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首先你要知道使用者的願望清單
隨著社群的不斷火爆,社群運營這個職業也迅速興起,如新媒體運營一樣。
無數人對於這個新興起的職業名詞產生了探索,但也和新媒體運營一樣,在經過一段入職後的磨練,忽然發現這個領域也是平淡無常,正如新媒體的寫稿、排版、釋出。
所謂的社群運營,只不過是把一幫潛在消費目標幫使用者集中到了一起。
做了一年半載的社群運營,也仍然是停留在給使用者發發禮物,促進活躍的階段,對於產品幫助甚微。
沒有完全啟用社群價值,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啟用社群的需求。
1
首先我們要提問自己幾個問題:
- 社群運營的目的和目標是什麼?
- 社群運營的使用者渠道是什麼/使用者畫像?
- 社群存在的優勢有哪些?
- 同類社群存在的劣勢有哪些?
- 如何盤活劣勢點?
接下來我們要明白社群的五大需求機制:優質內容、謀求福利、尋求幫助、社交慾望、彰顯價值。
如何解決社群的五大需求?
1. 針對有效內容做優質篩選評比處理,引發優質內容產生更多的有效價值。
2. 明確使用者可以獲得短期價值和長期價值,一定要有真實可執行的方案,針對不同使用者描述不同利益價值,向一般農民講解股本收益和向資本家說果品產量都是不可取的。
3. 給予使用者最大價值的入群尋求幫助,第一時間回覆或代接回複用戶反饋的內容和使用者需要幫助的問題。給予社群使用者最大價值的尊重,如果不能及時和逐一解答,一定要做好事前工作。
4. 社交的門檻加強與開放,增添入群門檻和做好群組分類,類比交叉運營,拒絕社會大染缸,營造良好的社群運營環境。
5. 將使用者變為社群管理的一部分,在社群運營過程中,多留給使用者可發揮的空間,建立激勵機制,彰顯使用者在社群中的地位和存在價值。
2
回到正題:
社群運營是為了配合產品的使用,並將使用者引入到產品當中來;社群建立的目標始終是圍繞“產品”的,無論你的產品是實物產品,思想或者某一訴求物件。
在社群運營之前,首先要明確和建立與使用者的一種連結機制。
它可以是情感連結,還是興趣連結,亦或是福利價值連結,這對於制定社群五大需求很有幫助,同時也是突出社群的優勢所在。
例如:小米的粉絲社群在建立之初是基於手機發燒友的一個產品體驗,而公司的基點是利用這批愛好者,通過產品體驗這個基點製造一個小型的測試體驗環境。
快手與使用者的社群連結點是情感,讓快手使用者可以在小範圍的圈子當中,感受一種大我的所在,以老鐵666的形式達到自我情感的宣洩。
所以, 明確與社群使用者建立連結的基點是關鍵所在。
在明確社群的建立基點之後,你要解決的是給使用者製作一份他的願望清單。
使用者加入社群一定是不斷滿足慾望的過程,故此你要針對不同時期的使用者,為他針對不同的願望目標。
3
下面是一張使用者願望的腦圖,當然這只是一個毛坯,還需要大家的補充。
這裡的願望我們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階段:
短期願望——福利
使用者在步入一個新環境社群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會顯得異常收斂,動物的本性是對陌生環境的牴觸,而消除這種牴觸的最好方法就是福利。
對於福利的定取我們要採取最簡單粗暴的形式就是錢和禮品,只有食物才能激發動物的原始慾望。
人也不例外,沒有任何人會拒絕食物——除非他是甘地。
這個階段我們與普通運營社群的發放無意,以簡單的活躍方式篩選,對於非常活躍的人,我們為他投放食物的獎勵。
對於潛在活躍的我們做的是認真觀察,他們的活躍行為是什麼。同時不要認為活躍的人就是你的潛在使用者,真正可以稱之為使用者的往往不會屑於低層次的活躍。
通過滿足使用者福利的願望,你可以獲得一定基礎的社群使用者聚集。
中期願望——體驗
在使用者初步的熟悉這個環境後,假活使用者與沉澱使用者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積累;而在這個階段是要過濾使用者,可以通過任務的方式進行高額福利和自身產品的體驗,投放到使用者的願望欄當中。
產品的免費體驗可以讓一部分使用者瞭解和深入體驗產品,而你給他們設立的任務可以是寫一段使用者體驗,也可以是完成某種宣傳。
當然此時為了滿足每個人的慾望需求,體現公平性與差異化共存,我們要給社群使用者設立共同目標和個人榮譽目標,如同一個遊戲的公會,精英玩家可以參與到公會的副本開荒與物品分配,而公會成員使用者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獎勵分成。
社群不是因為某一個人而聚集,如果這個人走社群倒了就不能稱之為社群,他們會是帶動社群驅動的重要條件而不是全部條件。
共同獎勵與個人榮譽並存,也是激發使用者活躍的重要條件,同時也為那些為社群做出小額貢獻的補償,補償的方式可以以適當的(專為這部分使用者設計的)產品優惠作為回饋,同樣也可以選擇簡單粗暴的福利形式,如完成某一節點目標後全員瓜分獎勵或全員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
借用徐老師的一句話:
人人渴望加入大群,人人都想做小池塘的大魚。
為了目標而去努力,通常會使人勞累,為了目標而去遊戲,通常會使人感到樂趣。使用者想要嘗試的體驗不僅是產品還有完成目標的樂趣。
高階願望——平臺
在使用者完全熟悉和了解社群后,這部分用已經成為精英分子,並進入獲取高階願望的階段,而這類使用者已經不能簡單的稱之為使用者。他們的一點一滴將和產品產生關聯,所有的產品最終訴求點仍是人,而人也恰好是最有價值的產品。
如小米的粉絲社群不僅是小米手機的重要使用者,同時也是支援小米產品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價值更像是每款產品的幕後推手,也可以稱之為小米最有價值的產品。
B站也是如此:使用者生產的內容,使用者的UP主,是B站產品價值的重中之重。
使用者的高階願望不僅是產品賦予給他的福利,而是使用者可以通過產品達到自己價值的最大化輸出,激發一個人的簡單活躍可以通過解決溫飽問題來實現。
而讓使用者的能力在社群當中施展,你要做的是將產品與個人價值最大化的融合,通過實現使用者的中期願望。
我們可以簡單的將使用者進行升級,發現使用者的不同尋常,產品的需求點總會符合一定使用者的訴求點,運營社群所要做的不僅要讓使用者成為和社群的擔當者。
同時也要讓使用者成為產品的宣傳者,或者變為宣傳的一部分,產品的代言不僅僅是名人效應,還有使用者的烘托。
通過實現使用者的高階願望還可以成為平臺的重要驅動:
- 直播平臺的火爆發展,是因為即滿足了普通使用者的娛樂需求又高階使用者的價值收益;
- 公眾號的火爆讓人人都成為了一個有夢想的作家;
- 抖音的風靡不僅是因為自身的演算法,還給予使用者想漣漪效應一樣不斷的擴散自己的魅力。
- 網易雲音樂不僅僅是自身的產品過硬,還有平臺獨立音樂人的魅力和使用者的動情留言。它的宣傳仍是通過使用者來彰顯產品的價值,而也通過此過程使社群(使用者)產生裂變。
為使用者製作一份願望清單是社群好運營的一個簡單方法,在制定社群規則的時候可以嘗試運用這種方法,畢竟群規不僅僅只是規範群成員的制度規則,更是激勵他們活躍與成長的一種手段。
人的慾望是不斷變化的,作為一名社群運營者,要隨時掌握使用者的慾望需求。想要管理使用者,首先要做的是理解你的使用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