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精力在投後,發展十年,中信產業基金想成為什麼?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控股投資就是自己當駕駛員或者領航員。
編者按:優秀的投資機構並非冰冷的金錢機器,也不是隔靴搔癢的企業“鼓勵師”,而是以co-founder心態陪伴企業家成長的良師益友。資本寒冬之際,仍有人默默耕耘,等待碩果,《投中網》策劃投後服務專題,梳理展現VC/PE關於投後服務的戰略思考、方法論和經典案例。
私募機構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在過去,競爭愈發激烈。資本與企業融合,想要實現“1+1>2”的效果,要在合理運用資源為企業幫助企業增值的方向上尋找答案。
對做控股型投資的PE機構來說,投後管理的意義更為重大。和發現千里馬即成功大半的財務型投資不同,控股型投資在投資交割時,工作只不過完成30%,剩下70%的工作都在投後管理。
“如果說做財務投資是作為乘客搭車坐在了後座上,那麼做控股投資就是自己當駕駛員或者領航員。”關於投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中信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投資管理部負責人翟鋒體悟深刻:在保證車朝正確方向行駛的問題上,駕駛員與乘客付諸的努力全然不同。成立於2008年6月的中信產業基金,在本土PE中最早嘗試控股型投資,十年來操盤的控股型投資數量已超過40筆,在百餘個投資專案中佔比近半。

中信產業基金 董事總經理/投資管理部負責人 翟鋒
成立伊始,中信產業基金就將自己的願景定位為最值得信任的世界級資產管理公司。中信產業基金始終堅持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投資理念:選擇行業中最具潛質的企業,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幫助企業全面提升戰略、組織及運營管理能力,同時進行資本運作,實現行業縱向、橫向整合,最大化地提升企業價值。
落到執行層面,這樣的投後管理理念可被概括為“全員投管”。中信產業基金160餘名員工,全員都會參與到投後管理中來。80餘人的投資團隊,專注於12個細分行業,對專案從投資到退出全生命週期負責。投管團隊則由翟鋒牽頭,十幾位來自寶潔、GE等知名跨國500強企業,擁有10年以上管理經驗的職能專家,在戰略、組織、品牌營銷、人力資源、資訊科技、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按照職能協助投資團隊共同進行投後管理工作。此外,還有數十位體系外“行業專家”,以顧問身份在企業有需求時提供幫助。
企業價值的提升自然會帶來投資收益——這是中信產業基金每年為七八十個專案提供增值服務時所秉承的理念。帶著成為投資企業和管理團隊的事業合夥人的目標,中信產業基金在科技和網際網路、工業和能源、金融和商業服務、消費和休閒、醫療和健康、不動產幾大領域投資的百餘家企業,都有著獨有的投後管理烙印。
著手細微處
在做控股型投資時,不可避免的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企業管理層更迭。對處於高增長市場,但發展方向或管理存在不清晰的企業來說,對合適的管理團隊保留,不合適的管理團隊進行調整甚至是替代,企業發展才能有糾錯的機會。聽上去冷酷的時刻,其實最能夠充分展現基金提前規劃好戰略的功力,是基金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體現。
最近,中信產業基金的投資團隊和投管團隊再次和美麗田園管理層一起進行戰略梳理,結合消費升級趨勢和大健康理念,美麗田園做出了從醫美行業向健康領域擴充套件的戰略決策。另外,美麗田園已經將抗衰老的業務加入自己的服務版圖,以海南博鰲醫療為試點,建立了國內第一家幹細胞醫院。
美麗田園集團CEO連鬆泳的感受是,中信產業基金“投後增值服務能力非常強大”。美麗田園是中信產業基金在2013年時控股的一家從事傳統生活美容的企業。投資時美麗田園業績不錯,在中高階連鎖美容行業裡位列第二。

美麗田園集團 CEO 連鬆泳
2013年,傳統生活美容行業雖然還在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不如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空間大。美麗田園要想鞏固在美容行業的優勢地位,必須儘快進入醫美行業。原來的團隊沒有醫美經驗,適當的人員調整是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中信產業基金的投資團隊、投管團隊和美麗田園管理層在梳理行業資料、分析行業趨勢深思熟慮後才做了對美麗田園包括CEO、CFO和核心VP在內的核心高管團隊進行調整的決定。核心團隊人員調整對企業業績的提升作用十分可觀,到2017年年底,醫美業務在美麗田園利潤佔比則超過了50%。
在中信產業基金投資時,美麗田園還是中高階連鎖美容行業第二名。但現在,美麗田園已經穩坐了行業龍頭的位置。除了戰略優化和管理提升,正確的併購也是企業價值獲得巨大提升的關鍵。
“怎麼超過第一名?我們的想法是,把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來。”翟鋒說。中信產業基金幫助美麗田園併購了中高階連鎖美容行業第三名——貝黎詩。通過16起合資和加盟機構的控股併購,美麗田園的門店數量從100多家,飛速擴張到了270家。線下開店原本爬坡期很長,單靠企業獨自發力,想要取得這樣的規模基本是不可能,更是不經濟的。可以說,美麗田園過去4年近2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和翻了4倍的淨利潤的成績與中信產業基金在資本運作方面的專長不可分割。
無論是投資還是併購,資本本身不能創造價值。能讓企業走上一個新臺階的,是基於點滴日常中的運營管理能力的提升。
對美麗田園等企業來說,中信產業基金在供應鏈採購上統一議價,實現集中採購,充分發揮規模效應,有效降低了成本。此外投管團隊還與企業管理層充分合作,重新設計店面形象、打造品牌視覺體系、聘請品牌代言人等,為企業未來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除了這些職能領域的提升外,中信產業基金還幫助美麗田園在優化商業模式上下了不上功夫。和美麗田園管理層溝通時,翟鋒發現,這家美容機構的會員體系運轉非常穩固。近十萬會員每月都會到店裡接受生活美容療程的服務,同時也會購買店裡出售的進口美容護膚品,產品的收入佔到總收入近50%。在寶潔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翟鋒,這裡蘊含的,是一個做自有品牌的好機會。
美麗田園的團隊在自有品牌沒有經驗,中信產業基金就組織並帶領他們去歐洲、韓國考察學習,綜合評估選定高質量的加工商,談判交易條款,並幫助美麗田園在瑞士註冊了名為L’ADMIRER品牌,產品由國外加工商生產和包裝。除了護膚品,還生產面膜、眼膜和眼部儀器。通過自有品牌的引進,美麗田園的產品毛利提升了5個點。由此,運營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終轉化成了實打實的盈利能力的提升。
授之以漁
同樣,對上海康恆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恆環境)來說,運營管理水平的飛躍成為了它獲得穩定的、可持續收入的最大保證。2014年,康恆環境獲得中信產業基金的投資時,還只是一家傳統的垃圾焚燒爐技術裝置商,利潤不高。但現在,它已發展為垃圾焚燒廠投資運營商,不僅生產裝置,還通過PPP模式、EPC模式協助政府運營垃圾焚燒廠,利潤已超過四億元。
獲得如此高的增長,除了業務模式的優化提升外,另外的一個重要的舉措是:投管團隊牽頭聘請法國知名大型建築工程聯合設計集團AIA為康恆環境打造寧波垃圾焚燒廠。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一般不會得到當地社群的支援,發電廠採用了最嚴格的煙氣處理工藝,排放標準優於歐盟標準。“去工業化”的蜂巢狀幕牆設計使得傳統的垃圾焚燒廠不僅有了藝術館的外形,而且還引入了寧波第一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博物館,這座花園式的綠色廠區成了集民眾健身娛樂、環保科普教育基地和國際高新技術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設計費雖然增加了幾百萬元,但由此帶來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角度來看,無疑非常值得。

康恆環境寧波垃圾焚燒發電廠
浙江寧波的標杆專案讓中信產業基金投管團隊與康恆環境團隊共同探索聘請世界一流機構對垃圾焚燒廠進行設計並運營的經驗。現在,康恆環境團隊已經打造、運營了18個新型垃圾焚燒廠專案,垃圾焚燒廠專案建設經驗豐富。
翟鋒對投管團隊的要求是:每做一個增值服務專案,不僅僅是把專案按時按質做好,更重要的,要幫助企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創造價值。如幫助企業做品牌重塑的專案,不僅僅是幫助企業重新設計出品牌視覺體系和應用,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全面建設品牌管理的體系,提升了品牌管理的能力。這樣的增值服務專案才會持續創造價值。
中信產業基金想要做的,是“授之以漁”。為此,投管團隊還做了很多專業細緻的工作,包括和耶魯大學合作開展商學院課程,請國際知名教授為企業家們講解戰略、創新、人力資源和品牌營銷;每個季度按照職能劃分培訓企業中層,比如人力資源培訓時帶著投資企業高管一行到華為、萬科參觀學習,供應鏈培訓時一起去考察AA智慧工廠等等。在2018年的投資企業年會上,基金邀請到美的集團資訊長張小懿分享了美的集團的數字化轉型經驗。
不同企業,或許會對投管團隊提出不同的支援需求,但背後的相同點是,一切增值服務都離不開基金對企業的深入瞭解。財務報告審查、企業視察,是基金在投後管理中不可省略的步驟。翟鋒表示,中信產業基金在投資時,就已經規劃出了企業未來五年的盈利狀況模型。交割後每個月,中信產業基金都會關注企業的核心財務和運營資料,並在每兩個月或每個季度召開的董事會上,綜合瞭解企業運營狀況。
董事會是中信產業基金參與控股企業治理的主要方式。很多私募股權機構會苦惱於怎麼能在幫助企業的同時,權責不越界?怎麼能讓企業管理層的利益和企業利益、基金利益很好地繫結在一起?翟鋒的回答是:董事會和管理層在職能上要有清晰的界定。董事會更關注企業發展戰略是否正確,而具體運營則完全交給管理層。只要企業業績在預估範圍內,管理層就有權做決定。要是企業業績偏離了投資模型,董事會就會亮起紅燈,和管理層一起探討問題出在哪裡,及時調整。
尋找最優解
長期來看,PE優於市場表現、為人稱道的能力,關鍵在於系統性地改善和增值投資的企業。特別在兩種情況下,這一能力體現得最為明顯:企業資產價值被市場低估,或是處於高增長市場的企業,在戰略或管理上存在缺陷。
柏盛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柏盛國際”)的情況屬於前者。2018年5月8日,證監會批覆了A股上市公司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帆醫療”)作價58.95億元併購柏盛國際93.37%股權的交易。無論對私募圈還是A股市場,這都是一條重磅新聞——這筆A股醫療器械板塊規有史以來模最大的併購交易,從釋出重組公告到獲批,僅用了不到五個月時間。
兩年前,柏盛國際從新加坡證交所主機板退市。在2015年底對其發出私有化要約的投資人中,中信產業基金持股比例最高。柏盛國際在心臟支架研發、生產、銷售領域全球排名第四,既有技術優勢,又有營銷網路。但中信產業基金自2013年投資以來,一直覺得企業的價值被市場低估了。
怎樣把柏盛國際帶到更廣闊的平臺上發展?這是中信產業基金投管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在A股市場做了半年調研後,公司決定與深交所上市的藍帆醫療強強聯手,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平臺。藍帆醫療在醫療耗材領域經驗深厚,特別是從2014年起確立的“健康防護+醫療健康”雙領域、“高值+低值耗材”相結合的發展戰略,能和柏盛國際相得益彰。隨後的發展就順風順水了。資本市場向來青睞這樣的專案,特別是在高階醫療器械仍然依賴進口,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普遍規模偏小,缺乏行業龍頭的情況下。

藍帆醫療併購柏盛國際
善於協助投資企業和同行企業乃至競爭者進行整合,是外界對中信產業基金的印象。柏盛國際不是個案。中信產業基金近期通過併購退出專案,還有被阿里收購的餓了麼。此外,還有30餘家企業通過IPO退出,企業和投資人都收穫了很好的回報。
“在美國,IPO退出在基金退出中的佔比只有20%左右。”翟鋒說,未來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渠道會像美國靠近,更多元化一些,中信產業基金也是如此。
至於具體的退出方式要如何選擇,功課是做在前面的。中信產業基金在投資任何一個專案前,對專案後來怎樣進行資本運作、怎樣退出,都有比較清晰的規劃。“如果投決報告裡沒有明確的退出計劃很難通過。”翟鋒說。
對投資團隊來說,這無疑是個嚴苛的規定。但這樣的機制設定,是確保順利實現退出取得良好回報的保障。投資團隊是除了企業管理層之外,最瞭解企業、最懂行業的人。投資團隊對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是未來投管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包括新的利潤和收入增長點是什麼,如何更好地完善商業模式,能否通過併購擴大規模等問題在投前階段就已經有了詳盡的規劃。
中信產業基金知道,增值服務體系的全面建設沒辦法一蹴而就。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各方面出力必然有輕有重。投資團隊通過詳細盡調,對企業有較深瞭解,是基金和企業建立信任的一個途徑。而投管團隊擁有專業的人才團隊,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KPI績效、期權和股權激勵機制設計等方面。董事會也是確保基金和企業充分溝通和信任的保障機制。層層遞進,合作共贏,最終才能夠實現企業增值。

中信產業基金2017年投資企業年會
如今,當投資機構“資本供給者”的光環逐漸褪去時,做“投資企業和管理團隊的事業合夥人”的重要性逐漸顯現。中信產業基金過去10年積累下的這套投後管理方法論,給予了其投資企業快速成長的獨特競爭力。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