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拼多多2018年Q3財報,這四大看點不容忽視
11月20日,知名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釋出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月均電商活躍使用者超2億的拼多多,對中國電商的影響力還在持續加大。
在各大電商企業紛紛遭遇一定發展瓶頸的情況下,拼多多還是能夠一如既往地保持增長,這其中究竟有些怎樣的奧祕呢?下面,小謙就圍繞拼多多財報資料所透露的一些資訊,給大家簡單解讀下拼多多的2018年Q3季度財報。
拼多多GMV同比增長386% 月均活躍使用者已達到2.317億
據拼多多2018年Q3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平臺GMV達3448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86%;年度活躍買家數為3.85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44%;平臺移動客戶端平均月活使用者數為2.317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26%;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894.4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9%。2018年第三季度,平臺實現營收33.724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679%。
與整體規模保持高速的成倍增長以外,相較於拼多多2018年Q2季度的財報,我認為拼多多2018年Q3季度財報有幾個資料其實可以額外分析下。
與Q2季度相比,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新增4200萬,平均月活使用者新增3700萬,這從某種意義上就表明:拼多多在維持使用者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了極高的使用者留存率,這在各家網際網路和電商平臺都在大肆搶奪使用者時長的過程中,實屬不容易,也說明拼多多的商品和服務對於網民的吸引力依然還是持續擁有的。
根據拼多多最新季度的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拼多多活躍買家的年度平均消費額為人民幣894.4元,較Q2的762.8元環比上漲17.7%。這則資料,一個是說明拼多多的使用者黏性和使用者復購率正在提升,另一個也說明拼多多的電商生態越來越成熟。
第三,如果將拼多多GMV的資料與整個行業資料做對比,2018年的拼多多的GMV增速遠高於同行業水平。根據拼多多Q3季度財報顯示,基於活躍買家數和年度平均消費的雙重漲幅,拼多多過去12個月期間的GMV同比增長386%至3448億元,較Q2的2621億元增長827億元,環比增長32%。
而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年1至10月,全國網上零售額70539億元,同比增長25.5%。
這也就是說,拼多多386%的同比增速,已經以15倍於行業平均增速,這對於拼多多在整個行業的認可度提升,無疑是一個非常給力的成績。
因此,從這三個資料來看,如果拼多多能夠繼續在月活使用者、年度消費金額、GMV增速等資料方面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那麼拼多多整體的市場份額或許還會出現明顯的提升。
手握225億現金及投資儲備拼多多全面盈利時間不遠了
除卻高速增長的看點以外,拼多多Q3季度財報第二個看點就是拼多多淨虧損的收窄。根據拼多多Q3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實現營收33.724億元,同比增長679%,較Q2環比增長24%。當季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為2.497億元,去年同期的該項數字為負6.821億元。
可由此可以看出,拼多多 Q3的營收基本與銷售支出持平。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平臺Q3的虧損收窄至7.9億元。計算股權激勵等成本的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平臺虧損為人民幣12.695億元。
而同時,截至2018年9月30日,拼多多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25億元。
這就意味著,在基本實現營收平衡,並且營收增速還保持迅猛增長的情況下,拼多多對此,拼多多財報電話會與會高管表示:“Q3季度移動客戶端月活使用者數的強勢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平臺在過去幾個季度中的市場投入是行之有效的,並將帶來更多長期回報。平臺的淨虧損符合預期,同時平臺已實現正向的經營現金流,體現了拼多多對淨營運資本的有效管理。”
在未來,手握225億現金及投資儲備的拼多多,即將實現全面盈利。
研發投入同比增加8倍這或是拼多多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
除卻各項資料高速增長並且縮小虧損金額以外,拼多多Q3季度財報第三個看點就是拼多多加大了對於技術研發的投入。
眾所周知,穩定和極佳的平臺體驗,離不開大量研發費用的投入和支援,行業裡有時候就以對研發投入的態度判斷一家公司的未來。
有訊息顯示,拼多多開始將技術大力運用在“雙打行動”後,僅9月份,平臺就主動關閉了涉嫌違法違規的店鋪5500多家,下架問題商品超過770萬件,前置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連結超過300萬條。上市之後,平臺被媒體和公眾點名涉及的山寨和傍名牌現象的品牌共計50餘個,經仔細調查,其中有20多個所謂“品牌”從未在拼多多平臺出現和售賣,系“網路段子”所致。旋轉剃鬚刀、小臉面膜、門鎖照相機等八個“買家秀”系網路謠言,均已找到源頭並完成闢謠。其餘30多個涉及假貨和傍名牌的產品,平臺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能夠在平臺管理方面實現這麼大的突破,其實也離不開拼多多對於研發的加大投入。根據拼多多的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Q3季度,拼多多投入的研發費用增加至3.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28%,較Q2環比增長80%,平臺研發投入佔比攀升至9.8%。
對此,拼多多方面表示,拼多多創始人及CEO黃崢將直接領導拼多多的重點技術相關工作。
在未來,拼多多將持續大幅增加技術投入,運用基於分散式人工智慧架構的深度學習模型,持續提升產品及推廣推薦的精準度,最終通過一系列的前沿技術構建處一個強大的技術體系,為拼多多電商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如果拼多多能夠持續加強對於技術的投入,那麼拼多多的電商生態也將更加穩定,這對於商家、使用者、投資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動作。
品牌“下鄉”農貨“進城”拼多多全新的電商生態正在形成
最後,不容忽視的就是拼多多電商生態的悄然改變。與此前拼多多主要是服務於下沉市場消費者的情況不一樣,在豐富平臺品牌和商品,深入優化供應鏈的過程中,拼多多電商生態已經可以滿足多累消費者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一方面,隨著國美電器、噹噹網、小米等500餘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拼多多品牌館,針對三四五六線市場,拼多多於品牌方一起將大量高性價比的品牌商品帶下鄉。有訊息顯示,僅僅只是雙十一期間,拼多多售出了超過20萬部最新款iPhone XS、XR和XS Max,相關交易額超過15億元。
另外一方面,拼多多也正在加大將農村商品賣到城市來的力度。依託於C2M模式,拼多多以產地直髮、工廠直供的形式精簡產業鏈,不僅為消費者提供最具價效比的產品,同時還將大量的農村商品銷售出來,給大量農村使用者帶來了營生機會。
迄今,拼多多已發動5萬名新農人,在全國農產區建立分揀、包裝、物流的分散式中心。過去3年,平臺共計銷售109億斤農貨,可裝滿9萬節火車廂,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拼多多覆蓋的農產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區,已基本實現農戶“有產就有銷,多勞能多得”。
從這個方面來說,拼多多的電商生態已經悄然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拼多多既是農村使用者購買品牌商品的平臺,也可以是城市使用者購買農村原生態優質商品的重要平臺。隨著未來5G時代的來臨,相信拼多多的電商生態會對本身的農村電商和城市電商實現更強的融合。
因此,整體來說,我認為拼多多2018年Q3季度的核心看點就是上述四個。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拼多多整個生態的整體服務能力正在顯著提升,尤其是消費者的購物體系和商家的銷售體系正在變得越來越完善。農村電商與城市電商的融合,作為中國未來幾年創新變革的大趨勢,拼多多趕在這個機會浪潮之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並實現全面盈利,已經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