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區塊鏈技術、token和共識社群是DAC的三大要素
9月7日-8日,由創業邦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杭州市金融辦和杭州市江乾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 2018創新中國秋季峰會 在杭州舉行。在8日進行的“區塊鏈與通證經濟”論壇上, BUMO.io聯合創始人郭強分享了他對通證據經濟改造的思考 。
郭強說, 通證經濟的概念經常是反直覺的 。一般認為,區塊鏈是一次生產關係的革命。如果回看這一百多年來生活關係的革命,就會發現19世紀的人很難理解20世紀發生的事情,90年代的人很難理解現在的各種網際網路應用。同理,如果我們只看到區塊鏈本身的一些技術的話,就很可能對區塊鏈的理解和應用產生誤區。
他還指出,在大資料時代, 應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去考慮生產關係的構造問題 。因為人類社會的各種機構和組織,本質上都是為了減少人與人交往之間的摩擦。DAC(去中心化自治公司)包含三個要素: 有一條區塊鏈作為價值和資料可信的儲存;有一個或多個token作為價值傳遞的符號;有一個社群以便形成對token的價值共識 。如果要設計通證經濟模型,那麼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正規化以理解DAC的概念,這樣才能做出區塊鏈商業模式的創新。
以下為現場演講速記,巴位元整理髮布(略有刪改):
大家好,我是BUMO.io聯合創始人郭強。今天的演講主題是通證經濟改造的思考。
三十多年過去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今天在談論通證經濟的時候,實際上是為各位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新工具和角度去看下一代網際網路帶來的創業機會。
如果下一代網際網路是價值網際網路的話,那麼它就需要一個象徵價值傳輸的符號。如果是用區塊鏈技術的話,這個符號就是token,中文翻譯成“通證”。 通證經濟的概念很多時候是反直覺的 。
很多人都說,區塊鏈是一次生產關係的革命。其實這一百多年來生產關係的革命一直在發生,我們看到,19世紀的人是很難理解20世紀發生各種事情的,一個90年代做IT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現在的微信和抖音這種網際網路的應用。同理,在價值網際網路時代,如果只看到區塊鏈本身比如分散式資料庫的一些技術的話,就很可能對區塊鏈的理解、應用產生很多的誤區。
在座的可能很多是90後、85後年輕的創業者。我記得網際網路最早的時候,利用TCP/IP技術做了一些IT廣域網組網的應用,但是現在已經被人遺忘。 網際網路應用本身不只是一個底層技術,它還帶來了很多商業模式的創新 。這些其實都是反直覺的,而我們對通證經濟原理的理解,或有助於我們進行區塊鏈方面的創業和商業模式的探索。
我們看到, 每一次大的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都會帶來生產關係的變革 。農業社會建立了秦漢帝國這樣的生產關係,也形成了羅馬帝國這樣的西方政治制度。到了資訊時代,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領域,如果不能建立一種基於演算法的生產關係的話,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今年Facebook的資料洩露醜聞,就是對資料的生產關係確認方面出現的非常大的問題。
那麼我們如何在大資料時代建立生產關係呢?其實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密碼學專家做了很多密碼學方面的工作。但是後來,他們發現經濟學原理和密碼學有很強的相關關係,所以以太坊的創始人提出了“加密經濟學”的概念。
我們創業的時候都會利用網際網路的新特性來構建新的商業模式, 那麼如何利用區塊鏈去解決新的問題呢?
實際上,很多做區塊鏈方面研究的人,可能更願意用貨幣非國家化的角度,將比特幣等token視為一種貨幣。我不這麼認為,研究通證據經濟的人包括我自己,其實更願意用制度經濟學大師道格拉斯·諾斯的理論。道格拉斯·諾斯認為, 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一個有效率的經濟組織在西歐的發展正是西方興起的原因所在。
人類社會的各種機構組織,本質上是為了減少人與人交往間的摩擦。比如我們在座的幾個人做交換,效率是很低的;如果有一個市場的話,效率就會變高。而有了公司之後,我們就可以更簡單地為社會服務,而不用像過去的手工業者要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
所以,人類社會中很多組織的存在,是為了提高人的社會屬性,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放眼望去,無論是農業社會,還是工業社會,很多組織都是時代的產物。那麼,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種組織:我們可以純粹依靠演算法和機器以幫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區塊鏈為我們創造了這種可能性,我們管它叫“ DAC(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mpany,分散式自組織商業體) ”。
DAC就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和經濟激勵模型設計,建立一系列公開公正的規則,讓商業活動可以在無人干預和管理的情況下自主執行的組織機構。我們認為,DAC包含三個重要的要素:
1. 有一條區塊鏈 作為價值和資料可信的儲存;
2.有一個或多個token,作為DAC商業活動的價值符號,參與DAC商業活動的使用者可以通過交易或付出勞動、資源等方式,獲得相應token,從而他們就成為了這個機構的成員;
3.有一個社群,利益相關方形成共識社群,持有token的使用者可以參與社群的治理和運營。
結合剛才提到的諾斯制度經濟學的一些原理,建立在DAC上的區塊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構造新的社會分工和互動關係的機構,這個機構通過演算法和機器運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因此,當我們談到區塊鏈和生產關係革命的時候,就應該更多地去考慮它的模型,它到底是用什麼樣新的觀念去形成這樣一個人與人互動的關係。所以,大家在做很多區塊鏈商業模式創新的時候,我覺得 應該建立這樣一種新的正規化去理解DAC的概念 ,這是通證經濟模型設計中一個關鍵點。
這時候我們再看比特幣,比特幣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DAC的結構,它乾的很多事情跟VISA、MasterCard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但它沒有人去管,它完全是基於演算法和網路自動執行的。雖然現在比特幣更像是數字黃金,但它是一個完美的DAC。
DAC的本質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關係、新的組織,這個組織需要建立自己原生的社群。 建立新的DAC的過程,我們就稱之為“通證經濟的改造”。
傳統的資訊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是基於使用者和流量的,使用者和流量的規模決定了商業模式的好壞。當你免費獲得大量使用者的時候,通過一些轉化,比如電商或抖音的打賞之類的,通過註冊使用者轉化為收入,網際網路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模型。
20年前,當大家認為流量不值錢或不重要的時候,馬雲、馬化騰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後來大家都明白了流量的價值,而流量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要做一個很好的網際網路平臺基本上都是要砸幾十億規模的錢才能做出來。
除了形成一個網際網路流量平臺之外, 區塊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形成新的價值網際網路平臺 。價值傳輸的概念結合DAC的邏輯,我們可以通過自金融的方式去配置我們的資源,快速形成我們的平臺。由於時間關係,在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完全可以用一種全新的思路去看待一個網路時代的平臺的方法和路徑,這與網際網路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時候,我們需要新的平臺去支撐剛才說的那些概念。 怎樣啟動一個DAC,怎樣建立一個新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呢? 首先,它的效能要非常高,符合新技術的要求;然後,這個區塊鏈基礎平臺要有助於我們定義通證經濟的模型,比如激勵機制的設計等等;最後,這個模型要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形成一個DAC,這也是今後打造基礎設施平臺的關鍵。
以上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43352.28
稿源:巴位元資訊(http://www.8btc.com/article/270794) 版權宣告: ofollow,noindex">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位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