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阿里的新零售之謎和騰訊的產業網際網路之變

有關新零售到底是什麼的話題,人們已經爭論了很久。直到現在,我們都不能給新零售以明確的答案。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現在的新零售發展呈現出多種業態。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新零售到底呈現怎樣的業態,網際網路技術都不再是它的主要驅動力。一個由全新技術建構而成的全新商業帝國正在形成,而處於這個商業帝國王冠上的正是那些在網際網路時代業已實現先發優勢的巨頭們。
對於新零售,人們總是會把它和電商聯絡在一起看待。很多人會把電商時代看成是網際網路技術深度影響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時代,C端使用者是電商時代的主題;反觀新零售時代,人們則更加側重於用新技術來改變B端行業,就連馬化騰都說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會經歷一個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期。從這個角度來看,新零售時代是一個以B端使用者為改造物件的時代,誰抓住了B端使用者的痛點,誰解決了B端使用者的難題,誰就能夠笑傲新零售市場。
我們看到以阿里、騰訊和百度為代表網際網路巨頭早已開始了賦能B端使用者的戰役,通過不斷加大新技術方面的投入,為B端使用者提供所需的技術和服務,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從B端使用者身上找尋新的突破口。無論是資本佈局還是技術賦能,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將產業發展向B端使用者轉移。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對於B端使用者需求改造是否徹底與全面直接決定了未來新零售的成敗。
新零售風口下,B端行業將會發生新的改變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在新零售時代,以網際網路巨頭為代表的入局者們會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B端行業上面。同樣地,隨著入局者的不斷增加以及賦能的不斷深入,一場由B端行業深度改變所引發的全新變革將會由此開啟。同網際網路時代的C端使用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樣,未來的B端行業同樣將會開啟一場與傳統自我訣別的道路。
B端行業的驅動力將發生深刻改變。 我們都知道,B端行業的自我驅動力在網際網路時代其實並未發生真正的改變,在網際網路時代,B端行業真正改變的僅僅只是獲取C端使用者的渠道和途徑而已。很顯然,這種發展方式在C端使用者並非一種稀缺資源的時候將會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而當C端使用者消耗殆盡的時候,B端行業的發展動力勢必又將面臨新的困境,當前,我們看到的C端使用者活躍度不高等現象其實都是B端行業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做導致的。
新零售時代來臨之後,網際網路之外的更多新技術將會湧現,同網際網路技術不同的是,這些技術並非僅僅只是去中間化的操作,而是通過深度加入到B端行業的運作過程當中,通過改造B端行業的傳統運作邏輯和組成元素給B端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同網際網路技術的無力相比,新技術對B端行業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內部過程上。比如,我們看到的人工智慧在客服、智慧分揀、智慧配送等相關流程和環節的應用,其實都在通過與B端行業的傳統邏輯進行融合,從而帶來B端行業效能的提升。
B端行業的產品展示將告別以線上為主的模式,轉而實現線上和線下協同的模式。 新零售時代,我們所說的線上和線下的統一,其實更多地體現在商品與使用者產生聯絡的場景上。傳統時代,商品和使用者產生聯絡的場景以線下為主,線下實體店是傳統時代的主要場景;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後,商品和使用者產生聯絡的場景以線上為主,線上電商平臺、電銷網站是商品和使用者產生聯絡的場景。
進入到新零售時代後,商品和使用者產生聯絡的場景將不再僅僅只是侷限在線上或者線下,而是更多地表現在線上和線下的相互協同上面。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協作和打通來改變傳統背景下人、貨、場三種元素之間的關係,從而將B端行業的產品展示不再以線上和線下為根本的分割點,而是更多地以各種不同的場景為主要分割點。
我們現在看到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斷與傳統的B端行業產生的聯絡,其實就是在通過場景的方式將商品與使用者之間的聯絡變得更加便利化,從而打破商品與使用者之間聯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從而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這種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商品與使用者聯絡多維度化的現象正是新零售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改變。
B端行業的商品供應方式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一個顛覆傳統供應模式的時代將會來臨。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在傳統時代還是網際網路時代,商品供應方式是B2B的,B端行業並不會與使用者產生聯絡。進入到新零售時代後,B端行業將不再將下游的分銷商作為主要的供貨渠道,而是開始以S2B2C為主要代表的全新時代。即B端行業與S端行業之間不再是一種銷售的關係,而是一種流量供給的關係,通過B端行業建構需求提供給S端,S端直接發貨給C端使用者,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廠直供。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提出的F2C的工廠直供模式,正是S2B2C的最初雛形。這種商品供應的方式不僅能夠節省B端使用者的庫存、物流壓力,而且能夠真正讓S端真正直接面對使用者,瞭解使用者需求,生產更多真正讓使用者喜歡的商品。
新零售時代的來臨,無疑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這個時代的物件將會從C端使用者轉移到B端行業。隨著新零售時代大幕的開啟,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B端行業在新技術、新模式、新動能的持續作用之下,實現新的發展,一場更加徹底、深度和全面的行業變革將會開啟。簡單來說,誰在新零售把握住了B端使用者,誰就能夠笑傲新零售市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新零售開啟新商業,如何贏得B端行業“芳心”?
不可否認的是,以新零售為肇始點的全新變革將會開啟一場以B端行業為主要代表的全新革命。可以說,誰能夠贏得B端使用者,誰就能夠笑傲新零售時代,誰就能夠在下一個十年的發展過程當中佔得先機。那麼,當新零售時代的風口開啟,我們應當如何發展才能真正俘獲B端使用者的“芳心”呢?
流量賦能不再追求數量,而是追求質量。 儘管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逐漸減退,流量賦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很多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依然是以流量賦能為主導的。面對流量的過多、過爛,B端使用者更加需要有質量的流量,並且真正能夠給自己帶來銷量上的增加。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流量依然是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對B端使用者賦能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是,這個時候對B端使用者進行的流量供給主要是以高品質的流量為主的,而非僅僅只是流量賦能在數量的提升。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新零售時代真正決勝B端使用者是否真正買賬的關鍵因素就是大型的賦能平臺是不是能夠給他們帶來高品質的流量。我們看到的社交電商、場景導購等諸多新的方式,其實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B端使用者獲得高質量的流量。
技術賦能的多維與深度決定了大型賦能平臺的盈利空間。 如果說流量賦能正在失去效能的話,那麼技術賦能的多維與深度則決定了大型賦能平臺在新零售時代的盈利空間。無論是阿里、騰訊強化在雲端賦能,還是百度進行的全面加持人工智慧的變革,其實都想要通過技術賦能的方式來改變傳統以單一流量賦能為主的商品模式,發展到以新的多維賦能的商業模式。從這個邏輯上來看,未來技術賦能的多維度、深度直接決定了大型賦能平臺的盈利空間。
對於B端使用者來講,他們在改造傳統運作邏輯的時候,並不是僅僅只是需要一種單一的技術就能夠實現的,他們更多地通過不同的技術應用到不同的流程和環節裡,從而帶來這些流程和環節的改變。因此,決勝B端市場賦能成敗的關鍵所在就在於是不是能夠真正將技術賦能的方式變得多元和深度。
商品與使用者對接的鏈條是否足夠短,決定了B端使用者成本的高低和C端使用者體驗的優劣。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新零售的入局者們都在打造不同的場景,通過場景佈局的深度和海量來增加B端使用者的商品與C端使用者的需求實現對接的方式和途徑。阿里、騰訊與傳統線下電商進行資本上的互動,京東對於線下小店的佈局,其實都是在將商品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無限縮短。
因此,在新零售時代,誰能夠將商品更加直接、更加快速地供應到C端使用者的手中,誰就能夠獲得更多盈利的機會,誰就能夠受到B端使用者的青睞。打破人貨場三大元素之間的傳統格局,其實就是要將場景建構應用到每一個流程環節當中,從而場景的豐富化提升商品與使用者對接效率,減少B端使用者在物流、倉儲等環節的成本,真正將B端使用者成本降到最低。
新零售時代的來臨開啟了一個以B端使用者為主的全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俘獲B端使用者的“芳心”已經不能再靠簡單的流量供給來實現了,只有真正將技術賦能放到首位,通過場景的不斷建構來增加商品與使用者的接觸機會,減少B端使用者成本,才能真正獲得B端使用者青睞,繼續實現新的增長,找到新的發展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