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拼多多:2019年一號工程
11月20日,拼多多釋出Q3財報,同比增長資料非常好;2018財年的GMV會非常不錯,超4000億毫無壓力。
雲陽子在前幾個月大家圍攻討伐拼多多的時候,寫過一篇【重倉拼多多】;本文將延續上篇文章思路,重點解析拼多多的新增長戰略,從實戰角度解讀拼多多2019年的一號工程。
一、2018財年GMV超預期:預計接近4400億。
對比環比資料,更能看清事實,以下采用華爾街見聞的分析資料。
年度活躍使用者 :連續三個季度維持相對穩定的增幅,接下來Q4財報預期環比增幅在15~20%區間,活躍使用者預計增加幾千萬。
人均消費額 :持續快速增長,環比增長17%,這個勢頭不會下降,Q4財報預期人均消費額達到1000元。
季度GMV :Q3季度在負面資訊滿天飛的情形下,GMV超過1000億,環比增幅43%,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2018財年拼多多GMV肯定超4000億,雲陽子預估會接近4400億。
在年度活躍買家數和年度人均消費額大幅增長的雙重驅動下,GMV保持高速增長,拼多多2018財年的資料會非常好看。
對於黃崢而言,2018年這些業績是做正確的事情的自然結果,在他心裡其實沒有多少驚喜,因為可以預見到。拼多多2019年的增長策略,是黃崢當下重點關注的,已經開始佈局與作戰準備了。
二、2019年一號工程:農業扶貧
據拼多多內部人士反饋,黃崢一直對中國農業很感興趣,也一直想挑戰這個難啃的硬骨頭。黃崢上市以來的最近兩次公開露面都是與農業扶貧相關。
11月8日,拼多多CEO黃崢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網路公益與扶貧:消除飢餓與貧困”論壇發表主題演講;11月20日拼多多第三季財報發出,CEO黃崢在當晚電話會議重點解析拼多多“拼模式”,以及AI、5G與物聯網等新技術會對傳統農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農業扶貧是公司戰略級專案,是拼多多2019年一號工程,是2019年的新增長戰略。
黃崢為什麼會ALL IN農業扶貧?從巨集觀戰略角度看,主要要三個層面:
其一、從國家社會層面:拼多多希望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應用為中國精準扶貧做出貢獻,這是為政府分憂。
其二、從流通行業層面,拼多多希望推動農產品供應鏈升級問題,這是推動行業發展。
其三、從電商企業層面,拼多多希望與淘寶形成差異化競爭,這是企業競爭需求,也是最重要的源起。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資訊,農村淘寶有軟肋,因為一直沒有做起來!
三 、黃崢的戰略抉擇:進五環還是進農村?
上市以來,黃崢面臨一個戰略抉擇,進五環還是進農村?
美國社會學家沃納依據財產、地位、聲望綜合指標提出的上上層、上下層、中上層、中下層、下上層、下下層六等級分層模式。
1、往上走,進五環。黃崢講的“五環”不是地理概念,而是階層概念。拼多多可以挺進五環進軍中層階級,好處是:消費能力更高,使用者話語權更大等等。
2、往下走,進農村。拼多多可以從以前縣鎮再進行滲透到鄉村一級,把下層階層完全做透,好處是:下層階級人數夠多,休閒時間夠多。
從資料角度分析,進五環容易做大GMV,進農村容易做大使用者數,拼多多兩種抉擇其實都可以。
但云陽子發現,黃崢明顯傾向“往下走進農村”的戰略抉擇。要說理由,可以例舉很多,但若要說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初心:黃崢的初心。
黃崢的初心之一,就是農業扶貧,鐵心要死磕農業。拼多多的起步也是從農產品開始的,2015年,拼好貨(拼多多前身)定位生鮮電商,自營商品,注重後端供應鏈。黃崢堅信做有意義的事情,電商企業參與扶貧工作,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讓貧困地區有產就有銷,多勞能多得。
但老實說,農業扶貧並不好做,農村淘寶是阿里戰略級專案,做了好幾年,目前也沒有做好。
通過電商進行農業扶貧,對拼多多來講是不是個大坑?
四 、農村淘寶為什麼沒做起來?
通過電商進行農業扶貧,大致有兩條路:其一是工業品下行,解決縣鎮居民商品價高與假貨的問題,讓農村下層階級買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降低生活成本。其二是農產品上行,主要解決農業的供銷與流通問題,讓農產品能夠賣得動,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淘寶的模式挺好,通過與政府共建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村級服務站由合夥人加盟,做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上網。
但是與政府合作的實際效果,並沒有那麼樂觀,運營效果不理想。
現實很殘酷,絕大部分村淘合夥人不賺錢,沒能力做農產品上網,只能把淘寶網貨賣給農民。“要想生活過的好,就去上淘寶”的口號,村民接受需要時間,大多村民對商品的要求是,便宜、能用即可,不注重品質,中老年村民的節約美德一直保守,花錢從不大手大腳。此外,村民買東西拿不到實物是不付錢的,得村淘合夥人自己先墊錢。
總而言之,村淘合夥人難賺錢,農村淘寶就沒法發展起來。
五 、拼多多工業品下鄉:去合夥人策略
工業品下行,拼多多目前採用的是:去合夥人策略,商品從工廠直接到農民,所以價格極其低廉。拼多多敢採用“去合夥人策略”,是因為其獨特的商業模式。
拼多多與其它傳統電商最大的區別,在於消費需求端。傳統電商是“個人獨享式“購物,比如:淘寶、京東;新電商是”社交分享式“購物,比如:拼多多。這個差異,會讓部分消費者在微信社群分享,拼多多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消費需求。比如:拼單模式,大量的訂單會讓供應商提供極其實惠的價格,甚至直接到工廠批量定製適合農村的商品與價格。
對於拼多多而言,當下競爭策略,工業品下鄉無需村級合夥人,低廉的價格+好玩的遊戲,就可以讓村民自發的傳播分享,與淘寶、京東形成差異化競爭。
對於下層階級的人民需求,拼多多理解一直很深刻。在2019年,低價商品還會繼續加強,畢竟中國有很多中小製造工廠,拼多多這個平臺,對接中小工廠與下層階層人民的供需,可以稱之“雙向扶貧”,利於中國社會就業的穩定。
六 、拼多多農產品上行:一場 攻堅戰
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農產品上行並沒有真正做好,因為太難了。
農產品上行供銷鏈太複雜了,主要有三個現象:
其一是農村複雜:我國有60多萬個行政村,各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千差萬別。
其二是農產品複雜:農產品種類繁多,標準化程度低。
其三是流通環節複雜:從農民到消費者間錯綜複雜的分銷流通結構。
農產品供銷鏈的複雜,導致了幾個嚴重問題:
其一是農民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農民缺乏市場資訊,在整個農業週期中,“種什麼,能銷售多少以及能賣多少錢”,都面臨著不確定性。
其二是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均:資訊不對稱導致農民處於利益分配鏈的底層,賺錢不多,還有靠天吃飯的風險。
其三是農產品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為了降低損耗,縮短保質期,戰勝大自然,農民經常被迫提早收穫農產品,或用化學品處理以延長保質期等等行為,農產品已經面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農產品上行,是一場攻堅戰。每日優鮮徐正、盒馬鮮生侯毅、拼多多黃崢都在努力通過電商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
拼多多目前做的不錯!三年農產品交易510億。
黃崢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曾表示:“過去三年,拼多多平臺已累計幫扶139,600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產生超過21億筆扶貧助農訂單,累計銷售109億斤農產品,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
2019年拼多多還會加大農產品上行攻堅,黃崢準備了三板斧:“拼購”模式+供應鏈升級+新技術。
1、拼購模式:
黃崢在近期的採訪中講過:一直以來電商農貨上行的核心挑戰是前端流量的匹配不能夠形成一定聚集的量,而拼多多的“拼購”方式正好契合中國貧困地區“小農”現狀,通過實時海量的多對多匹配,能夠對農產品供需兩端的資訊有效匹配。
2、供應鏈升級:
需求端的變化,導致拼多多在供應鏈管理也進行了升級。從傳統電商“B2C”供應鏈升級到““B2C”供應鏈+“C2B”供應鏈。2019年農產品的期貨預售,應該比拼多多之前預售模式會有很大進步。
3、新技術:
黃崢判斷,AI、5G與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對傳統農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在農業領域新技術的應用,將給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帶來過去30年不曾出現的巨大變革,這種變化在未來3至5年會非常明顯。所以拼多多正和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合作,以提升公司在分散式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能力,運用基於分散式人工智慧架構的深度學習模型,持續提升產品及推廣推薦的精準度。拼多多Q3財報顯示,當季拼多多投入的研發費用增加至3.32億元,較Q2環比增長80%,平臺研發投入佔比升至9.8%。
黃崢已經全力以赴投入農業扶貧的攻堅戰,親自帶領技術團隊賦能農業,在未來幾年農業應該會有很大變化。
七 、拼多多農業扶貧,對行業的影響有哪些?
拼多多的最終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製化生產,目前對上游的投入和整個產業鏈的賦能還比較弱,這也是拼多多未來努力的方向:影響上游供給端。為什麼農業扶貧會成為黃崢最為看重的一號工程?從商業角度看,農業痛點太多,如果解決了就意味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從企業競爭角度看,農業扶貧的工業品下鄉是拼多多繼續穩固下層階級,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進攻中層階級的利器。這是防中帶攻的戰略,繼續穩固五環外,時刻瞄著五環內。
拼多多農業扶貧戰略,會對行業產生哪些深遠影響呢?雲陽子判斷如下:
1、 “農業扶貧”會成為零售業大佬們的熱詞,除了政治動機,還有更多的商業機會,特別是做生鮮超市與生鮮新零售的。
2、農村電商會開始整合,站隊電商巨頭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匯通達已經站隊,2018年阿里45億入股匯通達。
3、新零售進軍縣鎮市場,大有可為,資本蠢蠢欲動。
4、更多的網際網路人才與資金進入農業,加速現代農業程序。
5、未來三年,消費者對網上購物農產品會高速增長。
農業扶貧不是口號,希望拼多多帶動行業發展,讓農民生活的好一點,也讓中產階層能吃到好的農產品。
【關於商道】 派代商道 定位為中小創業者的決策參考, 內容集合電商業界評論、熱點解讀、高效資訊,聚焦創新創業、經營之道。 派代網微信訂閱號——為中小電商創業者提供最鮮活、最乾貨的知識!電商大爺——全網電商精選內容,電商人必備APP,即刻掃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