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再生事端 司機騷擾乘客 僅做封號處理
自8月末滴滴順風車下線以來,不少成為為了出行的便利性,開始選擇其它品牌的順風車業務,其它網約車品牌也將此次滴滴順風車下線當做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力推廣旗下順風車業務。
9月19日,瀋陽一位李女士在晚間搭乘嘀嗒順風車時,遭遇乘車情況與訂單不符,順風車司機同一行程接了2個順風車訂單。在和車主發生爭執以後,遭到了車主的辱罵和騷擾,並且在行程結束以後,順風車司機還將李女士的個人資訊在網路上進行傳播,讓李女士遭受網路暴力。
騷擾事件發生之後,嘀嗒出行於9月20日釋出宣告,表示已經對車主進行永久封號處理。
9月23日,嘀嗒出行再次釋出了一份較為詳細事件宣告,宣告中嘀嗒出行再次表示已經對車主進行封號處理,並倡導司乘雙方文明禮貌、關係平等、共建和諧包容的平臺文化。
此次順風車事件當中,對於騷擾事件的處理行為,嘀嗒出行三番五次提到了已經對司機進行了封號處理。對此有網友表示辱罵和騷擾已經構思刑事犯罪,嘀嗒出行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將事件詳細情況上報公安部門嗎?難道僅僅只是封號就能撇清嘀嗒出行所負的責任嗎?
我們在《程維的眼淚 道出了滴滴的困境迷茫》一文中提到過“滴滴發展的過程中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內部體系提升跟不上規模擴張,就像靈魂跟不上腳步。”企業文化的缺失,是滴滴對安全事件淡漠的主要原因,而此次嘀嗒出行的應對方法,與之前的滴滴有多少相似之處,不用我們多說。
滴滴順風車下線,缺失給了其它網約車品牌很多機會。但是消費者希望的是其它網約車品牌能夠補足滴滴出行所犯的過錯和存在的弊端,而不是重新打造出一個滴滴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