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新勢力湧入 BAT蓄勢轉型抗戰下一個十年
對於網際網路行業來說,201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整個行業伴隨著革新,變動,前進等動向。網際網路新秀,諸如美團,小米,趣頭條等紛紛上市搶佔僅存資本資源。網際網路前輩BAT倍感衝擊,紛紛做出大調整,應對未來十年。
來自新秀的力量
隨著網際網路市場飽和,市場和人口紅利趨於乾癟。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變的急躁不安。2018年註定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太多的新秀公司崛起。誰也不曾想象一個三年而已的拼多多上市之後市值直接對標京東。在多個行業野蠻發展之後,於2018年交出了完美的答卷,B站上市、愛奇藝上市、虎牙上市、映客上市、趣頭條上市、美團上市、小米上市……在這些新秀紛紛“秀肌肉”,今日頭條跟騰訊爭奪使用者,拼多多跟阿里京東爭奪使用者已經成為現實。
BAT深度調整應對未來十年
阿里:看齊線下 發力新零售
以電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在線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隨著線上零售的紅利消失,阿里不得不彌補自己線下不足的缺點。可以看到,自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後,阿里積極開展線下運動。近兩年,蘇寧、銀泰商業、百聯集團、大潤發、三江購物、喜事多等諸多傳統線下消費場景接連線入阿里投資版圖。
不僅如此,在技術層面阿里也是逐步升級。11月26日,阿里集團CEO張勇發出全員公開信。一向不囿於既有之地的阿里,正在加速組織裂變: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慧,加強技術、智慧網際網路的投入和建設;天貓升級和裂變為大天貓,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和充實領導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業作業系統。張勇順勢勾勒了這番圖景:從實物電商到數字電商(大文娛)、到新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務,阿里要打造一個相互協同、不斷擴張的“數字經濟體”;同時不斷完善金融、物流和雲端計算等基礎設施,為這個經濟體提供越來越強大的“阿里商業作業系統”。
百度:立足資訊流 押注人工智慧
當人工智慧大潮來襲,百度無疑是抓住最早機會之一的科技企業。傳統印象中,百度是一家搜尋公司,其資訊流才是最根本的營收方式。如今,這一天秤正在偏移,百度將重要的資源偏向於新技術人工智慧,但FEED資訊流仍是吸金牛。百度三季度營收2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淨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56%。綜合來看,移動端收入佔比進一步上升,已佔八成,體現了“搜尋+資訊流”這一百度雙引擎保持強勁增勢。
但百度將更多的錢砸入了人工智慧,據百度創始人李彥巨集介紹,百度在過去五六年對人工智慧的投入巨大,僅在研發上的投入就高達200億。但是結果也是喜人,可以看到百度已經成為國內人工智慧界的領頭羊,實力甚至可以與谷歌,微軟等企業比拼。以Apollo為基礎的自動駕駛平臺,創造出L4級別量產車。阿波龍已實現萬人試乘,執行一萬公里,保持安全零事故。使用者提供的8000餘條反饋,也幫助阿波龍持續迭代和進步。智慧語音方面,10月份,中國市場有超過1.5億的智慧裝置搭載了DuerOS系統。
騰訊:立足社交遊戲 推動數字化產業持續發展
以產品理念著稱的騰訊,在過去十年裡,依靠遊戲和微信的兩張王牌,騰訊過得非常佛系,在投資手段上也更傾向於資本投資而不是戰略結盟。9月騰訊在這次調整中將原有的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社交網路事業群 、網路媒體事業群整合成為了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同時保留微信事業群和互動娛樂事業群。騰訊對自己的優勢領域整合升級也不忘將短板廣告業務抓出來完善。將社交與效果廣告部與原網路媒體事業群廣告線打通成立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
騰訊馬化騰表示,這是一次面對未來的進化,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主動革新與升級迭代。作為一家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騰訊此次戰略升級旨在主動擁抱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產業融合和升級,通過社交、內容、技術的戰略性梳理與融合,為使用者提供更好連線和內容服務,同時更深層次地推動數字產業生態的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