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為什麼要開放配送平臺?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為進一步繫結商家,讓美團外賣成為其指定、也可能是作為唯一的配送渠道,目的是提高變現率。
為獲得更高的變現率,美團點評正進一步與商家繫結配送服務。
5月6日,美團點評宣佈開放配送平臺,將品牌升級為“美團配送”,但其具體的配送業務仍為外賣配送、即時配送、跑腿等業務。所謂開放平臺,更多在於與平臺上的商家繫結服務,讓美團外賣成為其指定、也可能是作為唯一的配送渠道。
今年以來,美團點評和餓了麼多次被曝出強迫商家“二選一”——要麼美團外賣,要麼餓了麼。1 月,餓了麼遭黑龍家多家商家聯名舉報其“二選一”;3 月時自媒體平臺柒財經曾報道稱,美團點評在浙江、海南因外賣上的不正當競爭,被工商部門處罰 25 萬元。
根據美團點評宣稱,目前已與家樂福、中國連鎖餐飲集團、百果園、多點、叮噹快藥達成合作。可以看出,已經合作的商家主要提供食雜生鮮、藥品等消費者日常消費頻率高的商品。
先壟斷市場、再提價,是現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故事,比如滴滴出行、Uber、攜程等。幾乎壟斷了餐飲外賣市場的美團外賣、餓了麼也處於提價的階段。今年 1 月,多家媒體報道稱餓了麼、美團外賣開始提高外賣商家抽成比例,其中美團外賣從 2016 年開始上調與商家之間的抽成,佣金率從 15% 到 18% 再到 22%,一些地區達到了 26%;餓了麼也被報道稱提到了 26%。佣金是外賣平臺主要收入,在美團的收入結構中一直佔據超過 80% 的比重。

而提高佣金率必不可免。從美團點評財報資料來看,外賣成本壓不下來——從2017 年的 193 億元,擴大到 2018 年的 329 億元,其中主要是騎手開支、2018 年騎手成本佔外賣銷售總成本的 93%。在不考慮美團點評打車、共享單車等其他業務的情況下,其未來盈利空間還是存在的——向商家、消費者提價。
對商家和消費者的議價能力,則在於平臺有更大的規模——增加消費者,帶來更多流量,以吸引商戶入駐或者要求商戶“二選一”。而隨著商戶的增加,提供的商品品類更豐富、全面,又能進一步彙集消費者。在這樣一個良性的迴圈裡,交易規模增加,交易量也會提升。對平臺來說,交易規模越大,變現的可能性也越大。
通常,我們用變現率(收入/交易額)來衡量電商平臺的變現能力。美團外賣的變現率從 2017 年的 12.29% 提升至 2018 年的 13.49%,但具體到季度來看,去年四季度為13.7%,環比三季度的 14% 略有下跌。

美團現在開放配送平臺,看似為商家提供的更多服務,但實際為了增加對商家的議價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變現率。
競爭對手餓了麼,在併入阿里的新零售板塊後,其旗下的蜂鳥配送員除了外賣以外,還承擔了一些阿里系——健康、商超等以及星巴克等合作伙伴的物流業務,同時也為食品、醫藥、商超日用、鮮花、生鮮等商品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只不過,在目前的配送市場、尤其即使配送市場裡,除了餓了麼,美團點評面臨的還有京東物流、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在電商消費增速連續12 個月放緩後,它們也正在進入以及擴大自己的即時配送市場。對於商家來說,他們也有一定的選擇權。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