度」作為衡量大魚小魚的指標。
熱度是這樣計算的:我們對關鍵詞出現頻次、詞頻佔比、和環比增長率進行加權彙總,得到關鍵詞熱度指數。一水雷下去,過濾完後我們收穫了這樣一筐熱詞:

看看這筐魚,有沒有覺得有的在情理之中,有的讓人感覺怪怪的?
「年貨、卸妝水、相宜本草、美寶蓮、紀梵希、雅詩蘭黛」這些並不奇怪,但是「男明星、王者、榮耀、臘八、藏紅花」這都是些什麼鬼?
我要看看這些莫名其妙的熱詞是什麼暗潮洶湧。
潮流1:#男明星香水彙總#
關於各位男明星都使用什麼香水的微博成為了本週的最熱美妝內容,「香水」也隨著各位男明星私物的彙總曝光,成為了各位的討論熱點。

有意思的是,儘管這條最多轉評讚的微博沒有帶上hashtag(標籤),但這個話題的出現在兩週內引發了近千條原創微博的相關討論。相比之下,這兩週提及女明星楊冪的原創微博也就不到300條。
數以萬計的粉絲在這個話題下找到了自家愛豆,討論起愛豆以及他所用的香水。
通過分析粉絲受眾群體來選擇正確的、符合自己品牌形象的合作明星,這真的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不是代言人,用香水的明星與香水品牌也會互相影響、增添形象,在一次次這些粉絲或自發或非自發的討論中。
各大香水廠商看到這,是不是有所啟示呢?
潮流2:臘八?
看到「臘八」這個詞,本以為是哪個品牌搞了一個成功的臘八活動,或者是很多品牌都在臘八搞活動,不過搜尋相關微博發現,居然是因為TFBOYS王俊凱發了一條微博:

而一看原始微博才發現,王俊凱的粉絲們在轉發這條微博的同時,帶上了tag #王俊凱蘭蔻彩妝與香水大使#,將轉發後微博歸入美妝相關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臘八」一詞的熱度。

不過,如果經過了深度去水後,再從使用者參與度、傳播度、品牌滲透度等多個角度分析,蘭蔻與王俊凱的活動是否成功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嗯,一個想講給蘭蔻聽的故事。
潮流3:王者榮耀 & M.A.C
僅從自發的真實討論來看,本週美妝圈裡最成功的品牌營銷事件非MAC莫屬,魅可竟然跨界聯合王者榮耀推出了幾款口紅,該事件不僅熱度很高,還引發了極多的原創微博自發討論。

這是MAC首次與網路遊戲合作推出產品,但並不是美妝與遊戲的第一次跨界合作。早在去年6月,美妝零售巨頭絲芙蘭宣佈與GIRL GAMER女子電競節合作,就引發了不少的關注。
這次MAC和王者榮耀的跨界營銷,看起來確實是戳中了不少女性玩家的癢點。
潮流4:藏紅花、松茸
本週,忽然出現了大把的微商開始販賣「藏紅花」相關的產品:

特別是「藏紅花松茸面膜」,雖然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也不清楚,有用過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說說:

不過,對於直接貼在自己臉上的東西,大家購買的時候要擦亮眼睛哦。
如上所述,這次的潮流捕捉只取出了一小部分的熱詞進行淺層的探索,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值得挖掘的詞,由於時間有限,就不一一詳說了。
這次探索的重點並不在於把美妝相關的微博熱搜給拼起來,而是在嘗試一個方法:不需要大規模人肉,就能快速蒐集到值得關注的潛在熱點,特別是那些使用者自發熱烈討論的話題,達到一種 「人在家中坐,洞察天上來」 的效果。
不過搞了這麼幾次美妝相關的研究,港真,我已經不是半年前那個連眼霜和bb霜都不知道有什麼區別的我了,雖然我現在還是連洗面奶都不用,但我現在基本可以和辦公室的女同事談笑風生,並隱隱有成為辦公室的美妝風向標的勢頭。

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興奮而(劃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