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日:成功的解讀與誤讀
第一個阿里日,是2005年5月10日,這是阿里巴巴的一個節日,也是個符號。一年一度,一期一會。
除了邀請親朋好友探訪阿里,還有集體婚禮,以及各個小團隊的團隊建設——阿里日這天,阿里全球各處辦公室都能看到奇裝異服的小二,這是狂歡的一天,也是溝通的一天。

阿里日的由來,與2003年非典有關。
2003年5月,阿里一名剛從廣州參加廣交會的員工疑似感染非典,阿里緊急決定全公司“隔離”,要保障業務的繼續,大家只能在家辦公。網際網路瞬息萬變,在家辦公的效果卻是未知之數,除了非典的壓力,第一個切實困難是,大家必須把電腦搬回家——那時候的PC還是桌上型電腦,主機之外,還有碩大顯示器…事實上,在家辦公的阿里人,頂住了壓力,客戶與流量不僅沒有流失,反而暴漲,非典沒有擊潰阿里,卻讓更多人意識到通過網路也能買貨賣貨。

也是2003年5月10日,阿里上線了 http:// taobao.com 。
2005年,第一個阿里日,馬雲說出設定這個紀念的初衷——阿里人在抗擊“非典”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果斷、團結、敬業、互助互愛的阿里精神卻歷久彌新,不管是否親身經歷過那段危急時刻,都深深為阿里人所創造的奇蹟感動著、激勵著。就是這種品質、這種精神,讓我們坦然地面對挑戰並戰勝挑戰;讓我們迅猛發展並更加迅猛強勁地發展;讓阿里之所以為阿里,讓阿里人之所以為阿里人。
阿里日,對阿里來說,是個符號,除了團結、敬業、互助互愛等等企業文化之外,也是"感恩"的象徵。家庭與公司,生活與工作,是誰也無法迴避的人生話題。

非典的自我隔離,在家辦公,只是家庭與公司的一個故事,馬雲和張勇反覆說過,阿里的成功是因為阿里人,阿里人離不開背後一個個家庭的支撐。阿里土話說,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阿里日感恩阿里人家庭,或許與它最初基因有關,阿里創業的十八羅漢,有同學,有師生,有夫妻,阿里合夥人裡也是如此。當然,馬雲也是一個家庭觀念很深的人。事實上,阿里有許多“雙職工”,歷次阿里日的集體婚禮,從不避諱地告訴大家,夫妻雙雙在阿里的有多少人。戀愛與婚姻必須是自由的,當然前提是:夫妻不能在同一部門,不是上下級或交叉部門。

阿里這種政策的由來背後,還有其特殊歷史:阿里偏安杭州,杭州原來並非科技人才集中地,與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的公司競爭,阿里要引進人才(當然大多是技術男),必須考慮其個人生活問題——所以,需要這樣相對積極政策。
事實上,阿里員工的待遇與福利,在國內甚至全球科技圈也在前列的:杭州親橙裡,阿里園區旁邊有福利房,名下無房的員工申請後以抽籤的方式分配;阿里員工可以向公司申請無息房貸,目前已經向上萬員工提供了無息借款20多億;員工父母每年可以免費體檢,孩子都有免費保險,只要加入到公司設立的員工互助計劃,員工或父母配偶生病可以獲得互助金…類似福利還有很多,很多。
阿里的“員工互助計劃”,也是支付寶“相互寶”的源點。
阿里員工期權與股權分發是最多的,馬雲與合夥人的股權其實並不多,事實上,阿里與騰訊兩家公司成為國內網際網路領頭羊,並躋身全球科技前沿,多少與它們對員工的“慷慨”有關。財散人聚之外,阿里日背後的價值、文化等等,軟的,隱性的種種要素,也是阿里巴巴之所以是阿里巴巴的註解。
阿里是個熱衷於“造節”的企業,如雙11、雙12,又如網商大會,以及阿里日。節日背後是各種儀式,也可以說,阿里是個熱衷於儀式感的企業,也是國內少有的能夠將這種儀式感做到極致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儀式感的製造,也是馬雲個人意志的某種延伸,教師出身,熱愛武俠的他,是企業家,卻也是一個理想主義的頑童,馬雲喜歡儀式,關鍵是他有能力駕馭,並且他自己真的信仰,並真的篤行。
馬雲是少有的喜歡錶達,也善於表達的企業家。這背後,因為他是英語教師出身,少年成長時也需要一次次突破自我卻表達爭取有關,也與阿里巴巴的成長有關,說到底,阿里是願景優先,使命與戰略驅動的平臺型公司——馬雲常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但要讓更多的人相信,他必須一次次站出來,表達,一次次重複著他和阿里所預見的未來。
阿里日,對阿里來說,也是阿里願景、使命、價值觀的一次大規模的落地。
願景、使命、價值觀的“落地”,阿里內部有一個“百年阿里”的培訓,這個培訓最早是從2003年就開始,每個入職阿里的員工,無論在哪上班,入職三個月後都要來杭州參加,這項培訓的核心是:阿里的願景、使命與個人夢想與職業的結合,培訓分三個板塊——懂阿里、懂業務、懂自己。
隨著阿里國際化的加速,“百年阿里”也開發了面向國際化團隊的課程, 它的英文課程叫“Dream”,i have a dream的dream,夢想。不是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是改變世界,對幸福的定義也是不同的,但對未來和幸福的方向卻是一致的,這個培訓幫助每個員工在阿里的願景、使命前提下,找到自己的幸福的方向與位置。

一位阿里員工分享了他的一位印度同事的故事,他是來自印度的一個偏遠農村,他很努力,很刻苦,他是他們村第一個讀書出來的人,Dream的培訓時他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和故事,他說他的理想就是來阿里學習電商,通過電商讓自己的農村更好。
2013年開始,阿里日的集體婚禮上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面孔,來自印度、東南亞、美國、澳大利亞等等阿里員工也喜歡上阿里特色的集體婚禮。
從阿里精神的傳承慶典,到團隊建設的嘉年華狂歡,還有集體婚禮、親友探訪,諸多的要素構成了“阿里日”。“阿里日”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面,卻是一個豐富的立體,這就是真實。
其實如同馬雲,他是個企業家,也是一個普普通通杭州人:正經危坐談科技趨勢,激情澎湃討論新零售未來,那是馬雲;開酒吧、唱K,唱京劇,講段子,證婚時飆車,那也是馬雲。
5月9日,馬雲參加了浙江日報創刊70週年座談會,他的身份是“浙江日報讀者代表”,1999年阿里創立,在浙報旗下的錢報刊登英文廣告,他希望以後能給浙報寫稿子,賺點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