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的P2P,恆信易貸該如何破解生存之道?

不久前有個段子,講一個人開車壓死了一隻雞,被村民索賠數百元,村民索賠的理由很簡單,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無窮盡,天價母雞雖然令人咋舌,但其中卻蘊含了一些最原始的理財概念。如今的P2P平臺就在做著“雞生蛋蛋生雞”這樣的事情,即讓錢生錢。
P2P平臺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平臺作為中介讓能賺錢的人得到錢,然後將賺到的錢以利息的形式分給自己和借錢的人,而在這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個疑問,就是能賺錢的人憑什麼可以保證讓投資人不虧本呢?為了獲得投資人手頭裡的資金,有些人憑藉信譽,有些人憑藉房產,而有些人憑藉自己的車。
恆信貸款作為P2P車貸平臺,以抵押貸、質押貸等方式,通過車為保障方式為投資者和借貸人提供了這麼一個平臺,借貸人提供自己的車作為保本保障,平臺作為中介並對車估值放標,讓借貸人籌得投資者手裡邊的閒錢。
但自2013年上線之後,恆信易貸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2018年的月均借貸人數在400左右浮動,五年來累計出借人僅為3萬多人,儘管其利率遠高於行業平均利率水平,但是恆信易貸所取得的戰果顯然與願景背道而馳,其中究竟存在著什麼問題。
僧多粥少,恆信易貸對借貸者吸引力不足
恆信易貸於2013年成立,上線以來通過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等金融科技實力,建立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金融服務體系為投資者服務。成立之後迅速擴張,並於兩年後成功實現了A輪融資,籌得過億資金,一時間風頭無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恆信易貸漸漸地失去了衝勁。
資料顯示2018年開年以來恆信易貸月均借貸人數在400人上下浮動,而月均投資人數高達3000人,借貸人與投資人之間的人數比例達到了1比6,恆信易貸平臺正處在一個僧多粥少的局面中。相較於其他平臺將近1比1的人數比例而言,恆信易貸如此懸殊的人數比不僅使大量資金滯留平臺,同時也使得投資者對平臺的信心下降,而造成人數比例失調的原因為主要是由於對於借貸人的吸引力不足夠。
借貸人作為P2P行業的水源,對於任何P2P平臺來說都非常重要,沒有了借貸人P2P平臺就沒有了收入和活力。為了吸引到借貸人進駐,恆信易貸秉持著門檻低、到賬快、不押車、種類多、額度高、利率低六大優勢,通過銀行存管、國家三級認證等體系為借款者保駕護航,相要吸引更多的借貸人到平臺進行借款,然而就結果而論,恆信易貸顯然沒有對借貸人產生太大的吸引力。
通過P2P平臺之間的對比得知,恆信易貸與不少平臺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銀行存管不同,跟其他借貸平臺與傳統銀行進行存管合作所不同的是,其別開生面地與新網銀行展開合作。新網銀行作為繼阿里網商銀行、騰訊微眾銀行之後的第三家網際網路銀行,在對傳統業務的辦理和資金的管理上,都與傳統銀行有很大的區別。然而正是這種區別成為了借款者選擇平臺的一大障礙。
因為銀行是依靠著信用吃飯的,信用建立在一個強有力的靠山之上,與部分依靠於國家的傳統銀行不同的是,新網銀行是民營企業為背景,無論是在成立時間還是可靠性上可能都不如傳統銀行,因此人們對於和新網銀行進行合作的恆信易貸保持觀望也是理所當然的。
由於借貸人數過少,也導致了平臺所出臺的標數目過少,從而引起了投資人的不滿。有不少投資者在平臺論壇表示,恆信易貸展出的自動投標功能存在排隊時間過長的問題,除了短期標在短期內可以自動投資,六個月以上的標還要排到一個月以上,恆信易貸資金站崗現象嚴重,長此以往容易喪失投資者對平臺的信心。
不光讓借貸人覺得吸引力不夠,恆信易貸在服務投資者上也存在兩大痛處。
恆信易貸的兩大痛處:抵押物貶值風險、續借標模式隱憂
恆信易貸面向投資者推出了四類產品,分別有新手、推薦、VIP、債權轉讓四種投資模式供投資者選擇,其中新手產品作為恆信易貸平臺吸引新興投資者的產品,在利率方面高出其他平臺新手產品近2%,但由於限額和限時間等原由導致新手產品雖然搶手,但並不是平臺主營業務。
恆信易貸將自己的重點放在了推薦產品和VIP產品之上,而通過對比可知,雖然推薦產品在利率上比VIP產品高,但是VIP產品所抵押的車輛大多都屬於名牌車,貶值空間較小,而相較於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他們在購買恆信易貸專案的同時還要承擔車輛貶值的風險。
汽車保值難也導致平臺對其估值難,一輛車在半年前值這個價錢,但是半年後卻有可能另當別論,對汽車的估值不禁考驗了平臺,也在相當程度上考驗了投資者,相較於論斤稱兩的真金白銀來說,汽車不能像黃金一樣不在乎外形,恆信易貸在為借貸人籌錢的同時不會扣押抵押車,往後車輛的完整性平臺不能為其擔保,一旦車輛受到損傷變形,那麼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恆信易貸上還存在著大量的債權轉讓專案無人問津,資料顯示,平臺上近70%的投資產品都屬於債權轉讓專案,過多的債權轉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的選擇意向,不少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趨向於短期專案,而由於平臺借貸人數過少,使得短期標的數目並不如預期的多,為了解決這一境況,恆信易貸還將許多長期專案進行分解,導致了在短期產品中續借標數目頗多。
續借標產生的原因不外乎三點:
1.平臺將長期標拆解成短期標。由於更多投資者在投資選擇上傾向於短期收益,平臺為了迎合投資人的口味將原本為長期的專案變成了分期付款的形式迎接不同階段的投資者。
2.長期標滿標期限較長,不能滿足借貸人快速籌款的期望。由於平臺滿標期限過長,而借貸人並不是第一時間就需要一大筆資金,有可能是前一個月需要一部分,一個月後需要一部分,因此使用續借標的形式分次借款。
3.借貸人無力還款,使用續借標延期還款。這一種情況最為嚴重,就是借貸人在到達期限之後無力還債,為了延長借款週期選擇續借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衝,但是之後借貸人需要填補的漏洞則更大,一旦借貸人到最後無力償還,那無疑會給投資人和平臺造成更大的損失。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時候,獲取的資訊有限,在選擇續借標的時候不清楚所投的標屬於哪種情況,續借標在一定程度上來看,雖然滿足了投資者對於短期標的需求,但是其隱藏的壞賬風險卻也讓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心有餘悸。一旦出現大量壞賬情況,那麼對於平臺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計的,因此過多的續借標也是恆信易貸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隱憂之一。
恆信易貸如何穩中有進
現階段恆信易貸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借貸人數量過少,導致無論是在專案數量還是質量上都缺乏選擇的餘地,只得拿現有的資源進行加工來滿足投資者的口味,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恆信易貸想要穩中有進,必須要做到幾點。
其一,利用大資料、AI等分析並滿足特定投資人群的需求。根據恆信易貸披露的平臺運營報告,目前平臺的70後和80後是兩大主力使用者群。現在很多網貸頭部平臺都在精準化使用者定位,比如對中產階級的篩選。
既然恆信易貸的使用者群以70和80後為主,那麼恆信易貸自然也可以利用相關技術來摸清這些使用者的投資偏好,以推出更個性化和定製化的產品。
其二,穩住投資者收益。當下是監管和競爭雙重壓力下的劇烈洗牌期,恆信易貸如能穩住,保本投資者收益便等同於走在了一大批平臺的前面。恆信易貸今年7月的出借人收益環比微微提升,但同比卻有所下降。
藉助自身的風控能力以及運營能力,恆信易貸應該在繼續保持這種穩中有進的趨勢,因為保住投資者收益就是保住了平臺的口碑和發展。
其三,適度平衡出借人和借貸者的利益關係。收益再高,但是借錢的人太少,最後苦的還不是投資者嗎?所以恆信易貸在吸引借貸人這一點上可以多加考慮更折中的方案,借貸人借錢也要看利率,利率太高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所以說,恆信易貸大可靈活地採用動態的利率規定輔助標的產品的出售,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利率下降,借貸人肯定會更多,而出借人的錢也不用站崗了,何樂而不為?當然前提是恆信易貸需要平衡好借錢人和出借者的利益關係。
總的來說,恆信易貸經過了近五年的成長,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生存體系,而公司的成功關鍵就在於能否將這份經驗複製推廣,恆信易貸想要在洗牌的洪流中繼續生存,還應該平衡好借貸者和出借人的利益關係,但也需要注意不能落下風控能力的提升。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韭菜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