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融媒體相關技術公司一覽
傳媒內參導讀:技術公司早已成為媒體融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全國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的陸續建成,多款融媒產品預計將受益於此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唐瑞峰
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技術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慧廣電、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超高清視訊產業、全國一網……廣電融合的速度也必然會加快,將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
新技術的背後,是全媒體發展格局深刻變革、科技創新引擎作用越發凸顯的現狀,伴隨著新聞機構的技術化,廣電媒體在新聞採編發系統(中央廚房)、資料中心和雲平臺、大資料等多個方面與技術公司展開合作。
“BATJ”均有“雲”佈局
“雲端計算”一度被稱為是顛覆世界的科技,它的出現本身就與網際網路企業掛鉤。在媒體融合中,以“BATJ”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這項技術上做過創新嘗試。
例如,騰訊雲基於騰訊音視訊AI技術,配合騰訊雲直播、點播、互動直播等雲產品,釋出了更加“智慧”的視訊AI產品解決方案。擁有智慧分類編碼、超解析度轉碼、低延時低成本流暢播放等特性。
阿里雲融合媒體APP架構,藉助阿里雲強大的SDK能力,為傳媒行業開展媒體融合APP業務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解決方案。
百度雲ABC一體機賦能媒體內容高效採編管,可以從本地儲存中,讀取音視訊檔案,進行內容稽核、內容分析,將結果資訊通過API輸出給類似媒資系統,為編目、稽核進行賦能。
大資料公司成就全媒體生產鏈
大資料時代的技術變革,正在重塑媒體行業,有效地利用大資料推動媒體的融合發展,將從生產、表達、傳播和接受等全媒體生產鏈上改變傳媒行業。
凡聞科技針對媒體機構資料驅動融合的各項需求,為使用者提供資訊內容大資料服務、內容生產和管理智慧化服務、傳播力智慧評估和視覺化資料展示服務,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幫助媒體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清博大資料為合作單位提供資料採集(微信、微博、客戶端、網站等資料)、資料梳理與標準化(自動和手動篩選相結合)、資料聚合(雲資料、合作伙伴資料以及社交媒體資料的整合分析)、資料視覺化(通過圖表分析、顏色模組等視覺化表現手段,讓使用者更直觀地瞭解資料)等各類服務。
依託迅奧近20年大資料處理技術方面積累,在新聞線索發現、選題推薦、事件追蹤、傳播力影響力評估、個性化資訊推薦引擎、資料新聞生產等方面為媒體集團的轉型和融合提供助力。
人工智慧革新新聞生產效率
從融媒到智媒,人工智慧正滲透進整個傳媒行業。AI主播助力新聞產業革新,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媒體表達形態,提升媒體內容的生產效率,也加速人工智慧技術與媒體的融合,為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和創新性的體驗。
人工智慧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影象識別等技術也在廣泛應用中不斷進步。
2018年3月,由科大訊飛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打造A.I.虛擬主播首次上崗,此後,科大訊飛陸續推出了AI虛擬主播“康曉輝”、“央小廣”、“小撒”、“紀小萌”、“小晴”等等。
除此之外,全新升級的訊飛聽見M1可無縫連線訊飛聽見App,支援實時轉寫翻譯、遠端控制錄音、異地會議文字直播(掃碼實時分享轉寫內容)等實用功能,可滿足會議內容多終端同步、訪談記錄快速出稿、外教課程實時翻譯等多場景的錄音整理需求,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影譜科技與光明網共同探索融媒體業務建設,充分發揮各自所長,打造更符合時代要求的融媒體業務。影譜將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進一步推動光明網新媒體實驗室及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建設;雙方也將探索更為新穎的內容報道及傳播模式,在爭取技術優勢、創新媒體適配場景以及營造健康生態方面進行更為縱深的探索。
受益5G,華為雲成新寵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聞逐步由圖、文為載體走向視訊化,也為媒體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契機。在5G、VR、AR、AI、H5等前沿技術“加持”傳播,媒體報道也朝著移動化、視覺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2018年,我國有線電視使用者數依然持續下滑。截至2018年年末,有線電視使用者總數僅為2.23億,且有線數字電視使用者繳費率僅74.6%。在有線電視業務持續萎縮、寬頻業務又錯失先機的情況下,5G建設就成為全國廣電系公司加速轉型的催化劑。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地有限網路積極搶佔佈局,華為雲成為不少有線網路公司的爭相合作的物件。有媒體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3家省級廣電公司與華為簽署5G合作協議。
超高清視訊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5G側重於大頻寬應用場景,5G+4K/8K、5G+VR等已成為產業關注熱點,超高清視訊面向廣大的消費者市場和行業應用市場,將成為5G商用部署的重要場景。
在中國移動5G+釋出會上,中國移動釋出會宣佈將實施“5G+”計劃,在個人數字內容消費領域投入超30億元,實施5G+超高清創新發展計劃,打造覆蓋影音遊漫書的全場景沉浸體驗生態,全面革新使用者視聽體驗。
作為5G技術核心企業華為也在超高清視訊有佈局。被譽為“首部國產重工業科幻影片”的《流浪地球》,歷經四年的打磨後於今年春節與大家見面,這背後華為的技術支援功不可沒華為提供的雲渲染技術,幫助《流浪地球》提前兩年與觀眾見面。
而數碼視訊則具備超高清編碼+5G回傳、4K+5G揹包、4K無損傳輸、AI視訊處理、業內首款雙模8K編碼器、超高清大屏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已完成從4K採集-智慧-核心交換-儲存-轉碼-播發-網路-終端-安全-監測全產業鏈解決方案,實現4K/8K超高清產業生態鏈閉環。
2019年將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關鍵之年,全國有34個省級,334個地級,2850個縣級行政區。
在全媒體生態鏈下,技術公司早已成為媒體融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全國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的陸續建成,多款融媒產品預計將受益於此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部分資料來自:
《內容與技術融合需關注的四個問題》