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該如何找到人生的出路?

現代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除了工作和休息,還要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如果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稍有不慎就會被同齡人拋棄。
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別人,然後再影響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是焦慮自己的工作,就是焦慮自己的未來。
很多人都是背井離鄉,離開父母來到大城市打拼,邊解決著溫飽邊追逐著夢想,然而現實所有的挫折和焦慮,都只能默默的嚥下肚裡。
你想要加班加職加薪,就沒有時間去讀書學習。你比任何人都渴望財務自由,但就是沒有果斷離職創業的勇氣。
迷茫的根源恰恰來自沒有增長,不知道取捨。對於一個有野心的人來說,失去目標而變得不知所措,遇到了成長的瓶頸,無論你是月薪三千還是年入百萬,你一樣會迷茫。
高中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很純粹,那就是考上個好大學,拼命的努力取得個好成績,所有人都在埋頭刷題,那時候的迷茫,現在看起來就是一種矯情。
大學的時候,絕大多數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就跟著身邊的人考證考研,以為這就是最好的出路,不過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而已。
有的人在大學期間出書實現了經濟獨立,卻是以捨棄社交的代價換來的;有的人生來就被父母鋪好了路,根本就不知道迷茫為何物。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公平,只有知道每件事的利與弊,你才有可能在取捨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公平”。
從這個角度來看,迷茫是件好事,最起碼你比別人更有上進心,而那些無論做什麼都心安理得的人,不太會抓得住自己人生的機遇。
如果你在讀大學,而且喜歡自己的專業,就要努力提高成績,去拿更多含金量高的證書,參加各種競賽獲獎,為自己畢業找工作加分。
如果你在讀大學,但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就去招聘網找找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崗位,學習這個職位要求的技能,儘可能爭取到實習機會,沒有報酬也沒關係。
畢竟,你越折騰自己,折騰得越厲害,機會就離你越近。只要能找到讓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的領域,之前付出的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已經畢業了,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太大意義,那就馬上做好跳槽的準備,因為真正能讓你大展拳腳的時間就那麼幾年,你往後拖得越狠,你肩上的負擔就越重。
你要馬上去了解自己喜歡的崗位,判斷這個行業的增長性和天花板,只要目標明確,就準備開始轉型。
不懂得取捨的人,生活自然可以對付著過下去,你是怎麼對付生活的,生活就怎麼對付你。
捨棄一些別人認為你該擁有,而自己不那麼想要的東西。
斷舍離的人生,其實就是一種開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