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血青年到溫血中年

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從未饒過誰。你會發現,自己很多方面都在變化,從身體到心理,有時候會變成你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模樣。就算你是一個熱血青年,可能很快你就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已經沒有那麼熱血了,青春也已不在,不知不覺中,你習慣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當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你的認知提升了,你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瞭解,你的技能得到了進步。總之,成長,是痛並快樂著的旅程。
多年前,我看了韓寒的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的:
我發現我生命裡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熱血的人們,雖然我不是一個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溫的,我總是喜歡看見那些熱血的人們,我希望我成為他們中的一個。我總是發現,當我發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思考了,當我在思考的時候,他們已經行動了,當我行動的時候,他們已經翹了,然後我又不敢行動了。翹了的他們就成為我生命裡至高的仰望。我天生佩服他們,希望他們身上的血能夠溫熱我的身體。
於我心有慼慼焉。
我自以為自己性格偏向狂放,喜歡運動,喜歡搖滾,這麼看來也應該屬於熱血澎拜的那一類人,然而,我又發現,其實我的血大部分時候只是溫的,我只是對那些熱血的人們有點崇拜之心罷了,雖然希望能像他們那樣去果斷地勇敢地追尋自己的某些夢想,但卻往往成為了理想的巨人和行動的侏儒。雖然我曾經偶然熱血過,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卻逐漸變成了溫血中年。
這麼多年來,我的內心好像同時住著兩個人,分別叫理想和行動,他們並肩作戰,卻同樣交織著在鬥爭。理想是爭強好勝的那個,總是給自己很高的目標和要求,而行動是喜歡安逸的那個,也因為此他總拖理想的後腿,讓理想無法到達自己的目的地。行動雖懂得自責,卻又難以改變自己,再加上理想對他的各種抱怨,讓他陷入了迷茫和自責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這麼看來,我自己就是一個矛盾體,用刻薄一點的話說,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雖然我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真的要做些改變,其實還是很難,畢竟我的血大部分時候還是溫的。我總是想做很多事情,但經常過一段時間後會推翻自己的想法,歸根結底還是認知沒有能夠稍微地超前,否則就不會有太多這樣的問題了。
舉個例子,比如說寫公眾號吧。幾年前我就開通了公眾號,但是並沒有寫文章,最初的定位是想普及雲端計算,公眾號叫:雲徙之路,意思是很多系統後面都會上雲,而我來記錄雲端計算技術進化的點滴。後面因為我不再做基礎設施方面的事情了,就改名叫:南寧開發者,是因為我從深圳回到了南寧,想讓南寧的技術人通過這裡有更多的交流。然而這期間,我也還沒有開始寫公眾號,一些技術文章只是發表到了獨立部落格上。再後來,我想改名叫:踩坑記,是因為我痛心於大量的技術人員每天都在做重複的事情,他們碰到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別人已經碰到過並且已經解決了的,只不過沒有人告訴他們,讓他們繼續絞盡腦汁地去尋找解決方法,這是對人類勞力的極大浪費。雖然我知道這種情況無法避免,但是如果更多人分享了自己的踩坑記,情況會不會好些。過了一段時間,我又覺得如果只是我分享這些坑,那麼也難以起到什麼作用,我沒有那麼多案例。最後,我想到了現在的【技術人成長】,覺得分享技術人成長的技法、心法可能會對新人更有幫助,同時也是對自己技術、成長經歷的回顧,這個是可以持續寫下去的,於是,你就看到了現在【技術人成長】公眾號上的這麼多文章。
很多公眾號作者都覺得,能堅持分享真的很困難,因為很多人還是要通過上班來養家餬口的,下班回來一般累得想直接休息了,哪裡還能堅持碼字。尤其是對技術人來說,上班腦力勞動強度比較大,加班又多,也可能下班後腦子裡都在想著專案中的技術問題,真難靜下心來碼字了。
儘管作為技術人,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堅持寫下去,因為我堅信交流分享帶來進步,寫東西的習慣讓我平時能靜下心來思考一些事情,同時能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雖然我已經不是或者從未曾屬於那種滿身熱血的人,但我想也許溫血反而能長流,成不了那樣熱血的人,那就好好做自己吧,認定一個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這也許是溫血中年別無選擇後的一個辦法,因為你沒有時間像年輕人那樣,去做很多的嘗試,去進行很多的試錯,現實可能需要你用更短的時間,找到自己事業、人生的定位,然後更努力地奔向目標。
微信掃碼,進入【技術人成長】社群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