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談錯過的三個專案:柔宇科技、VIPKID和小紅書 |王峰十問
今晚,王峰十問徐小平,大力財經在“媒體訓練營”社群摘選精彩問答。
王峰: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坦誠地談談失敗?
在一次分享中,您提到不要迷信成功案例,要從失敗中榨取價值,在失敗中找尋共通的錯誤。2017年,您還特意成立了真格失敗研修院,今年10月更名為真格學院。為什麼要更名?我反倒覺得失敗研修院挺有意思。我不知道失敗研究院是研究創業失敗,還是投資失敗?哈哈。您能否坦誠地告訴我,真格投資失敗的前三個專案是什麼?您最後悔沒有投資的三個專案什麼?
徐小平:我覺得不是沒有人願意讀一本關於失敗的書,而是沒人願意寫一本關於自己失敗的書。吳曉波的《大敗局》我仔細讀了一遍。後來在一次年會上,我記得是07年年底的經濟觀察報,我和吳曉波第一次見面,我情不自禁地擁抱了他。他被我嚇了一跳,以為我要對他“襲胸”。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為那本書實在寫得太好了。
也許是受到這本書的影響,我在周航退出易到,創業告一段落之後,就強烈地鼓勵他易到創業、以反思為主關於失敗的書。這本書剛剛出版,我也在他的要求下為他寫了序。序寫得不怎麼樣,大家可以跳過,去讀周航的這本失敗之書。我覺得這是當代創業黃金十年,對創業生態的獨特貢獻。
關於真格的失敗研修院。從哲學層面來講,創業的終極歸宿是失敗。神龜雖壽,終有競時,但老驥伏櫪,壯志不已。你看BAT,或者FAAMG,他們一個個都調動了最高智慧與警醒,防止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裡,迷失自我,慘遭覆滅。像世界最偉大的汽車—通用汽車,世界最偉大的電氣公司—通用電氣,都陷入了令人難堪的困境。所以從本質上講,衰退與死亡是企業的宿命,沒有人能保證企業不死。而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是如何防止企業因為自己的愚蠢,傲慢和盲目而失敗。這是我要在真格推出失敗研修院的初衷。
真格失敗研修院真正的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斯坦福商學院畢業的顧及。她在斯坦福商學院把一門課移植到自己的教學法裡來,形成了極其獨特有效的自我認知核心課程。參加過的人,紛紛把他們的夥伴引進。可以說每個人都獲得了醍醐灌頂的收穫和認知的改變。真格失敗研修院,我唯一的貢獻是:堅定不移地讓他們用“失敗”這兩個字命名,同時也做他們的“網紅”宣傳員。但課程設定和培訓教學,我從來沒有出席,我只想在合適的時候做一次他們的學生。
第一個專案是眾所周知的柔宇科技,現在他已經是一個50多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當時我見到他們沒有投,是覺得3000萬美元的估值,是一個A輪。而真格是天使,我們不投A輪。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認知錯誤”,這個錯誤,值好幾億美元。
但現在想起來,沒投他們是一個違反了我們自己所謂的3L哲學。因為他們六個人全是清華本科和斯坦福博士,其中三個是IBM的工程師辭職出來創業。這樣的團隊按照我們的投人哲學閉著眼睛投嘛,但當時我就是覺得我們不該投A輪……這個錯誤讓我非常遺憾。
第二個讓我比較難堪的專案是VIPKID,VIPKID現在也是一個好幾十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雖然我們在1億美元的時候,由於創始人Cindy對我的不離不棄的認同,讓我們投了一百萬美元。但這個投資故事實在是我心頭之痛。
VIPKID創始人米雯娟,在找天使投資時,第一個就是找的我,當時只有三千萬人民幣的估值吧。但是我出於種種原因錯過了她。現在回頭看,真正的錯誤在於我並沒有認真去了解她。米雯娟在找我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掌管著年銷售幾億人民幣英語培訓學校ABC的主管了。如果我當時稍微多跟她交流交流,瞭解了她第二個L,工作的能力,我就不會錯過她。
每個字都是百萬美元的悲傷。
第三個專案比較讓我遺憾的專案就是小紅書。我們雖然是小紅書的天使投資人,但因為估值問題,只投了很少幾個點。當時我跟毛文超一見面就說,給他300萬美元的估值。後來談到500萬美元的估值。但毛文超想要800萬美元的估值,因為有一個基金給了他更高的offer,但是他對我不離不棄,最後我們還是投進去了。現在想起來,對毛文超這樣傑出的創業者(他是斯坦福商學院學生會主席),我們就不該跟他討價還價。
每次我為這些錯過的機會受折磨的時候,我都會拿那些錯過頭條、錯過滴滴的同行來安慰我自己,哈哈哈。但是,如果我們在送上門來的VIPKID、小紅書裡邊佔有更加顯著的份額的話,真格的成就就能更上一個臺階。我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在整個內部把這些錯誤拿出來,自我鞭打,以至於同事們聽得都耳朵都起了老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