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噹噹:拒絕騰訊求愛,如今75億賣身海航泡湯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2 14:19:29
“成在於保守,錯也在於保守。”
這是李國慶2016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自己和妻子俞渝創業以來的反思。
在他們手中,噹噹網曾輝煌一時。過去十多年,有不少巨頭曾向當當表示愛意,希望入股“聯姻”,一起做大做強,但都被李國慶一一拒絕。
亞馬遜、百度、騰訊……大部分時候,都是創業者找它們“要錢”,可它們主動找上當當時,卻都被潑了冷水。
時過境遷,噹噹的地位大不如前,也已經從美股退市,面對“求愛者”,也不敢那麼“任性”了。今年3月,海航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準備以75億人民幣的高價收購噹噹,噹噹也同意了。
但就在19日晚上,這樁婚事突然“告吹”。
海航噹噹,好聚好散
先來看看噹噹與海航的“戀愛”過程。
去年10月,曾傳出海航擬收購噹噹股份的訊息。當時,李國慶親自發微博闢謠。可是,到了1月份,海航集團的子公司天海投資(600751,SH,現“海航科技”)的停牌公告,再次讓大家浮想聯翩。公告稱:1月15日,天海投資的控股股東——海航科技集團決定啟動重大資產重組。
到了3月9日,天海投資與噹噹的關係終於公開。當晚,天海投資釋出的繼續停牌公告,首次披露了這次重組的標的——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噹噹科文”),以及北京噹噹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噹噹網”)的相關股權。
一個月後的4月11日,噹噹和海航方面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而噹噹的身價也得到初步確認:噹噹網100%股權和噹噹科文 100%股權整體預估值為75億元。
而且,根據重組方案,噹噹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和俞渝夫婦得不到一分錢現金,而是上市公司股權,而且,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噹噹的控制權,而且也不再擔任董事以及高管,並逐步退出實際業務管理。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5月底的重組說明會上,俞渝、李國慶兩位創始人並未露面,由噹噹網助理總裁張巍代表出席,這時候天海投資已經更名為海航科技。在現場,張巍用“讀萬卷書用噹噹,行萬里路靠海航”的詩句大秀恩愛,海航科技董事長童甫在一旁頻頻點頭。
在網際網路上,秀恩愛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4個月後,海航科技宣佈終止收購噹噹。
其實,最一開始,很多人就不看好這樁“婚事”。因為,2016年9月,噹噹網私有化時,市值僅5.56億美元(按現在的匯率算,約38億人民幣),不足2010年上市時市值的四分之一,但海航科技卻開出了75億的高價。
不過,海航科技收購噹噹,自己並不需要支付現金,支付給噹噹股東的現金來自配套募資。
對於終止重組的原因,昨晚,海航科技只泛泛地給出了一句話,目前資本市場等外部環境較預案披露時已發生較大變化,且公司未就合同的履行情況等事項與交易對方達成一致意見,繼續推進本次重組面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隨後,噹噹在官方微博上作出了迴應,其中一句話值得玩味:海航是令人尊重的集團……但發展過程中目前存在流動性困擾。
亞馬遜、百度、騰訊,全都被他拒絕
從創業至今,不斷有巨頭向當當表示愛意,但都被拒絕了。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噹噹比阿里、京東起步更早。和美國亞馬遜一樣,噹噹是靠做圖書電商起步的。
大學畢業之後,李國慶下海經商。隨後把目光鎖定在圖書出版領域。但是,直到去了美國,體驗了亞馬遜網上購物的便捷之後,終於嘗試在網上賣圖書。1999年11月,噹噹網創立。
剛創業沒多久,李國慶就遭遇了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的考驗。所幸,噹噹還是拿到了不少融資,得以繼續發展,而且越做越好,而且很快就引起了亞馬遜的注意。當時,亞馬遜想用1.5億~2億美元收購噹噹,李國慶夫婦沒有答應。
2010年12月8日,噹噹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基於線上業務、在美國上市的B2C網上商城。而這個時候,京東才上線圖書業務,兩年之後,天貓才有了圖書板塊。
但在,噹噹於2010年美股上市後,市場環境迅速發生變化,各路電商崛起。有統計顯示,麥考林、噹噹、唯品會、蘭亭集勢、聚美優品、京東、阿里紛紛赴美上市。尤其是京東和阿里“贏家通吃”,噹噹逐漸落了下風。
2013年,百度提出入股噹噹網,但最終因為佔股比例及交易價格沒談攏而作罷。2014年,騰訊也曾有意入股噹噹網,但按李國慶的話說,雙方在理念上有分歧,“他們(騰訊)堅持用鉅虧燒錢把競爭對手幹趴下,我說資本狂奔沒有構建出任何資本優勢”。
但後來,李國慶還是後悔了。
2016年,他接受《時代人物》採訪時稱,“大家都說抱BAT粗腿,我們是最有條件抱的,我們恰恰沒有,甚至拒絕了騰訊的入股,這也是犯了一個錯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歡迎關注商界網公眾號(微信號:shangjiexin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