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比肩阿里的電商巨頭:拒絕騰訊,亞馬遜招安,今75億出手又泡湯

雙11剛剛過去,馬雲的天貓拿下了2135億元的銷售成績,比去年增長了27%。自從天貓創立了雙11購物節後,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整個線上,包括線下商家的全民促銷節日。現在甚至連國外商家都紛紛“蹭熱度”積極參與雙十一促銷活動。據CNBC報道,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雙11的交易額已經超過了美國兩大購物狂歡節“黑色星期五”和“網路星期一”的交易總額。
作為最早一批創業的電商巨頭,馬雲的阿里巴巴已經牢牢的坐穩了國內電商霸主的位置。根據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最新報告顯示,阿里巴巴已經佔據了國內58.2%的電商市場份額,撐起了整個中國電商的半邊天。如今阿里巴巴估值超過3700億美元,年營收突破2500億元,是全球第二大電商平臺,僅次於美國的亞馬遜。馬雲從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至今,憑藉著獨到的眼光和堅持,已經帶領中國電商走到世界前列,也讓阿里巴巴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企業。

馬雲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因為他“投資了未來”,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他早早的佈局開始做網際網路電商,搶佔了第一波電商紅利。但是同樣和阿里巴巴同時起家的另一家電商巨頭,曾經它的實力完全不輸阿里巴巴,如今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這就是曾經叱吒中國電商行業的“噹噹網”。大多數人都知道國內的天貓,蘇寧,京東;但是已經越來越少人記得曾經的“噹噹網”。近日,噹噹網CEO李國慶接受了網易的採訪,讓這個曾經的電商巨頭再次的讓大家所提及。
噹噹網創立於1999年,與如今亞洲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同一年誕生。早年的當當網就是一家專注於賣書的電商平臺。噹噹網CEO坦言,噹噹網經歷的第一場行業大戰就是和馬雲的淘寶打起來的。如今在電商平臺上,我們可以買到幾乎所有東西,甚至連生鮮海產品都可以網購;但是在早年,由於物流和整體配送體系的落後,很多物品在網購上受到了限制。圖書就是當時大家公認的最適合網購的產品,淘寶也看中這賣書的市場。

李國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時淘寶規定,2002年前高管離開淘寶的,不許去噹噹網,一年內不能到噹噹網等等。”李國慶還表示,淘寶連續4年,年年開會研究怎麼打敗噹噹。不過當當網創業前15年經過了和淘寶,亞馬遜,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大戰,仍然沒有被打敗。雖然堅持“活”了下來,但是隨著電商市場的發展,堅守著賣書的當當網,似乎慢慢沉浸下去。噹噹網後來轉型不做只賣書的電商平臺,涉及包括數碼,美妝,家居,服裝,母嬰等綜合電商平臺。但是即使轉型做綜合電商,噹噹網也沒能殺出一條血路;直到現在,這家和阿里巴巴同時“出道”,卻僅有10億美金左右的市值。
許多人認為,“噹噹網天生一手好牌,被打爛了”。當年,參照美國亞馬遜線上銷賣書的模式,李國慶兩夫妻在國內成立了噹噹。有句話說得好,“坐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噹噹網很好的踩中了國內電商的紅利,以300%的增長速度在成長,即使是經歷了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噹噹網仍穩穩堅守200%成長速度。但是一到電商群雄崛起的時代,噹噹網卻不行了,相繼被京東,蘇寧,天貓,唯品會超越。

噹噹網落到如今的處境,其實最致命的一點還是“保守”。噹噹網堅持做好圖書,雖然有進軍其他領域,但是一直把自己定調成一家“賣書”的。雖然圖書市場不小,但是即使拿下全部圖書市場,也就幾百億。除此之外噹噹網不刷單,不打價格戰;融資燒錢更是非常謹慎,用傳統生意人的觀點來做電商。面對電商大佬們的燒錢遊戲,李國慶自己也坦言,“讀書人搞電子商務,難免比草莽出身的手筆小一點。”
過於保守的李國慶還錯過了兩次巨頭的“橄欖枝”。在2003年,美國亞馬遜看上了噹噹網,決定花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在當時來說2億美元已經是一筆鉅款了,但是噹噹拒絕了。到了2014年,騰訊也希望收購噹噹,還是被拒絕。多次可以套現上岸的李國慶身上還是“書生氣”太重,一直堅持著。直到今年決定75億的價格出手給海航,最後卻被海航“退婚”。

雖然和阿里巴巴是“同屆”電商巨頭,但是創始人的性格就註定了當當網只能做一家小而美的“賣書”電商。
免責宣告:掌中額度釋出的作品如涉版權等問題,請儘快聯絡我們(吱付寶生活號:掌中宜賓)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